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南水北调中线冰害风险空间分布

发布时间:2018-04-15 23:11

  本文选题:冰害风险 + 南水北调中线 ; 参考:《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年01期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长、跨越纬度大,冬季输水时存在发生冰塞、冰坝的风险,其中冰塞、冰坝堆积风险、开河模式规律等随渠道地理条件如:弯曲、横断面宽度等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亟需对风险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以便于实现对渠道的分级管理,节省运营成本,增加工程应对风险的能力。应用模糊评价理论,通过分析、量化渠道地理条件,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获得了冰害风险的空间分布。首先分析获得纵向坡度、弯曲、横断面束窄及渠道障碍物四个易诱发渠道冰害的地理条件;之后基于冰塞产生机理改进了地理条件的量化方法,并构建了冰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京石段为例,采用等距分割的方法获得多个单元渠道,并采用模糊评价模型评估每个单元渠道的风险;最后基于单元渠道的风险分布评估京石段不同渠段的风险。结果表明:单元渠道的冰害风险可分为5级;西黑山节制闸-瀑河倒虹吸节制闸渠段及坟庄河节制闸-南拒马节制闸渠段的相对风险最大,研究结果对冰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has long lines and large latitudes, and there are risks of ice jams and ice dams during winter water conveyance. Among them, ice jams, ice dam accumulation risks, and the rules of Kaihe model, etc., are subject to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f channel such as bend, etc.A change in the width of a cross section, etc.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isk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the channel, save the operating cost and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the project to deal with the risk.Based on the fuzzy evaluation theor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ce hazard risk was obtained by analyzing and quantifying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f the channel and establishing the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odel.Firstly, four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which are easy to induce channel ice damage are obtained, such as longitudinal slope, bending, narrow cross-section beam and canal obstacle, and then the quantitative method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 is improved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ice slug.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ce hazard risk is constructed, and then taking Jingshi section as an example, multiple unit channels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equidistant division, and the risk of each unit channel is evaluated by fuzzy evaluation model.Finally, based on the risk distribution of the unit channel, the risk of different sections of Jingshi section is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ce hazard risk of the unit channel can be divided into 5 grades, and the relative risk of the control sluice section of Xiheishan regulating sluice to the inverted siphon of Baohe River and the control sluice of the Fangzhuang River to the south Juma control sluice is the largest.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ave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ce damage.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3005001)~~
【分类号】:TV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超;李畅游;李红芳;;黄河(内蒙古段)弯道卡冰过程及数值模拟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5年10期

2 刘孟凯;邢领航;黄明海;郭辉;;长距离渠系融冰期自动化控制模式研究[J];水利学报;2013年09期

3 郭新蕾;杨开林;付辉;王涛;;冰情模型中不确定参数的影响特性分析[J];水利学报;2013年08期

4 练继建;赵新;;双缆网式拦冰索布设间距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年03期

5 刘国强;闫弈博;王长德;管光华;;长距离渠系冰期运行过渡模式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1期

6 郭新蕾;杨开林;付辉;王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冰情的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11年11期

7 廖厚初;肖迪芳;栾建;王立权;;冰坝与冰塞[J];东北水利水电;2010年06期

8 穆祥鹏;陈文学;崔巍;郭晓晨;王琦;;长距离输水渠道冰期运行控制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01期

9 刘彦涛;;河流冰塞形成机理与预报方法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35期

10 周惠成;李伟;张弛;宋绪美;;流域防洪减灾工程措施方案优选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晨;;伊犁某大型干渠工程冬季运行水量调度及应急处置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年02期

2 刘之平;王涛;郭新蕾;付辉;杨开林;彭旭明;;黑龙江防凌爆破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17年03期

3 李芬;李昱;李敏;张弛;;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南水北调中线冰害风险空间分布[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年01期

4 苏秀峰;张甲耀;赵春兰;;引黄济津(潘庄线路)输水矛盾与问题探讨[J];中国防汛抗旱;2016年06期

5 周梦;练继建;程曦;赵新;;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冰期运行调度措施研究[J];人民长江;2016年21期

6 王刚锋;;长距离引水工程风险监控管理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年11期

7 冀鸿兰;石慧强;牟献友;脱友才;;水塘静水冰生消原型研究与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16年11期

8 段文刚;黄国兵;杨金波;刘孟凯;;长距离调水明渠冬季输水冰情分析与安全调度[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年06期

9 刘佳树;;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年10期

10 丁莹莹;;长距离明渠冰期输水分析与研究[J];山东水利;201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超;李畅游;SHEN Hung Tao;;弯道取水口河冰运动特性及导冰筏优化设置[J];水科学进展;2014年02期

2 刘孟凯;冯晓波;王长德;管光华;;基于平封冰盖生消模拟的长距离渠系冰期自动化控制模型[J];水力发电学报;2013年03期

3 付辉;杨开林;谭水位;郭新蕾;;低温冰水动力学试验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水利学报;2013年03期

4 陈永灿;王志刚;朱德军;刘昭伟;;冰封河道纵向离散系数计算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2年05期

5 陈求稳;吴运敏;韩瑞光;王立明;;小流域水环境模型中单参数不确定性对多变量模拟结果的影响[J];水利学报;2012年06期

6 郭新蕾;杨开林;付辉;王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冰情的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11年11期

7 赵新;练继建;黄焱;;基于真冰模型试验的冰盖稳定性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10期

8 刘孟凯;冯晓波;王长德;管光华;;2步法改善长距离渠系结冰盖期的水力响应[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9 刘孟凯;王长德;冯晓波;;长距离控制渠系冬季运行策略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6期

10 杨开林;王涛;郭新蕾;付辉;郭永鑫;;南水北调中线冰期输水安全调度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盛奎;;关于华北地区冰害特征及水工程防冰害的对策[J];港口工程;1992年03期

2 黄惠花;;冰害对洮河流域梯级电站冬季运行的影响[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0年01期

3 阮文刚;;小型挖冰机清除输水渠道冰害初探[J];山西水利;2011年02期

4 王锐;;小型挖冰机清除输水渠道冰害的实践[J];山西水利;2013年08期

5 李高峰;小干沟水电站冰害分析与对策[J];四川水力发电;2002年01期

6 胡红春;冰害、冰闪和舞动的防治措施[J];电力建设;2005年09期

7 李升;尹万琴;李宝林;;塑料薄膜在水库坝坡防冰害中的应用[J];水利天地;2006年09期

8 何义忠;刘家浪水电站冬季运行中冰害的防治[J];水利水电技术;1988年07期

9 金乃翠,曲祥民,,张元友,林英;保温板防冰害技术[J];冰川冻土;1994年01期

10 林英;李冬艳;张元有;;水库取水建筑物冰害的防治[J];水利天地;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鸿;;刘家浪水电站冬季运行冰害和处理办法[A];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毕永尧;;消除冷却塔冰害的对策与方法[A];冷却塔研究会成立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邓成钢;;2008年贵州电网冰害原因分析及思考[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王瑞祥;;输电线路冰害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邓成钢;;2008年贵州电网冰害原因分析及思考[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6 任毅希;;浅谈电力设备冰害防控措施[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王瑞祥;;输电线路冰害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A];贵州电网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选编[C];2008年

8 任毅希;;浅谈电力设备冰害防控措施[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 于钦刚;极端冰害气象的监测与预警[N];中国电力报;2008年



本文编号:1756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756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f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