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弯曲河道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2 19:08

  本文选题:弯曲河道 切入点:立堵截流 出处:《水利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弯曲河道中截流水流运动规律极为复杂,弯道边界形态和立堵截流布置方式的不同对截流难度均有很大的影响,对弯道中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复杂的水流流态并选择合适的截流方案。本文考虑弯曲河道截流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施工水力学为基础,建立弯道截流龙口水流流态和堤头局部水力特性的计算模型,分析弯道相对河宽、弯道弯角和龙口位置对水深和流速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弯道截流龙口流速变化有显著的时变差异和位变差异,并给出了龙口相对水深和堤头局部流速随弯道形态的变化关系。最后结合大渡河丹巴水电站河湾上截流的工程案例分析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和分析结果的适用性,为河湾中截流方案及其截流施工布置型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The law of flow movement in curved channel is very complicated. The boundary shape of bend and the arrangement of vertical closure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ifficulty of closure.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neutral closure of bend are analyzed. It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 flow patterns and to select suitable closure schemes. In this paper,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iver closure in curved river are considered and based on construction hydraulics.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water flow pattern and local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bankment head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elative river width of the bend i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bend angle and Longkou position on the variation of water depth and velocity i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ve water depth of Longkou and the local velocity of the embankment head with the shape of the bend is given.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alculation model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engineering cases of the river closure on the Dadu River Danba Hydropower Station.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river closure scheme and its construction layou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137)
【分类号】:TV551.2;TV13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业;孙西欢;李飞;王锐;;不同型号的管道车在管道中运移的水力特性[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2 潘露;王川;李国敬;;柱体周围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11期

3 赵德志;;船闸输水水力特性曲线计算[J];水道港口;1991年01期

4 杨永森,杨永全;自由跌流的水力特性[J];水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5 田嘉宁;急流弯道的水力特性试验研究[J];陕西水力发电;2000年01期

6 马德宏;滞后对石棉水力特性的影响[J];甘肃科学学报;1995年04期

7 耿克勤,陈凤翔,刘光廷,陈兴华;岩体裂隙渗流水力特性的实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8 沙际德,白清俊;粘性土坡面细沟流的水力特性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2001年06期

9 赵海;吴换营;蔡付林;徐进超;;分段低压自流输水系统中无压连接段水力特性三维数值模拟[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9期

10 亨利·彼·西蒙司;石朝辉;;山水流量对河口水力特性的若干影响[J];人民长江;195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傅金祥;赵玉华;张振义;;蓄水装置水力特性对水质的影响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陈金刚;张景飞;刘大全;;充填裂隙水力特性研究进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潘钦;刘亚坤;倪汉根;杨涛;;双管式溢流塔水力特性试验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黄本胜;陈秋月;邱静;刘月琴;吉红香;;有水葫芦的河道水力特性试验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5 韩连超;潘艳华;王姝;;宽尾墩联合消能工体型选择及水力特性的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杨帆;郭军;陈惠泉;;明渠岸边侧向取水口的三维数值计算[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通讯员 毛兆民;“掺气分流墩水力特性研究”获陕西省科技一等奖[N];中国水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冬;湿润速度与化学材料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2 张昌兵;孔板型内消能工水力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四川大学;2003年

3 郭春立;水轮机筒阀多缸协同关闭过程水力特性与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曹继文;明渠岸边横向取水的三维水力特性及简易防沙措施试验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绪明;水流自掺气与底部强迫掺气水力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岩;洞式溢洪道的水力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高东红;三维鱼道水力特性及鱼体上溯行进能力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丁贤臣;水闸水力特性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及结构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巨淑君;90°弯道中T型丁坝的水力特性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6 张靓;掺气坎及阶面首级台阶对阶梯溢流坝水力特性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周虹均;分洪闸闸前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史晓薇;泄洪高速水流水力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9 王新丽;正槽溢洪道整体水力特性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乐元;管道车在不同导流条长度条件下运移的水力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57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557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7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