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6 02:52

  本文选题:引汉济渭 + 秦岭隧洞 ; 参考:《隧道建设》2017年09期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投资的控制,确保陕西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按期完成,针对水利部概算"编规"的局限性,在现有法律法规和定额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4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1)"编规"对引水隧洞项目的划分较粗,无法满足秦岭隧洞工区多、费用组成复杂的要求,设计采用金字塔型分工区结构进行概算组织;2)进口硬岩TBM掘进设备购置费高、断面单一,难以反复利用,"编规"仅在石方开挖单价中计取设备折旧费将使施工单位面临巨亏,设计采用折旧费由施工单位和业主分摊的方案达到了风险共担的目的;3)秦岭隧洞最大独头通风距离达到16 km,超越了"编规"最大12 km的极限,设计采用二次曲线拟合,准确确定TBM轴流通风机调整系数;4)"编规"中隧洞排水费已包含在临时设施费内综合考虑,不单独计列,无法适应多次穿越富水层的秦岭隧洞,设计根据预测涌水量和排水方案计算排水费,使概算合理,留有余地。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investment control of the Qinling tunnel project, and to ensure the completion of the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n Shaanxi Province on schedule, 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ompilation rules" of the budget estimates of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laws, regulations and quota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olution of four key problems: (1) the division of diversion tunnel project by "compiling rules" is relatively coarse, which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inling tunnel with more work areas and complicated cost composition. The design adopts pyramidal division of labor area structure to organize the budget estimate. (2) the purchase cost of imported hard rock TBM driving equipment is high, the section is single, and it is difficult to use it repeatedly. The "compilation rules" will only calculate the depreciation cost of the equipment in the unit price of stone excavation, which will make the construction unit face huge losses. The design adopts the scheme that the depreciation cost is shared by the construction unit and the own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isk sharing. The maximum single-head ventilation distance of the Qinling tunnel reaches 16 km, which exceeds the limit of the maximum 12 km of the "code". The design adopts conic fitting. Determining accurately the adjustment coefficient of TBM axial fan (4) the tunnel drainage fee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temporary installation fee in the compilation of regulations, which is not separately counted and can not be adapted to the Qinling tunnel that passes through the water-rich layer many times. The design calculates the drainage fee according to the forecast discharge quantity and drainage scheme, which makes the estimate reasonable and leeway.
【作者单位】: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TV512;TV5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朝华,陈茂元;升钟灌区回龙宫隧洞病害浅析[J];四川水利;2003年05期

2 夏明庆;李呈义;;任家沟隧洞工程质量事前控制的做法[J];山东水利;2006年02期

3 常淑卿;李双林;沈连祥;;胶东调水隧洞工程施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当代生态农业;2008年Z1期

4 董剑,李宝菊;大连市引碧北段玉皇庙隧洞工程的施工管理[J];东北水利水电;2001年04期

5 罗其标;隧洞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四川地质学报;2002年S1期

6 М.Г.彼吉涅耶夫 ,汪洪;大型隧洞工程合理施工方法的选择[J];水利水电快报;2002年09期

7 黄凌;透地雷达在隧洞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3年01期

8 王月华;孙鹏志;韩志远;;岩石隧洞工程的预灌浆与后灌浆[J];水利水电技术;2006年04期

9 牟方云;;石垭隧洞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四川水利;2007年02期

10 王洪葵;靳思东;;隧洞工程遇强透水基岩凹槽施工方法探索[J];山西水利;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宗梁;;水电隧洞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技术的新进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袁泉;鹿罡;崔志强;;巨型隧洞工程施工控制网的研究[A];2001年东北三省测绘学术与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U_伟;;台山核电取水隧洞工程泥水处理技术的应用[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黄世强;;某水电工程深埋特长隧洞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实践[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裴立斌;;大盈江水电站(四级)隧洞工程安全生产控制[A];水与水技术(第3辑)[C];2013年

6 李桧祥;;盘道岭隧洞工程施工管理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7 刘考学;张光前;;掘进机施工隧洞中的粘弹性位移反分析[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袁黎明;;浅谈普棚水库隧洞混凝土修补方案[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Yanting Chang;祁建华;;灌浆隧洞地基反力曲线的分析解[A];岩石与混凝土灌浆译文集[C];1995年

10 张广健;张思俊;;随机块体理论及其在隧洞工程中的应用[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韦良俊;青河县政府贷款兴水利[N];阿勒泰日报;2009年

2 记者 董振国;胶东引黄调水三大隧洞工程竣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记者 苏冠群 赵洪涛;引黄入晋北干线隧洞全线贯通[N];中国水利报;2010年

4 记者 陈树青;十三局集团利用锦屏电站极深隧洞资源开发多项科研课题[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5 刘民主 黄成国;建设亮丽职工之家 打造特色企业文化[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6 记者 涂序波;引洱入宾北干渠关键性工程——老鹰岩隧洞贯通[N];大理日报(汉);2009年

7 本报记者 祁玉洁;为了圆梦的那一刻[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8 张雷;水利工程为隧道掘进机提供广阔市场[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周映邋黄建义;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上古岭隧洞工程复工建设[N];广西日报;2008年

10 余万芳;四管齐下纵深推进 标本兼治造福百姓[N];绍兴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汪亚莉;海东隧洞水文地质结构及涌水量计算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冬林;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隧洞开挖对邻近水库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何伟;灰色系统理论在隧洞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吉晓红;南水北调西线深埋长隧洞工程围岩稳定及支护结构分析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许艇;引洮供水工程隧洞衬砌加固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6 赵琨;基于ABAQUS流固耦合作用下软岩隧洞的围岩稳定性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7 魏书斋;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桂山隧洞工程施工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王常红;长距离输水隧洞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代承勇;富水区大埋深高渗压隧洞涌水预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35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935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0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