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孤立波作用下小尺度竖直圆柱体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本文选题:内孤立波 + 竖直圆柱体 ; 参考:《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中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但南海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且内波活动频繁。因此,研究海洋内波对海洋工程结构物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物理海洋学家们几十年的现场观测及资料分析,人们对海洋内波的生成、传播及演化机理已经有了较多积累,对海洋内波在全球各海域的分布状况也有了较好的把握,而且经过海洋工程专家及物理海洋学家的初步研究,内孤立波对海洋结构的巨大破坏作用已经引起了工业界的重视。但学者们在针对内孤立波荷载进行计算时,并未考虑荷载沿水深的变化,水动力系数的选取也只是参照表面波及海流的经验数据,这对荷载计算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综合运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及理论研究的方法,对内孤立波波致流场下水动力系数的选取方法、内孤立波荷载的垂向分布等特性以及圆柱型结构在内孤立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为实现内孤立波作用下海洋结构物动力响应的准确计算以及建立包括内孤立波在内的多种海洋环境荷载联合作用下结构物的破坏预报机制奠定了基础。试验研究是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实验对内孤立波波致流场及内孤立波对不同水深竖直圆柱体的作用力进行了研究。在二维内波及分层流水槽制备分层流体,运用重力塌陷法进行内孤立波造波,采用PIV技术对内孤立波波致流场数据进行测量,研究了内孤立波波致水平流速及加速度随时间及水深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水深处布置竖直圆柱体分段,各分段分别通过测力传感器与支撑装置相连,对内孤立波经过时各圆柱体分段的水平受力进行测量,通过不同水深处圆柱体受力的对此,初步研究内孤立波作用力沿水深的变化。基于测得的内孤立波波致流场和圆柱体的水平受力,运用水动力系数分析方法中的最小二乘法得到水动力系数,并初步探索内孤立波波致流场下水动力系数的选取方法。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是近些年刚兴起的一种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能克服试验研究中的一些缺陷。本文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三维内波数值水槽,实现了对内孤立波波致流场和内孤立波作用下不同水深竖直圆柱体水平受力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基于监测的流场数据和圆柱体的水平受力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水动力系数,通过改变内孤立波振幅和圆柱体直径的多工况数值模拟,得到了较大KC数范围的水动力系数,并研究了水动力系数与KC数的相关性,为计算内孤立波对小尺度圆柱型结构作用力时水动力系数的选取提供参考。针对小尺度结构物,运用Morison公式计算内孤立波作用力是比较主流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对内孤立波波致流场和水动力系数的研究,本文运用Morison公式建立了内孤立波对小尺度竖直圆柱形结构水平作用力的理论计算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运用该模型,对内孤立波作用力随时间及水深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内孤立波作用力的极性以及作用力随振幅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对内孤立波作用力的研究最终是为应用到结构物在内孤立波作用下动力响应的计算。本文针对海洋汕气开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物——海洋立管,基于内孤立波作用力理论计算模型,采用功能原理,考虑管内流体流动,建立了内孤立波作用力下顶张力立管的顺流向运动控制方程,通过编程求解得到顶张力立管的动力响应,实现了对内孤立波作用下顶张力立管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参照南海实测内波数据,对内孤立波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探讨了内孤立波对顶张力立管正常工作的影响,并分别讨论了内孤立波振幅、内流密度、内流流速及顶部张力对立管动力响应的影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1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那仁满都拉;王克协;;二维空间旋转孤立波的相互作用[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年02期
2 高雯;;Fitzhugh-Nagumo方程的孤立波解[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06期
3 张明俊;刘先秋;;(2+1)维非线性Schr銉dinger方程同宿周期孤立波解[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朱勇;三层流体系统中孤立波的产生[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95年06期
5 郑珊;;浅水波动方程的一类尖孤立波解的轨道稳定性[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赵展辉;何晓莹;韩松;;“三波法”在(2+1)维MNNV方程组中的应用[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邹丽;宗智;王振;张朔;;浅水短波Degasperis-Procesi方程的环形孤立波解(英文)[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11年02期
8 邹光远,吴军晓;孤立波对水下山包的绕射及开路边界条件的应用比较[J];计算物理;1994年02期
9 王友棠,,何志贤;生成的引力场方程孤立波解[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10 欧阳正勇;刘正荣;;广义CH-DP方程的尖弧立波解[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世强;孟庆勋;;孤立波史话——浅谈观察与思考[A];中外力学思维纵横——第四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邹丽;宗智;张朔;王振;;微分变换法求解不连续孤立波[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张金牛;吴卫;房奰柳;刘桦;;孤立波水槽造波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4 戴世强;;内孤立波的渐近分析[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5 张正娣;毕勤胜;;Whitham-Broer-Kaup方程的孤立波解及其演化过程[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程友良;戴世强;;大深度分层流体中的二阶内孤立波[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7 王振东;;孤立波与孤立子[A];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海英;那仁满都拉;;被介质包围的非线性弹性杆中孤立波及其应用[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本龙;刘桦;何友声;张近;;孤立波越过斜坡式台阶时的反射[A];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蔡炯辉;谢绍龙;仇文;;一类GIBE的孤立波解(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少勇;几类偏微分方程的非线性波解及其分支[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飞;内孤立波作用下小尺度竖直圆柱体的水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黄文昊;深海浮式结构物内孤立波载荷及其动力响应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李群;陆架陆坡区内孤立波的演化:理论分析与数值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李帮庆;一类稀松介质中高频波传播的非线性系统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周江波;几类非线性色散偏微分方程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7 杨红卫;非定常扰动下非线性Rossby孤立波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8 那仁满都拉;流体与固体介质中有限振幅波、孤立波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理论与求解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徐振华;南海西北部陆架海域内孤立波特征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10 王廷春;某些非线性孤立波方程(组)的数值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闪;奇异摄动的KdV-mKdV方程的孤立波的存在性[D];郑州大学;2015年
2 王贺;双孤立波爬高的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赵娟;关于ZK-BBM方程的动力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付冠;壁面结构对流动液膜中孤立波演化影响的数值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苗得胜;基于Fluent的造波技术研究及内孤立波对竖向圆柱体作用力的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赵烨;非线性复合物质中孤立波的轨道不稳定性[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传海;非线性色散方程的孤立波解[D];江苏大学;2007年
8 贾村;孤立波在单层和两层流体中的分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9 姚若侠;非线性耦合标量场方程组孤立波解的符号计算[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宋帅;孤立波与浮式结构物相互作用的粘性流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50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75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