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向高边坡与偏压隧洞开挖的稳定性分析
本文选题:涔天河水利枢纽 + 顺向边坡 ; 参考:《水电能源科学》2016年04期
【摘要】:针对顺向高边坡、偏压隧洞工程中岩土参数不确定、地质条件特殊及工况复杂等问题,以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1泄洪洞出口顺向高边坡开挖与偏压隧洞掘进、支护)为例,在描述出口边坡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即基于弹塑性理论考虑岩土体的时效特性,在FLAC3D平台上进行了二次开发与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和管棚的变形量较小,出口段管棚支护方案基本能维持围岩稳定,但顺向边坡的变形量较大,需预防边坡表层发生破坏;紧邻放空洞未出现贯通塑性屈服区,但管棚两侧应力分布不对称、内侧拱脚应力较大,可能会造成局部失稳,进而对原有工程开挖、支护方案进行了合理优化,可为类似边坡、洞室的施工建设提供安全判据和参考。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uncertainty of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omplex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e downstream high slope, partial pressure tunnel engineering, and so on, taking the outlet of #1 spillway tunnel of Shentianhe Reservoir extens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excavation of the outlet of the #1 flood discharge tunnel and the excavation and support of the eccentric pressure tunnel are taken as an example.On the basis of describing the topographic, geomorph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exit slope, the corresponding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Based on the elastic-plastic theory,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are carried out on the FLAC3D platfor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pipe shed is small, and the support scheme of pipe shed in outlet section can basically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but the deformation amount of the forward slope is large, so i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the failure of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slope.There is no through plastic yield zone in the adjacent cavities, but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pipe shed is asymmetrical and the stress on the inner arch foot is large, which may lead to local instability. The excavation and support scheme of the original project is optimized reasonably, which can be used as a similar slope.The construction of cavern provides safety criterion and reference.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019)
【分类号】:TV223;TV5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晏长根,杨晓华;太古公路高边坡的数值模拟及治理措施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S1期
2 于贵军,彭吉红,熊建华;高速公路高边坡放样施工实践[J];江西煤炭科技;2005年01期
3 唐红梅;陈洪凯;关明芳;;边坡渗流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陈水和;李桂来;昌禄柱;;某工程高边坡裂缝成因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S1期
5 张森;言志信;段建;;边坡开挖数值模拟及其稳定性评价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7期
6 倪振强;孔纪名;阿发友;崔云;田述军;;类土质公路边坡开挖扰动破坏过程的研究[J];公路;2011年12期
7 林孝松;;公路边坡安全评价集对分析模型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曹兴松,周德培;边坡开挖影响范围和潜在滑面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7期
9 刘大鹏;周建中;唐小兵;;边坡开挖分级对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1期
10 李勇;;铜湾水电站人工高边坡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贵军;彭吉红;熊建华;;高速公路高边坡放样施工实践[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第九次优秀论文评选[C];2006年
2 邓世平;王书英;;对某高速公路高边坡方案与隧道方案比选的讨论史料研究[A];山语清音——第二届地学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2年
3 刘宏刚;郝占胜;赵正伟;汤茂宁;;高边坡分台阶石方路堑硐室加预裂一次成形爆破关键技术研究与探讨[A];光面预裂爆破论文汇编[C];2007年
4 何永明;;论测量在扭面边坡开挖施工的应用[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07)[C];2007年
5 杨涛;周德培;周应华;;用FLAC~(3D)分析高边坡的开挖病害[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段宝福;;大爆破在公路边坡开挖中的安全技术措施[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智慧;曾庆福;杨波;;重庆陈庹高速公路高边坡预裂爆破[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范继舜;余振锡;;硬粘土边坡开挖作用的应力场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9 祝文化;涂胜;刘晓华;;高边坡无马道切槽开挖控制爆破[A];湖北省爆破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彭良泉;王伟;毛永斌;李文军;;基于弹粘塑性模型的边坡爆破开挖松弛效应的数值模拟[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西吕梁路桥有限公司 王彦春;高边坡整治工程施工[N];山西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裕春;边坡开挖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英珍;陕北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杨淮;公路边坡生态恢复[D];长安大学;2008年
3 代婧瑜;边坡滚石运动特性对防护结构设计参数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刘娇玲;道路边坡开挖对坡上建筑稳定性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5 梁丰田;渝黔高速公路边坡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6 刘凤;岗曲河一级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开挖与支护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鹏;建筑软岩边坡开挖施工力学分析与锚喷支护优化设计[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51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75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