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基岩体质量分级影响因素及分级标准
本文选题:岩石强度 + 岩体结构 ; 参考:《水利水电技术》2017年10期
【摘要】:对于150 m以上级别的高坝、超高坝,坝基岩体质量分级以及大坝建基面选择对坝基工程处理、大坝体型设计以及坝型坝线比较等,均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就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而言,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方法,主要有RMR分级系统、GSI分级、《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的相关标准。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影响坝基岩体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岩石强度、岩体结构和赋存条件。结合新疆某工程坝基岩体质量分级研究,得出影响和制约该工程坝基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岩石饱和抗压强度、岩体结构类型以及结构面性状特征(结构面组数、间距及结合程度)、风化与卸荷程度、声波波速、地震波波速、完整性系数、钻孔RQD和地下水状态等;据此,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标准。
[Abstract]:For high dams of 150 m or above, super high dams,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dam foundation rock mass and selection of dam foundation surface, all of them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dam foundation engineering, the design of dam shape and the comparison of dam type dam lines. As far a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are concerned, the methods of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dam foundation rock mass adopted at home and abroad at present, There are mainly RMR classification system, GB50218-2014, GB50218-2014 and GB50487-2008). A large number of engineering practice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dam foundation rock mass are rock strength, rock mass structure and occurrence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study of rock mass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a dam foundation in Xinjiang,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and restri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dam foundation rock mass are the saturat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 the type of rock mass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al plane character (number of structural planes). Interval and binding degree, weathering and unloading degree, acoustic wave velocity, seismic wave velocity, integrity coefficient, borehole RQD and groundwater state, etc., based on this, the qualit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dam foundation rock mass i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作者单位】: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
【分类号】:TV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建立严密的研究应用体系 促进岩体工程科学技术的进步[J];水电站设计;1991年03期
2 张世殊;坝基岩体块度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4期
3 张洪义;丁玉臣;;黑河市石金河水库坝基岩体渗漏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4 巨广宏;吕生弟;宋彦辉;王淼;;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坝基岩体强度特性与参数取值[J];人民长江;2011年09期
5 张勐;丁宝晶;崔建凯;贾留杰;;西南某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分级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2年02期
6 帅青燕;何亚伯;;基于云模型的坝基岩体质量综合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7 苏生瑞,周志东;溪落渡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综合分级[J];人民长江;1998年12期
8 余波;徐光祥;;水电工程坝基岩体研究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贵州水力发电;2007年01期
9 张正清;朱本明;曾友仁;郭贵;;重庆市巴南区重建丰岩水库坝基岩体岩爆问题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05期
10 赵如雄;林锋;王胜;李世贵;王峥;;西南某水电站左岸坝基岩体质量评价[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卫亚;;清江高坝洲工程坝基岩体结构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2 徐卫亚;韩国权;;高坝洲坝基岩体结构及岩体水力学结构划分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3 任自民;马代馨;许兵;谭周地;;长江三峡工程坝基岩体工程问题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4 孙万和;周创兵;;坝基岩体分类与质量评价[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5 韩文峰;宋畅;张咸恭;聂德新;;坝基岩体质量分级中的几个基本问题[A];甘肃岩石力学与工程进展——第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C];1996年
6 易毅;汤子坚;何刚;;高拱坝坝基岩体松弛时间及空间效应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电力物探科技信息网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帅青燕;何亚伯;;基于云模型的坝基岩体质量综合评价[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13年
8 唐力;;物探方法在小湾电站坝基岩体深度方向分带中的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田连义;苏宁;;坝基岩体质量物探检测技术应用与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电力物探科技信息网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郭雷莽;林皋;;渗流对大坝及基础的影响[A];水电科技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颜超华 朱俊君 通讯员 柳景华;精心勘察成就世界之最[N];人民长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爱果;坝基岩体质量量化分级及图形展示[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银;雅砻江孟底沟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分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贺里尧;一般性坝基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研究路线的探讨[D];兰州大学;2009年
3 王明友;锅浪跷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分级及力学参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周益民;李仙江石门坎水电站坝基岩体分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韦玮;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岩体松弛特征初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曹明华;基于坝基岩体结构的重力坝建基面选择[D];河海大学;2007年
7 马雪;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右岸坝基岩体质量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许俊;大岗山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渗流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洪建;龙开口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及开挖施工信息反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10 蔡国军;澜沧江小湾水电站坝基岩体结构面发育机理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01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90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