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MM模型的不同气象条件下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特性分析
本文选题:气象条件 + SWMM模型 ; 参考:《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年11期
【摘要】: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为例,利用SWMM模型对其进行水质模拟。通过使用实测降雨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参数率定,论证了该模型能够较真实地模拟出本地区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的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SWMM模型设计了不同的重现期、雨峰系数、前期干旱天数等气象条件,以此来分析雨水径流中的TSS、CODcr、TN和TP等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增大,污染物浓度峰值变大,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随着雨峰系数的增大,污染物浓度峰值变大,峰值出现的时间延后;在同一重现期和雨峰系数下,前期干旱天数会影响污染物的浓度峰值和前期浓度增长趋势,对峰值出现的时间没有影响。
[Abstract]:Taking Qianhu campus of Nanch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SWMM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water quality.By using the measured rainfall data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it is proved that the model can simul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 rainfall runoff in this area.On the basis of this,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such as recurrence period, rain peak coefficient and early drought days were designed by SWMM model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process of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such as TN and TP in Rain Water runoff with rainfall dur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currence period, the peak value of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becomes larger and the peak value appears earli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ain peak coefficient, the peak value of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becomes larger, and the time of the peak value appears later; under the same recurrence period and the rain peak coefficient,The days of drought in the early stage will affect the peak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and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the concentr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but have no effect on the time when the peak appears.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5-S014) 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CX2017066)
【分类号】:TV121.1;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孝章,陈秀明,赵文谦;森林对非点源污染的调控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2 李贵宝,尹澄清,单宝庆;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的概况与展望[J];农业环境保护;2001年03期
3 阮晓红,宋世霞,张瑛;非点源污染模型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人民黄河;2002年11期
4 郑一,王学军;非点源污染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水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5 王伟武,朱利中,王人潮;基于3S技术的流域非点源污染定量模型及其研究展望[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6期
6 胡雪涛,陈吉宁,张天柱;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7 夏立忠,杨林章;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与控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8 胡艳,张红举;非点源污染计算与控制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9 付永锋,陈文辉,赵基花;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J];山西水利科技;2003年03期
10 曹凤云,赵玉梅;非点源污染研究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南江;张立争;李卫东;;淮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对策研究[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唐从国;刘丛强;;乌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谈俊益;邵孝候;吴俊峰;陈丽娜;李圆圆;文涛;;非点源污染定量化方法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朱建国;郭红岩;王晓蓉;;非点源污染研究及控制对策[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5 朱娟;;对我国非点源污染状况的考察及法律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6 郑一;;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和管理的不确定性研究[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陈泓熹;;石家庄市水库汇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查与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8 朱颜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张春玲;;陕西省汉江、丹江非点源污染及控制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乃明;文波龙;;我国土壤磷素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耀兵;控制和治理非点源污染[N];中国渔业报;2005年
2 李洁尉;不让非点源污染再肆虐[N];广东科技报;2002年
3 记者 杨亚非 特约通讯员 李德旺 王孟;我国成功掌握水污染“细菌源追踪”技术[N];人民长江报;2008年
4 李红梅;美国如何治理非点源污染[N];中国水利报;2009年
5 记者 张岩;陕西建成首个非点源污染防治综合监测体系[N];黄河报;2011年
6 特约通讯员 秦延安;陕西建成首个污染监测体系[N];人民长江报;2011年
7 杨亚非 李德旺 王孟;准确监测农业粪便污染[N];中国环境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云芬;科技为非点源污染防控提供指导[N];云南日报;2009年
9 李怀恩 胥彦玲 蔡明(西安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渭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N];中国水利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魏怡兰 通讯员 谭恺昌;明年或实现水体透明度超50厘米[N];惠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良;基于SWAT模型的哈尔滨磨盘山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朱红雷;面向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邓琮;基于RS和GIS的旭水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祥义;三峡库区龙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5 姜晓峰;阿什河流域非点源污染分布特征解析与防控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朱乾德;平原水网农村生活区非点源污染流失规律与防控措施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6年
7 东阳;滇池流域城市和农村非点源污染耦合模拟与控制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8 韩莉;杭州西湖龙泓涧流域非点源污染源解析及控制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9 Zaheer Iqbal;[D];河海大学;2003年
10 刘鹄;饮用水水库非点源污染研究及水质保护体系构建[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健;张家港市西片非点源污染初步研究与治理[D];河海大学;2004年
2 刘敏;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亚敏;非点源污染的总量控制研究和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杨一帆;基于HSPF模型的宜兴平原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模拟相关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巴特;基于实时GIS的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过程模拟平台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曾俊;基于SWAT模型的沙颍河上游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7 余翔;气候变化对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8 张学慧;汾河水库流域非点源特征及污染贡献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宋文博;伊通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及不确定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10 钟建兵;三峡库区种植业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55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75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