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黄埔港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改造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1 13:40

  本文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期业主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海事大学》 2005年

黄埔港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改造方案研究

罗振林  

【摘要】:港口装卸工艺是港口生产的基础,是港口技术进步的标志。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蓬勃发展,港口所面临的经营与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降低码头的装卸成本,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是各个港口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码头的管理者也逐渐认识到确定合理的装卸工艺是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装卸成本的关健。因此,加强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方案改造设计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装卸机械进行合理地配置,来实现港口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输出,从而提高港口自身的竞争力,保证港口功能的有效发挥。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腹地经济的发展,将促进该地区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增长,这样港口现有的通过能力能否满足吞吐量增长所带来的压力将面临严峻考验;第二阶段,作者针对黄埔港务公司集装箱码头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形势,采用灰色系统分析和预测黄埔港务公司集装箱吞吐量;第三阶段,装卸工艺方案的拟定,在分析和比较目前较为流行的五种装卸工艺方案的基础上,利用AHP法(层次分析法)选择适合黄埔港务公司集装箱码头的最佳装卸工艺方案;第四阶段,则以2010年吞吐量预测为基础,和根据所选择的最佳装卸工艺方案,计算泊位通过能力、堆场容量、堆场机械能力、水平运输机械(集装箱卡车)数量、机械司机人数,确定港口的设计规模,对原有装卸工艺方案进行改造设计,从而达到满足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要求。最后,对黄埔港务公司集装箱码头和生产布局进行结构性调整,提出工艺方案实现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U692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7-10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7
  • 1.2 研究目的7-8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8-9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9-10
  • 第二章 黄埔港务公司集装箱码头现状10-16
  • 2.1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集装箱运输10-11
  • 2.2 黄埔港务公司集装箱码头概况11-13
  • 2.3 黄埔港务公司集装箱码头现状分析13-16
  • 第三章 黄埔公司集装箱吞吐量预测16-23
  • 3.1 腹地的国民经济发展分析16-18
  • 3.2 黄埔港务公司集装箱吞吐量预测18-23
  • 第四章 黄埔港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设计方案拟定23-41
  • 4.1 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23
  • 4.2 主要机械及辅助机械选择23-24
  • 4.3 装卸机械化系统组成24
  • 4.4 工艺设计方案拟定24-28
  • 4.5 拟比选的工艺方案28-41
  • 第五章 装卸工艺方案规模设计41-52
  • 5.1 黄埔公司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与设备现状41
  • 5.2 码头前沿装卸船工艺及设备分析论证41-43
  • 5.3 主要设计参数43-49
  • 5.4 结论49-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4
  • 附录54-58
  • 1.集装箱装卸工艺方案评价指标选取调查表54-55
  • 2.集装箱装卸工艺方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55-58
  • 3.集装箱堆场平面布置图5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兵;;用层次分析法优选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装卸工艺[J];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峥;集装箱码头的通过能力、堆场通过能力、出入口车道数计算公式探讨[J];水运工程;1998年11期

    2 ;广东省统计局组织召开全省宣传贯彻《统计法实施细则》电视电话会议[J];统计与预测;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建忠;集装箱港口堆场起重机的配置确定[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李建忠,韩晓龙;集装箱港口堆场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动态优化配置[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李晓兵;;用层次分析法优选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装卸工艺[J];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开云;王亮;冯卫;朱峰;;基于熵权的模糊评价模型在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08年06期

    2 杨光,张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3 田林钢;宋永嘉;孙淑侠;;水利工程施工期业主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8年04期

    4 沙梅;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综述[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张煜;王少梅;;集装箱码头前沿三维仿真及其方案优选[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邓晓云;解玉玲;;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动画模拟模型(CTHSM)[J];水运科学研究所学报;1999年02期

    7 彭传圣;;一个集装箱码头计算机模拟研究实例[J];水运科学研究所学报;2002年02期

    8 罗军刚;解建仓;阮本清;;基于熵权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J];水利学报;2008年09期

