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三峡水库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4 07:15

  本文选题:入库洪水 + 坝址洪水 ; 参考:《水力发电》2017年11期


【摘要】: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库区的产汇流规律及径流特性发生了较大改变。为科学调度三峡水库,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对比了其入库洪水和坝址洪水的差异,并从洪峰、洪量及峰现时间3个方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线性回归法,从洪峰、3 d洪量以及7 d洪量3个方面分析了入库洪水和坝址洪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相关关系都在0.9以上,表明相关关系较好。
[Abstract]:Since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mpounded in 2003, the rules of runoff and runoff have changed greatly.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dispatch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nd give full play to its comprehensive benefi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lood in the reservoir and the flood at the dam site is compar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Hong Feng, flood volume and peak time.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flow flood and the dam site flood is analyze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Hong Feng's 3 d flood volume and 7 d flood volume by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relation was more than 0.9, indicating that the correlation was better.
【作者单位】: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基金】:国家“十二五”水专项(2014ZX07104-0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036406-4)
【分类号】:TV122;TV6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桂亚;缺乏水文资料的入库洪水计算[J];人民长江;2000年08期

2 方崇惠;郭生练;段亚辉;杨新明;;还原入库洪水的一种简便新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3 张帆;张君友;;浅谈反推入库洪水方法[J];治淮;2010年02期

4 唐文涛;陆宝宏;徐玲玲;刘蕊蕊;李莉会;常娜;翟梦恩;阮晓波;许丹;张杰;;基于马斯京根法推求入库洪水计算方法的改进[J];水电能源科学;2012年12期

5 陈绳甲;;一个考虑动库容与非线性的入库洪水模型[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6 郭一兵;杨远东;;入库洪水分析及计算[J];人民长江;1980年05期

7 刘炳衡;陈治谏;;入库洪水计算的动力波模型[J];水文;1987年05期

8 刘炳衡;陈治谏;;入库洪水计算的马斯京根法探讨[J];人民长江;1988年01期

9 ;白山、丰满水库入库洪水预报[J];水文;1999年S1期

10 陆玉忠;陆宝宏;陆桂华;王童;王维;周笑笑;;柘林水库坝址洪水与入库洪水系列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继军;杨大文;丁金华;雷志栋;;空间嵌套式流域水文模型的初步研究——以三峡水库入库洪水预报为例[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梁福庆;刘福松;;基于三峡水库综合管理的环境保护创新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梁福庆;;浅谈长江三峡水库管理工作设想[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4 韩其为;;有关三峡水库下游冲刷对长江中游影响的几点看法[A];2007中国科协年会院士专家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5 梁福庆;;基于综合管理的三峡水库生态安全创新研究[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梁福庆;;基于综合管理的三峡水库生态安全创新研究[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7 陈志轩;;三峡水库的长期使用和对航运条件的改善[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8 方崇惠;;试分析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对荆江河床侵蚀的方向[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9 郭生练;徐高洪;张新田;边玮;;长江三峡入库径流泥沙特性变化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继顺;张雅琪;张慧;;三峡水库应对大旱的运用方式研究[A];梯级调度控制研究论丛——2011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姚润丰;三峡迎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慧 赵秋丽;28年的守望[N];光明日报;2014年

3 张涛;三峡水库启动汛末蓄水计划[N];中国水运报;2007年

4 记者 小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三峡水库调研[N];湖北日报;2007年

5 记者 甘勇邋通讯员 常伟轩 实习生 涂淦;三峡水库调整下泄流量[N];湖北日报;2007年

6 特约记者 张伟革;三峡水库清漂工作通过验收[N];人民长江报;2007年

7 记者 李真;三峡水库新增抗旱功能[N];中国水利报;2010年

8 记者 冯君 通讯员 陈丹;气象信息是三峡水库高度的重要依据[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瞿长福 李力;三峡水库向下游补水效益显著[N];经济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杨雨晴;三峡水库为长江中下游补水[N];湖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褚忠信;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泥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曹慧群;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方式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志远;陡河水库入库洪水预报[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2 俞淞;漳河水库入库洪水预报方案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汤成友;三峡入库洪水预报水情站网论证及水箱模型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侯云青;入库洪水随机模拟及期望概率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何芳娇;三峡水库细颗粒泥沙沉降特性及絮凝机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6 张曾宇;三峡水库不同运行状态下碳氮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7 王炎;三峡水库动库容近似计算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8 陈栋;三峡水库非汛期水动力及水质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王汉斌;三峡水库(重庆段)对沿岸热湿环境分布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李亚娇;水库入库洪水预报与出库含沙量预测[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48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748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