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渗对均匀大粒径泥沙附近水动力特性影响
本文选题:水动力特性 + 出渗 ; 参考:《水科学进展》2017年01期
【摘要】:为探讨出渗对均匀大粒径泥沙颗粒周围水流特性的影响,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出渗影响下的均匀大粒径泥沙颗粒群周围水流结构进行测量,并对不同出渗强度下颗粒群周围立面二维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出渗能够减小颗粒群周围原水流运动方向的流速,而增大垂直向上的流速,且两者均随着出渗强度的增强而对流速的影响愈加明显;根据实测数据,拟合出考虑出渗影响下的均匀大粒径泥沙周围纵向流速分布公式,相关性较好;出渗能增强颗粒群附近的紊动强度,加剧周围水体的能量耗散;随着出渗强度的增强,颗粒群周围的涡量值随之减小。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epage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around uniform and large diameter sediment particles, the flow structure around uniform large diameter sediment particles was measured by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dimensional flow field structure around the particle group was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seepage streng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eepage can decrease the velocity of the original flow around the particle group, but increase the vertical velocity, and both of them have a more obvious effect on the velocit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eepage strength,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data, The formula of longitudin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around uniform and large particle size sediment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seepage is fitted, and the correlation is good; the infiltration can enhance the turbulence intensity near the particle group and aggravate the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water bod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eepage intensity, The vorticity around the particle group decreases accordingly.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015;51239001)~~
【分类号】:TV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岩;白玉川;;渗流作用下的岸坡非均匀沙起动[J];水利水电技术;2014年01期
2 白玉川;王鑫;曹永港;;双向暴露度影响下的非均匀大粒径泥沙起动[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3年09期
3 吴岩;韩其为;白玉川;;斜坡上非均匀沙分组起动流速[J];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孟震;杨文俊;;泥沙颗粒相对隐蔽度在散体沙起动研究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7期
5 孟震;杨文俊;;基于三维泥沙颗粒的相对隐蔽度初步分析[J];泥沙研究;2011年03期
6 何建京,王惠民;光滑壁面明渠非均匀流水力特性[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双;谢飞;李福育;黄勇;;负坡上均匀散粒体泥沙起动流速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年12期
2 李林林;张根广;吴彰松;高远;;正负坡上均匀散粒体泥沙起动流速的研究[J];泥沙研究;2016年05期
3 邢茹;张根广;梁宗祥;吴彰松;;床面泥沙位置特性试验研究——暴露角、纵向水平间距及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分布[J];泥沙研究;2016年04期
4 张根广;周双;邢茹;梁宗祥;;基于相对暴露度的无黏性均匀泥沙起动流速公式[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5 杨真;侍克斌;;圆中环沉沙排沙池泥沙水力计算方法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6 李乾龙;李乃稳;陈小攀;李龙国;;不同边壁条件下矩形明渠水力特性实验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年03期
7 周双;张根广;邢茹;高翔;;床面均匀沙拖曳力及上举力系数的确定[J];泥沙研究;2016年02期
8 周双;张根广;王新雷;邢茹;;均匀泥沙相对暴露度的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2015年06期
9 孟震;杨文俊;;泥沙颗粒休止角与表层沙摩擦角研究进展[J];水力发电学报;2015年10期
10 梁越;曾超;储昊;张强;;散粒土渗透破坏判别方法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5年1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ong-huan LIU;Li CHEN;Bei-ling FAN;;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w pattern and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at a 90°open-channel conflu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2年02期
2 吴岩;韩其为;白玉川;;斜坡上非均匀沙分组起动流速[J];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白玉川;陈有华;韩其为;;泥沙颗粒跃移运动机理[J];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Yan LU;Yong-jun LU;Yee-meng CHIEW;;Incipient motion of cohesionless sediments on riverbanks with ground water inje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2年01期
5 Hiroshi TERAGUCHI;Hajime NAKAGAWA;Kenji KAWAIKE;Yasuyuki BABA;;Effects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on river morphological proces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1年03期
6 孟震;杨文俊;;基于二维泥沙颗粒的相对隐蔽度初步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5期
7 刘亮;何建新;侯杰;杨力行;;点源渗流作用下泥沙起动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8 马菲;韩其为;李大鸣;;非均匀沙分组起动流速[J];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9 杨奉广;刘兴年;黄尔;杨克君;曹叔尤;;唐家山堰塞湖下游河床泥沙起动流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Non-uniform sediment incipient veloc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绍文,倪汉根;水中悬臂结构振动与水动力特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苏炜;詹杰民;;等效网面法在模拟网的水动力特性中的应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3期
3 李玉成,宋芳,董国海,张怀慧;碟形网箱水动力特性的研究[J];海洋工程;2004年04期
4 桂福坤;吴常文;李玉成;关长涛;;纯流下带底圈重力式网箱的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08年05期
5 陈蓥;付世晓;许玉旺;周青;范迪夏;;均匀流中近壁面垂直流向振荡圆柱水动力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3年06期
6 桂福坤;李玉成;吴常文;;波浪条件下带底圈重力式网箱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07年04期
7 王立;董志勇;韩伟;俞小伟;颜效凡;;海流能转换器叶片翼型的失速和水动力特性的数值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1年01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朱军;曾广会;黄昆仑;;扭曲舵的水动力特性计算研究[A];2007年船舶力学学术会议暨《船舶力学》创刊十周年纪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刘勇;李玉成;;新型开孔板防波堤结构水动力特性的比较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TAO Longbin;;深水平台上垂荡阻尼板的水动力特性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登成;黄国富;;高效扭曲舵水动力特性数值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C];2012年
5 吴乘胜;顾民;;浅水航道分置式舟桥水动力特性数值计算[A];2004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季少鹏;朱爱军;王文涛;;桨舵相互干扰的水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7 包芸;任杰;;珠江口盐场高度分层下的水动力特性研究[A];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张帆;杨建民;李润培;;一种新型Spar平台概念的试验研究[A];2005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常留红;海底管线周围三维水动力特性及冲淤演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猛猛;风浪流联合作用下浮动式发电平台的水动力特性及稳定性和强度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董元华;破罡湖闸站枢纽工程水动力特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3 肖志颖;海上风机基础水动力特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4 丁泽祥;波浪作用下渔用浮子结构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5 田永进;柔性多浮筒防波堤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6 张建球;新型开孔防波堤水动力特性比较及数值模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7 阴白洁;流场中相互靠近的两物体的水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王志瑜;双浮筒浮防波堤水动力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志强;组合板式防波堤水动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艳艳;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32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93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