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含凝灰岩粉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发展规律

发布时间:2018-02-06 05:32

  本文关键词: 凝灰岩粉 复合胶凝材料 抗压强度 火山灰反应 微集料效应 出处:《建筑材料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比研究了掺加粉煤灰和(或)凝灰岩粉的复合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在水化初期,粉煤灰与凝灰岩均以物理填充作用影响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发展;与粉煤灰相比,具有特殊形貌的凝灰岩颗粒所引起的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在水化初期更为显著;同等条件下,凝灰岩粉比表面积越大,复合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就越大;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在水化后期逐渐显现,从而使得掺加粉煤灰的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较掺加凝灰岩粉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有所减小;相较于粉煤灰,凝灰岩粉对于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贡献更多体现在水化初期.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law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mposite cementing materials with fly ash and / or tuff powder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early stage of hydration. Both fly ash and tuff have physical filling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mposite cementing materials. Compared with fly ash, the morphology effect and micro-aggregate effect caused by tuff particles with special morphology are more obvious in the initial hydration stag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larger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uff powder, the greater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cementitious material. The pozzolanic activity of fly ash gradually appears in the later hydration stage, which make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cementing material with fly ash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mposite cementing material with added tuff powder. Compared with fly ash, the contribution of tuff powder to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mposite cementitious materials is more evident in the initial hydration stage.
【作者单位】: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9020,5113900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KSF2016005/CL)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科技项目(HD-XZ-DG-2015-FW-007)
【分类号】:TV4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阎培渝;张庆欢;;含粉煤灰或石英粉复合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发展规律[J];硅酸盐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玉莎;云南保山地区火山岩质粉末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冯竟竟;于雷;刘洋;杨广帅;王舜;;生物质灰对水泥硬化浆体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7年05期

2 熊蓉蓉;龙广成;谢友均;王猛;;矿物掺合料对蒸养高强浆体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7年02期

3 商东波;杨四华;白少森;吴博;申佩佩;;铁尾矿粉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6年04期

4 李响;石妍;李家正;张思;;含凝灰岩粉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发展规律[J];建筑材料学报;2017年03期

5 王峗;;生态胶凝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6年02期

6 张雨;;粉煤灰混凝土的水化和碳化机理[J];山西建筑;2015年03期

7 李卓才;柯国军;宋百姓;黄双凤;;废玻璃粉的火山灰活性[J];中国粉体技术;2014年04期

8 韩方晖;王栋民;阎培渝;;含不同掺量矿渣或粉煤灰的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动力学[J];硅酸盐学报;2014年05期

9 王波;宋远明;刘景相;;贝壳基生态水泥熟料性能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3年01期

10 杨林;严云;胡志华;;大掺量磷石膏高强砖制备及性能研究[J];非金属矿;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丽丽;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龙广成,谢友均,王培铭;粉煤灰强度效应的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2 胡曙光,吕林女,何永佳,丁庆军,耿健,王晓;低水胶比下粉煤灰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3 蒋林华,林宝玉,蔡跃波;高掺量粉煤灰水泥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8年06期

4 蒋永惠,阎春霞;粉煤灰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影响的灰色系统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海昌;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战刚;王燕;;镁渣-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初步研究[J];石油石化节能;2011年09期

2 乔锦华;;高强复合胶凝材料的水稳定性及其改性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1年05期

3 乔锦华;利用粉煤灰制备高强复合胶凝材料研究[J];硅酸盐建筑制品;1995年06期

4 权娟娟;张凯峰;赵世冉;尚建丽;;钢渣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7期

5 津筑;;水泥粉煤灰硅酸盐复合胶凝材料[J];硅酸盐建筑制品;1980年01期

6 陈大年;;无机复合胶凝材料[J];建材工业信息;1987年23期

7 黄从运;利用粉煤灰制备高强度复合胶凝材料[J];化学建材;1994年04期

8 阎培渝;;粉煤灰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J];硅酸盐学报;2007年S1期

9 陆文雄;;纳米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J];技术与市场;2008年01期

10 蒋正武;徐海源;王培铭;龙广成;谢友均;;蒸养条件下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英文)[J];硅酸盐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培渝;;粉煤灰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余中华;叶正茂;程新;;少熟料钢渣复合胶凝材料微观形貌与硬化机理[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阎培渝;;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性[A];第十三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暨水泥技术粉煤灰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涛;何兆益;赵美玲;;粉煤灰—电石渣—激发剂复合胶凝材料抗渗性能研究[A];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蕾;高峰;苏宇峰;杨正宏;;废石膏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中泡沫稳定性的研究[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6 阎培渝;;粉煤灰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阎培渝;张庆欢;杨文言;;养护高温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刘仍光;阎培渝;;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纳米微观性能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张毅;王小鹏;李东旭;;工业副产石膏—矿渣低成本石膏复合胶凝材料研究[A];2010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石膏建材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五届全国石膏技术交流大会及展览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强;阎培渝;;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微结构与胶砂抗压强度的关系[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瑶;硅酸盐水泥—硅灰复合胶凝材料低温水化特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吴福飞;锂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特性及硬化混凝土的性能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3 王强;钢渣的胶凝性能及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过程中的作用[D];清华大学;2010年

4 李玉香;碱矿渣—粘土复合胶凝材料固化Sr、Cs的机理与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5 黄福龙;磷酸钙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飞;耐水型石膏复合胶凝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齐立倩;钢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机理和提高其力学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武伟娟;钢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4 崔云鹏;低温复合胶凝材料体系水化动力学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5 张健;碱激发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4年

6 张庆欢;粉煤灰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D];清华大学;2006年

7 蔡军;复掺钢渣—稻壳灰复合胶凝材料性能初步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8 刘国志;固硫灰特性及其复合胶凝材料的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李少辉;补加石膏对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建敏;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93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493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7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