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M和D-S证据理论的脚手架坍塌致因诊断
本文选题:安全工程 + 事故致因 ; 参考:《人民长江》2017年07期
【摘要】:为有效预防脚手架坍塌事故,综合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与D-S证据理论,提出脚手架坍塌事故致因诊断方法。筛选主要事故致因指标,采用ISM方法抽象致因指标间的关系,构建脚手架坍塌事故致因指标梯阶层次结构;搭建事故致因指标识别框架,结合致因影响程度等级评价值,确定证据源,建立事故致因指标基本信度分配函数;运用证据融合规则合成专家信息,量化脚手架事故坍塌致因影响程度,诊断事故关键致因。结合实例,对云南某水电站高边坡施工现场脚手架坍塌事故进行致因分析。结果表明:违章作业是主要事故直接原因;设计错误、无资质施工是主要事故间接原因;安全责任制度不健全是主要事故深层根本原因。研究结果与实际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scaffold collapse accident, a method for diagnosing the cause of scaffold collapse accident is put forward by using the explanatory structure model (ISM) and D-S evidence theory. Selecting the main accident cause index, using ISM method to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use index, constructing the ladder structure of scaffold accident cause index, setting up the identification frame of accident cause index, combining with the evaluation value of cause influence degree, The evidence source is determined, the basic reli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accident cause index is established, the expert information is synthesized by evidence fusion rule,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scaffold accident collapse is quantified, and the key cause of accident is diagnosed. Combined with an example, the cause of scaffold collapse in a high slope construction site of a hydropower st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llegal operation is the direct cause of major accidents, design errors and unqualified construction are the indirect causes of major accidents, and the imperfect system of safety responsibility is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major accidents. The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results,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省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110)
【分类号】:TV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霞忠;石法起;陈述;刘晶;吴黎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地下洞室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年06期
2 黄世明;陈无平;张文军;舒安;;创新型工具式施工脚手架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5年17期
3 樊宇;吴晓铭;;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评价[J];人民长江;2014年24期
4 戴玮;刘永强;方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化的防汛物资管理体系构架[J];人民长江;2014年12期
5 刘新清;何炜;;三峡升船机横梁支撑系统安全监测及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09期
6 张宏宇;马建云;周俊良;宋瑞明;;脚手架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2期
7 张孟春;方东平;佟瑞鹏;;脚手架工人低估不安全行为风险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8 胡振中;张建平;张旭磊;;基于4D施工安全信息模型的建筑施工支撑体系安全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10年12期
9 李启明;王盼盼;邓小鹏;吴伟巍;;地铁盾构坍塌事故中施工人员安全能力分析[J];灾害学;2010年04期
10 周继忠;蔡雪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应对[J];施工技术;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郁军;;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17年16期
2 张晓洋;胡振中;;面向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模型转换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7年06期
3 李博;马云东;王林峰;;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基坑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及应用[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4 刘进;;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7年05期
5 郑霞忠;吴凯;陈述;费晓春;;基于ISM和D-S证据理论的脚手架坍塌致因诊断[J];人民长江;2017年07期
6 朱晓伟;;城镇防汛物资应急贮备模式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年04期
7 李智慧;谢云飞;方敏进;;基于P-BIM技术的高大模板与支撑架施工工艺应用分析[J];建筑施工;2017年03期
8 马剑;叶新;林鹏;;基于证据理论的地铁火灾安全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年01期
9 唐光暹;谢京伟;谢鸿卫;;新型电梯井定型化操作平台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年01期
10 朱云良;李智慧;谢云飞;方敏进;;P-BIM技术在高大模板与支撑架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机械化;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阴东玲;陈兆波;曾建潮;李亨英;;煤矿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12期
2 李兆雷;胡琳茹;李国清;;井下人员行为安全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J];煤矿安全;2015年S1期
3 常欢欢;;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设计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5年02期
4 薛刚;李松岷;霍永君;徐加剑;刘鹏;李金元;管志忠;方天文;;承插型键槽式脚手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4年23期
5 撒文奇;张社荣;张连明;;基于物联网的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动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11期
6 郑霞忠;望运龙;陈述;田丽成;;水电工程高危作业风险影响因素的SEM模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08期
7 杜福祥;陈金伟;周佳军;方道伟;袁渊;;全模块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4年05期
8 郭琦;杨胜武;;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库移民风险评价[J];人民长江;2014年04期
9 叶新凤;李新春;王智宁;;安全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4年01期
10 钟佳;刘钢;;城市防汛应急物资储备模式研究[J];人民长江;2013年2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振兴;李明图;;基于加权D-S证据理论的辐射源目标识别[J];现代防御技术;2011年03期
2 杨春燕;吴超;李宏伟;;基于矢功率谱和D-S证据理论分层融合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3 黄瑛,陶云刚,周洁敏,苏登军;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黄瑛;陶云刚;周洁敏;;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J];江苏航空;1999年Z1期
5 苑嘉航;李存斌;;基于灰关联和D-S证据理论电网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J];陕西电力;2014年02期
6 胡建华;张行成;周科平;杜相会;雷涛;;基于D-S证据理论的空区稳定性识别与工程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7 陈玉坤;司锡才;郜丽鹏;;组合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1期
8 王付明;郭昕阳;黄金;裴泽霖;;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雷达辐射源识别模型[J];现代防御技术;2010年01期
9 张敬;李颖晖;朱喜华;林漳彬;;基于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旋转整流器故障诊断研究[J];大电机技术;2012年01期
10 陈霖;李建华;翁璐;;基于D-S证据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的导弹备件品种确定[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玉兰;范晓静;;基于D-S证据理论改进方法的目标识别[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佘二永;;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帆;浦昭邦;刘国栋;;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指纹数据融合[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肖云;彭进业;王选宏;赵健;;基于D-S证据理论的漏洞动态严重性分析[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边宝峰;马平;;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的研究[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王勇平;杨晓段;李元左;;基于D-S证据理论的装备质量管理风险评估模型[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杨帆;浦照邦;刘国栋;;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指纹数据融合[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张佑春;王平;张公永;;基于D-S证据理论和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方法及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周浔;王晓丽;;粗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A];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杜瀊;李秋华;;基于D-S证据理论的红外双波段图像目标融合分割[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菁;基于D-S证据理论的残疾人体育器材研发中评价模型的构建[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斌斌;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准则特征集优选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高丽娟;基于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航空电源故障诊断[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3 程子成;D-S证据理论中信任函数概率逼近方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温迪;基于D-S证据理论的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信息融合与FMECA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秦鹏;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D-S证据理论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6 鹿高娜;基于D-S证据理论的融合事件检测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周天豪;基于D-S证据理论的私有云入侵检测系统[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郭心宇;基于D-S证据理论的海量评价数据分析及用户偏好发现[D];云南大学;2016年
9 刘丹;基于D-S证据理论的白水河滑坡状态跃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10 刘芳;基于D-S证据理论的冲突证据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46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84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