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高面板堆石坝安全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2-28 12:17

  本文关键词: 高面板堆石坝 安全性 设计理论 分析方法 技术标准 面板可靠性 出处:《水力发电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面板堆石坝建设成就显著,呈现发展快、数量大、高坝多的特点。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有部分面板堆石坝出现了各种病害,尤其是高面板堆石坝,突出表现为严重渗漏、结构性裂缝、面板脱空、垂直缝挤压破坏等。总结高面板堆石坝安全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从设计理论、分析方法、技术标准三个层面分析了建设高面板堆石坝存在的客观技术问题,主要为设计理论的研究不充分、分析方法的准确度不够、技术标准的全面性不足。提出以面板可靠性为核心的高面板堆石坝设计新理念,具体包括坝体变形控制、面板耐久性、面板适应性及坝体可修复性四个方面。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face rockfill dam in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development, large quantity and many high dams. While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some face rockfill dams also have various diseases, especially high face rockfill dams.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are serious leakage, structural cracks, face slab void, vertical joint extrusion damage and so 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afety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high face rockfill dam, from the design theory, analysis method, and so 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bjective techn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face rockfill dam from three aspects of technical standard. The main reasons are that the research of design theory is not enough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analysis method is not enough. A new design concept of high face rockfill dam with the core of face slab reliability is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s four aspects: dam deformation control, face slab durability, face slab adaptability and dam body repairability.
【作者单位】: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分类号】:TV641.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丽群;;“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适应性及对策研究”及所属研究专题通过验收[J];水力发电;2009年08期

2 薛杰军;徐宏璐;张祥;王瑞骏;;基于灰色理论的高面板堆石坝沉降预测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年09期

3 杨泽艳;周建平;苏丽群;杜效鹄;孙永娟;;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适应性及对策研究综述[J];水力发电;2012年06期

4 赵敬;;高面板堆石坝变形控制的方法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年08期

5 刘娟;;“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安全性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及专题启动会召开[J];水力发电;2012年08期

6 曾俊良;;水电站工程高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3年06期

7 吴桂耀,黄宗营;对高面板堆石坝裂缝的认识[J];贵州水力发电;2001年03期

8 魏寿松;天生桥一级高面板堆石坝几个设计问题的再讨论兼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送审稿)[J];云南水力发电;2001年01期

9 高莲士,宋文晶,汪召华;高面板堆石坝变形控制的若干问题[J];水利学报;2002年05期

10 张丙印,师瑞锋,王刚;高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问题的接触力学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泽艳;;“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适应性及对策研究”课题简介[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高面板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陈琴;徐跃之;陕亮;;气温骤降对高面板堆石坝面板应力的影响[A];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和温度控制研究与进展[C];2009年

3 张丙印;师瑞锋;;高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杨泽艳;周建平;;我国特高面板堆石坝的建设与技术展望[A];土石坝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5 杨泽艳;周建平;苏丽群;杜效鹄;孙永娟;;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适应性及对策研究综述[A];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摘要文集[C];2012年

6 杨泽艳;周建平;苏丽群;杜效鹄;孙永娟;;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适应性及对策研究综述[A];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岩;朱永国;;猴子岩狭窄河谷高面板堆石坝拱效应及其控制措施研究[A];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摘要文集[C];2012年

8 张岩;朱永国;;猴子岩狭窄河谷高面板堆石坝拱效应及其控制措施研究[A];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郦能惠;胡庆余;张兴栋;张宗亮;梁树松;;高面板堆石坝面板施工关键技术[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10 杨泽艳;蒋国澄;;洪家渡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变形控制技术[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高面板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宁;我省两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贵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李琦琨;贵州两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邓海峰;高面板堆石坝地震三维动力反应分析[D];三峡大学;2010年

2 张祥;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及变形预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3 倪娜;地震作用下高面板堆石坝面板应力与变形的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张葛;强震区高面板堆石坝边坡稳定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5 常峻;基于实时监控的高面板堆石坝施工土石方动态调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尤华芳;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及改进措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单宏伟;高面板堆石坝模型参数反演及应力变形分析[D];清华大学;2008年

8 余小孔;高面板堆石坝稳定性分析及断面分区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7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547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d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