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混凝土防渗墙变形与应力分布特性

发布时间:2018-08-06 17:41
【摘要】:以建于覆盖层上的土石坝为背景,对80m深覆盖层上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进行填筑和蓄水三维有限元数值精细模拟,采用非协调元模拟防渗墙单元以更精确地描述其弯曲变形模式.分析不同加载时段防渗墙的变形规律,并讨论墙体应力分布规律及其拉应力产生演化机理.结果表明:满蓄期,防渗墙岸坡附近的弯曲变形较大,是较危险部位,墙体下游侧的岸坡附近处于受拉状态.弯曲引起的墙体下游侧拉应力与下游墙面的夹角基本小于30°,且在下游墙面的投影偏向坝轴向.改善下游侧覆盖层土体特性能有效降低该区域的拉应力.研究成果可为深厚覆盖层中防渗墙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Abstract]:Taking the earth-rock dam built on the overburden as the background, the asphalt concrete core wall dam with 80 m deep overburden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ter storage was carried out. Non-conforming element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cutoff wall element to describe the bending deformation mode more accurately. The deformation law of impervious wall in different loading periods is analyzed,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law of wall and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ensile stres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full storage period, the bending deformation near the bank slope of the impermeable wall is large, which is a more dangerous part, and the slope near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wall is in a tension state. The angle between the lateral tension stress and the downstream wall surface caused by bending is less than 30 掳, and the projection in the downstream wall is inclined to the dam axial direction. Improving the soil properties of the downstream side overburde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ensile stress in this area.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the impervious wall in the deep overburden.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028,51279025)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2-0083)
【分类号】:TV22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军;古城水库混凝土防渗墙耐久性试验分析[J];西北水电;2003年01期

2 刘峰,王宝文,王立武;多头钻槽法建造混凝土防渗墙[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06期

3 罗伟峰;地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法示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年04期

4 李华欣;张延成;;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应用施工[J];吉林水利;2006年S1期

5 刘文胜;;混凝土防渗墙造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J];大坝与安全;2007年06期

6 张石彦;蒋福喜;;混凝土防渗墙的常用施工技术及实际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9期

7 朱海强;;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水电站工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0年03期

8 王俊;;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导管堵塞的原因及预防[J];发展;2010年08期

9 张爱羚;;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4期

10 王满莹;孙洪亮;;浅谈混凝土防渗墙工程施工[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玉飞;马志富;;混凝土防渗墙渗漏分析与应对[A];2013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第12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耿石民;佘建国;;庆50型锯槽机建造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工艺[A];堤防及病险水库垂直防渗技术论文集[C];2000年

3 刘彭江;范伟;;混凝土防渗墙观测仪器安装埋设技术[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4 潘昆;郝学军;王朝星;;关于混凝土防渗墙若干问题之我见[A];第八次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龚木金;;混凝土防渗墙在云南病险水库加固中的应用[A];2002年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吴广安;毛建伟;;接头管法在大厚度混凝土防渗墙工程中的应用[A];2013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第12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胡国良;;有关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常见问题的探讨[A];2014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邢松江;陈光国;;在砂砾石坝体中建造深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9 梁真;;绿茵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10 翟昆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新技术[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何北;国内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及质量检测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6年

2 季宁 兰卿良;探寻“世界第一墙”的检测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6年

3 夏仲平 王萍;为病险水库“对症下药”[N];人民长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云峰;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控制及检测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玉国;复杂地层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晓燕;悬挂式混凝土防渗墙深度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景龙;混凝土防渗墙在土石坝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李园园;日照水库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加固反馈分析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5 滕彦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李国强;混凝土防渗墙在西苇水库防渗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范亦农;苗家坝水电站施工组织管理及坝料开采爆破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68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168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3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