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监控的面板堆石坝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动态均衡(英文)
本文选题: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动态均衡 切入点:面板堆石坝 出处:《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均衡是面板堆石坝工程成功的关键。目前的均衡研究建立在静态经验数据上,仅针对规划和设计阶段,难以适应施工过程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基于面板堆石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技术,考虑动态决策偏好,本文提出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动态均衡方法,以实现面向过程管理的进度-质量-成本均衡。创新点:1.提出基于面板堆石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技术的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动态预测方法;2.提出施工决策偏好动态量化方法;3.提出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多目标均衡求解算法。方法:1.通过分析实时监控数据,更新仿真模型参数,仿真得到施工进度,再推导出质量和成本(图4、公式(8)和(10));2.采用层次分析法,动态量化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者决策偏好,得到进度-质量-成本三目标间的权重(图5);3.采用改进的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公式(13)),求解动态均衡问题的Pareto解,并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筛选出最优折衷方案(图5)。结论:1.基于实时监控进行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动态预测,提高了均衡结果与实际施工过程的一致性;2.动态量化决策偏好,并在优化求解中予以考虑,有助于最优折衷方案的筛选;3.在施工过程中任意阶段开展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动态均衡适应了施工条件的动态变化,可有效指导现场施工管理。
[Abstract]:Objective: the balance of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st and quality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face rockfill dam project. The current equilibrium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static empirical data, and only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stage. It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dynamic and uncertain construc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face rockfill dam and consideration of dynamic decision preference, this paper presents a dynamic balance method of construction schedule, quality and cos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rocess management-oriented schedule-quality-cost balance. Innovation point: 1.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real-time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face rockfill dam is put forward. The dynamic prediction method of quality and cost is put forward. The dynamic quantization method of construction decision preference is put forward. 3. A multi-objective equalization algorithm of construction schedule, quality and cost is proposed. Method 1. By analyzing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data, the parameters of simulation model are updated.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is obtained by simulation, and then the quality and cost (Fig. 4, Formula 8) and 10 / 10 are deduced. 2. The decision preference of manager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dynamically quantified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weights between the three objectives of schedule, quality and cost are obtained (figure 5 / 3). The Pareto solution of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problem is solved by using an improved u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with elite strategy (formula 13 / 1). The optimal compromise scheme (Fig. 5). Conclusion: 1. Dynamic prediction of construction schedule, quality and cost based on real-time monitoring.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equilibrium result and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improved 2.The dynamic quantitative decision preference is considered in the optimization solution. The dynamic balance of construction schedule, quality and cost in any stag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dapts to the dynamic change of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nd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n the spot.
【作者单位】: The
【基金】: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Groups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51621092)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51439005)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973 Program)of China(No.2013CB035904)
【分类号】:TV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雷霆;沙铺砻面板堆石坝的设计与施工[J];水利技术监督;2001年04期
2 曹淦泉,周云夫;面板堆石坝的施工探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吴强;;应力应变有限元法在面板堆石坝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水利水电;2009年01期
4 黄艳军;;某水电站面板堆石坝设计[J];科技风;2011年10期
5 闫静华;;水利工程中面板堆石坝的关键技术[J];吉林农业;2013年09期
6 李俊杰,孔宪京,韩国城;面板堆石坝动力破坏计算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7 宋敬 ;东津面板堆石坝的施工特点[J];江西水利科技;1995年01期
8 陈同俭;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筑坝设备选型[J];水利水电技术;1997年12期
9 ;全国面板堆石坝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J];贵州水力发电;1999年S1期
10 李燕辉;省学会与水电五局分会共同主持召开“面板堆石坝学术交流会”[J];四川水力发电;199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昭发;薛建;田钢;王者江;梁铁成;;面板堆石坝地质雷达检测[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关于统计涅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情况的通知[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高面板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孙大伟;刘君健;邓海峰;;董箐面板堆石坝三维动力反应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4 田斌;程燕;邓海峰;;勐野江面板堆石坝二维动力反应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5 李锐;隆运国;王抗;;老挝南立1-2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技术[A];南方十三省(区、市)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胡著秀;李榕;姚颖;张建海;詹国强;周涛;;斜卡面板堆石坝三维动力响应分析[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兴征;栾茂田;;面板堆石坝三维耦合非线性数值计算方法与实例分析[A];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陆希;陈念水;张小将;;黄河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右岸高趾墙设计[A];2004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于景宗;周旭;康家亮;;双沟面板堆石坝基础处理[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高面板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胡再强;李宏儒;苏永江;;窄陡河谷面板堆石坝数值模拟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恁鉴;世界海拔最高面板堆石坝卡基娃大坝到顶[N];建筑时报;2014年
2 熊泽斌 许立泉;创新,,挺起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的灵魂[N];中国水利报;2006年
3 本报通讯员 乔建平;我国建成150多座面板堆石坝极具坝型竞争力[N];中国水利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聂生勇 王浩宇;打造面板堆石坝强势品牌[N];中国水利报;2006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许立泉;“精细设计”雕琢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N];人民长江报;2006年
6 记者 石家铭 甘良波;世界第一面板堆石坝建成[N];中国电力报;2006年
7 ;再塑面板堆石坝丰碑[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乔建平 王新群;把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N];中国水利报;2004年
9 记者 许江 周文凤;第三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国际研讨会召开[N];中国水利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赵洪亮;233米——“世界高度”是如何创造的[N];中国水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瑞;基于信息流的面板堆石坝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理论方法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5年
2 周晖;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加速度分布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泽平;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张宗亮;超高面板堆石坝监测信息管理与安全评价理论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周扬;汶川地震紫坪铺面板堆石坝震害分析及面板抗震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蔡新;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夏富洲;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变形预测及反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社荣;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关联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少玄;基于径向基网络的面板堆石坝永久沉降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谭丽丽;300m级面板堆石坝填筑分期分区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胡峥嵘;面板堆石坝并行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惠军;机群环境下面板堆石坝施工加载有限元并行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阴吉英;面板堆石坝地震动力响应非线性数值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姜韶华;面板堆石坝非线性地震响应数值计算方法及三维效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李艳丽;面板堆石坝脱空状况分析及其防止措施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王霄;面板堆石坝三维动力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9 解修琼;面板堆石坝静动力有限元仿真模型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7年
10 张宏强;高陡坡面板堆石坝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85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58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