    9 赵冰洁;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布局方案综合性能评价[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戚秀莲;探讨上海港集装箱装卸工艺[J];水运工程;2000年S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享;崔峰;;虚拟现实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J];水运工程;2010年12期

    2 王小变;;中转港口集装箱堆场合理布局的模拟研究[J];水运管理;2011年11期

    3 周厚文;;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4 韩晓龙;丁以中;;集装箱港口龙门吊配置优化研究[J];中国航海;2008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佑珍;层次分析法在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付鹏程,刘金华;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应用[J];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3 唐一弘;我国大型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模式选择的探讨[J];水运工程;2001年04期

    4 周军;港口物流园区与港口统一规划建设的必要性[J];水运工程;2002年09期

    5 叶红军;港口管理体制系列研究之三——《港口法(送审稿)》设定的港口管理体制[J];水运管理;1997年08期

    6 高惠君,费维军;现代港口经营环境与发展战略[J];水运管理;1998年11期

    7 金健;浅析现代化国际集装箱码头管理[J];水运管理;1999年09期

    8 肖青,邱志鹏;21世纪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究[J];水运管理;2000年01期

    9 赵镜涵;世界班轮运输将迎来第四次革命[J];水运管理;2000年05期

    10 潘仁焕;新形势下港口技术改造的若干思考[J];水运管理;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李锦飞;;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顾客满意度评价[J];工业工程;2006年02期

    2 张传友;;灰色关联决策理论在工程投标项目选择中的应用[J];基建优化;2006年01期

    3 白彦壮;赵广杰;汪波;张保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灰色综合评价[J];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4 金晓萍;张宝航;;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工程监理评标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06年S1期

    5 刘治国;许黎黎;潘成胜;;灰色层次分析法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年08期

    6 肖理;费嘉祺;泮战侠;田维;金莉;;灰色系统层次分析法在设备监理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0年11期

    7 高树友;张集矿井建设方案的灰关联综合评价法[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8 陈军飞;基于AHP的船舶项目灰色关联度评价[J];交通与计算机;2003年06期

    9 李海峰;隋东;武喜萍;;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的空域安全宏观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9年03期

    10 唐秋生;马先婷;叶建;;基于DHGF评价模型的物流园区风险管理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锋;贾利军;张金隆;;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A];第10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凌鸿;林杰;崔永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框架设计[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3 曾安军;方逵;;系统工程方法在MIS效益评价中的应用[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王军波;;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航标社会效益[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内河航标学组联合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5 王哲;;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静电涂油机产品设计方案[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6 任瑞华;潘英;;军事后勤标准体系列项标准评估模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首照宇;;影响高校科研经费增长的因素权系数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汤波;胡荣;符杨;;区县级配电网规划经济性评估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赵宝利;邓春光;;水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中各指标影响程度的确定[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10 吴振华;钟城;;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解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通讯员 张新;[N];中国人事报;2007年

    2 鑫琪;[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3 王之泰;[N];现代物流报;2007年

    4 胡治飞 郭怀成;[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程红燕;[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林骥 高斌宇;[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7 赵国富 王守清;[N];中华建筑报;2007年

    8 于媚;[N];中国航空报;2001年

    9 记者 殷巨宝 通讯员 邢石兰;[N];中国矿业报;2011年

    10 林骥 高斌宇;[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技术灾害的致灾因素分析及其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2 许洁;转轨期中国电力产业规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李勇;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及其测评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年

    4 王肖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秀铜;改进低温下泄水不利影响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及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唐卫东;生态经济区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玉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克成;基于方法论视角的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潘锡辉;我国典型紧缺矿产资源跨国经营投资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瞿红春;民用涡扇发动机健康智能监控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友志;西安市房地产市场分析与政策建议[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宋文艳;烟大火车轮渡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罗振林;黄埔港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改造方案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4 张承平;灰色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在多目标决策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屈奎;企业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的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6 胡国宏;基于灰色关联层次分析的点柱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巴扬;农村灾后重建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史雪荣;灰色系统模型及其在应力集中问题中应用[D];江苏大学;2003年

    9 王俐隽;银行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覃李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方法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期业主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0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60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6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