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管道压力与水深对黏性泥沙起动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12 14:41
【摘要】:有压管道中固结黏性泥沙起动试验的结果虽然能在明渠中推广,但在实际的压力管流和明渠流中,影响黏性泥沙起动的因素却不同。为更深入地研究黏性泥沙在明渠与管道中起动的异同,探究压力管道及水深因素对黏性泥沙起动的影响,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出发推导出了黏性泥沙起动底部作用流速公式,但泥沙起动时底部流速较难测得,一般在实际生产和研究中用断面平均流速或起动切应力作为研究指标。将有压管道和明渠流的流速分布引入,确定了两种情况下起动作用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推导出起动流速公式与起动切应力公式,对公式拟合验证后得出结论:有压管道中,在泥沙淤积固结初期,黏结力对黏性泥沙的起动影响不显著,阻碍黏性泥沙起动的主要因素为管道压力,在后期,黏性泥沙黏结力增强,对其起动的影响增大。在明渠大水深条件下,相对水深变化小,不是影响黏性泥沙起动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明渠水槽试验中,相对水深对黏性泥沙起动的影响表现较为显著。在明渠中,水深的增大改变了微团所受薄膜水附加压力,起动流速和起动切应力随水深的增大而增大。
[Abstract]:Although the results of incipient tests of consolidated cohesive sediment in pressurized pipes can be generalized in open channels, the factors affecting incipient motion of cohesive sediment are different in actual pressure pipes and open channel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orce analysis, the formula of starting bottom velocity of viscous sediment is deduced.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starting bottom velocity of viscous sedi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on velocity and the average cross-section velocity is deduced. The formula of starting velocity and the formula of starting shear stress are deduced and verifi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hesive forc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art-up of cohesive sediment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sedimentation and consolidation in pressurized pipelines. In open channel, the change of relative depth is small, which is not the main reason to affect the incipient motion of viscous sediment. However, in open channel flume test, the effect of relative depth on incipient motion of viscous sediment is more significant. In open channel, the increase of water depth changes the film of micro-aggregates. Water additional pressure, starting velocity and starting shear stres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depth.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旱涝急转发生机理与减灾方法研究”(51339004)
【分类号】:TV1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嵘,呼和敖德;各向同性均匀湍流近壁结构及泥沙起动[J];海洋工程;2003年03期

2 曹祖德,孔令双,焦桂英;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起动[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3期

3 何文社,曹叔尤,雷孝章,刘兴年;泥沙起动条件的非线性理论[J];水利学报;2004年01期

4 谢立全;于玉贞;;渗流作用下的岸坡泥沙起动条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5 黄德法;王韦;余挺;赵伟;;河道模型中泥沙起动粒径公式的比较和验证[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6 王军;谈广鸣;舒彩文;;淤积固结条件下粘性细泥沙起动冲刷研究综述[J];泥沙研究;2008年03期

7 张尚;丁磊;潘惠;陈杨;刘伟;;一种泥沙起动观测仪的研制[J];山西水利科技;2013年01期

8 郑兆珍,王尚毅;散粒体泥沙起动条件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62年00期

9 唐存本;;泥沙起动规律[J];水利学报;1963年02期

10 唐存本;;泥沙起动墢律[J];水利学报;196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兰丁;;泥沙起动规律浅析[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2 聂锐华;刘兴年;曹叔尤;黄尔;;无粘性泥沙起动条件对比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亮;何建新;侯杰;杨力行;;点源渗流作用下泥沙起动试验研究[A];首届干旱半干旱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保护论坛论文选编[C];2013年

4 赵旭东;梁书秀;孙昭晨;;基于OpenGL的波流耦合作用下海域泥沙起动判断系统的建立[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徐俊林;陈红勋;马峥;;明渠流量的研究现状和进展[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6 汪世鹏;陈元清;宁廷俊;;三峡工程明渠渡汛期通航水力学观测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7 吴福生;姜树海;;含植物明渠的水动力学研究进展[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槐文信;徐治钢;杨中华;肖庆华;沈洁;;复式断面明渠流中水平射流数值模拟[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王贞涛;董庆铭;刘栋;;明渠流中翼型堰绕流流动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贺;明渠湍流特性及底沙输移规律[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丽颖;复杂流动下泥沙起动机理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袁观栋;粗颗粒泥沙起动规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荣克;磨蚀泥沙起动装置的研制与泥沙特性对磨蚀影响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张春艳;细粒土剪切界面摩擦力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夏令;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起动及海底管线周围局部冲刷[D];浙江大学;2006年

6 马利军;风成浪作用下近底水流流动特性及底泥运动规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马子普;三种特殊过水断面特征水深计算方法与非粘性单颗粒泥沙起动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振昌;明渠弯道水流数值模拟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9 张芳芳;梯形复式断面引水明渠水流运动规律及闭闸期闸前泥沙淤积速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刘斌;有植物明渠阻力特性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79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179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3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