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耦合地下水与主体模型的黑河水—经济交互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8 12:19

  本文选题:地下水模拟 + 地表-地下水耦合水 ; 参考:《清华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具有极其重要地位与战略的内陆河流。但是由于其自然状况,地理条件,生态状况,水文状况以及综合治理方面都面临者严峻的挑战,黑河流域的水资源难以满足流域上中下游的用水,中游地区发达的农业,耗水性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支柱,中下游极度干旱,甚至导致下游的断流,水事矛盾日益加重。各行政区矛盾日益明显,行政区域矛盾加深。中国政府终于在2000年8月开始推行实施国家分水方案,提出水资源调用的全新配置与水循环模式,但是对于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本文在分析黑河流域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情况等基础上,运用matlab和modflow进行黑河流域地表地下水耦合以及基于水交易时的主体模型搭建。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研究以及流域水-经济交互作用研究。充分耦合地表地下水的基础上,在建立流域主体模型进行水-经济交互作用研究,成功模拟出有无水交易时流域的埋深、开采量、用水量、径流量等指标,并对比其间相互关系,揭示流域有水交易情况下的流域整体的用水户用水与交易行为。水交易使得流域用水得到了重新的分布,下游埋深浅的用水户的开采量增加,用户用水量增加,上游反之。同时在有水交易发生的时候由于其用水效益不够高,上游用水户减少低效益用水,或通过水交易卖水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在水交易发生的情况下,用水户总是从用水效益低向用水效益高的用户转移。这些规律将会对政府以及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与管理建议。
[Abstract]:Heihe River Basin, the second largest inland river in northwest China, originated in Qilian Mountains and flows through Qinghai Province, Gansu Province and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t is an inland river with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strategy in China. However, due to the sever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cological, hydrological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aspects, th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a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water use in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basin, and the developed agricultur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basin. Water-consuming crops are the main economic pillar, and the extreme drough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even leads to the downriver water cut off,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water matters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obvious and the contradictions in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re deepeni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inally began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water diversion scheme in August 2000 and put forward a new allocation and water circulation mode of water resources transfer but the problem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solv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geography and social economic situation of Heihe River Basin, this paper uses matlab and modflow to construct the surface groundwater coupling model and the main body model based on the water transaction in Heihe River Basi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nteraction and watershed water-economy interaction a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fully coupling surface groundwater, the main body model of river basin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ater and economy, and the indexes of buried depth, exploitation amount, water consumption, runoff and so on, when there is no water transaction, are successfully simulated. By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paper reveals the water consumption and trade behavior of the whole watersh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ater trading. Because of the water transaction, the water use in the basin is redistributed, the exploitation amount of the downstream water users with shallow depth is increased,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the users is increased, and the upstream water consumption is reversed.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re is a water transaction, because its water use efficiency is not high enough, the upstream water user reduces the low efficiency water consumption, or sells water through the water transaction to obtain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 in the case of water transaction, Water users always transfer from low water efficiency to high water use efficiency. These laws will provide decision-making support and management advice to governments and managers.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2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热烈祝贺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隆重揭牌[J];地下水;2008年01期

2 雷天朝;;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30年回顾与展望[J];地下水;2008年05期

3 朱文敏;李德强;侯江涛;;地下水管理模型进展探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1期

4 ;陕西省地下水工作会在西安市隆重召开[J];地下水;2009年03期

5 ;第十届全国地下水科技交流会暨网员代表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J];地下水;2010年02期

6 姜斌;邵天一;;国外地下水管理制度经验借鉴[J];水利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7 ;陕西省地下水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市隆重召开[J];地下水;2010年04期

8 关锋;袁建平;赵辉;张远东;左其亭;;我国地下水管理总体框架研究[J];人民黄河;2010年10期

9 ;中意合作“华北平原地下水管理”项目地下水管理研讨会在京举行[J];水利水电技术;2010年09期

10 ;陕西省地下水管理检测局开展“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宣传”活动掠影[J];地下水;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昌硕;徐澎波;;南方地下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2 成新;陈荷生;;太湖流域地下水与地质环境问题及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徐照彪;;关于我市地下水管理工作的思考[A];武汉市第三届学术年会——两型社会与水生态城市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许立燕;;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动态监测技术[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5 王浩;;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研究[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6 李明良;任印国;王春泽;;地下水自动监测管理系统示范区建设与实践[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7 ;武汉市地下水管理办法[A];第二届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城市级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韩瑞光;;加强海河流域地下水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赵静珍;朱锡冰;;京津唐地区水资源政策评价与分配模型[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第6号)[C];1990年

10 王振龙;鲁程鹏;刘猛;;地下水安全开采量的概念与评价方法研究[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炜;《云南省地下水管理办法(草案)》听证会举行[N];云南日报;2009年

2 金卓颖;贵阳加强地下水管理[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记者 张立 范建勇;汪民:地下水管理应坚持“人水和谐”理念[N];中国矿业报;2012年

4 郝银凤 许瑞;水务部门多举措贯彻落实自治区地下水管理办法[N];乌海日报;2013年

5 吴铭;专家对地下水管理进言[N];中国水利报;2003年

6 记者 赵应繁;武汉市有了地下水管理办法[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李贵宝;韩国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N];中国水利报;2006年

8 记者 秦延安;陕西地下水实行统一监管[N];中国水利报;2007年

9 史蒂芬·福斯特;亚洲地下水面临考验[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10 胡彩丽;武汉七类地区禁采地下水[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程卫国;变化条件下吉林西部地下水的模拟与管理[D];吉林大学;2015年

2 李平;地下水管理模型中互馈协变关系理论和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陈江;基于多指标体系的呼和浩特平原地下水可持续性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4 谢洪波;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及污染预警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吴彬;石河子市地下水系统演化规律与水环境效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6 张艳;干旱区地下水文生态安全评价信息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方晶晶;河北平原邯郸地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及迁移转化过程的多元素同位素及微生物(E.coli)示踪[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8 于福荣;含有协变量的地下水动态规划管理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艳竹;基于数值模拟的长期气候条件下华北平原地下水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张凯伦(Zhang Kellen);耦合地下水与主体模型的黑河水—经济交互作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利广杰;含有协变量的地下水管理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于向前;地下水安全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张芳;辽河油田地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婉珠;石家庄市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9年

7 李想;千烟洲试验区地下水中“三氮”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8 朱少霞;基于元数据的地下水数据共享技术实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廖梓龙;包头市地下水动态模拟与调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10 孙亚军;咸阳市地下水动态演变规律及生态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46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946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f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