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移质输沙对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的影响
[Abstract]:Ladder-deep pool system is a kind of river bed structure form on mountain rivers,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stabilizing river bed and reducing energy dissipation. The bed load movement affects the flow structure and the river bed shape, thus affecting the energy dissip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tepped-deep pool system. A stepped deep pool system was constructed in the fiel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and sand on the flow field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stepped deep pool system were studied by artificial Gaza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d load motion slightly increases the turbulence on the ladder and weakens the turbulence in the deep pool, thus reducing the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of the stepped deep pool system. The enhancement of bed load movement changes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of water flow, and the additional effect of energy dissipation makes the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stepped-deep pool structure lower and the deep pool silt buried.
【作者单位】: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基金】: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7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547112)~~
【分类号】:TV135;TV1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以喜;东江潮汐河口推移质运动的研究[J];泥沙研究;1989年04期
2 周济福;推移质输沙量的计算及其应用[J];力学与实践;2000年06期
3 张之湘,惠仕兵,沈焕荣,刘兴年,李昌志;宽级配卵石推移质输移随机过程的分维研究[J];泥沙研究;2000年04期
4 韩其为;推移质中的几个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水利;2004年18期
5 白玉川;徐海珏;许栋;Chiu-on NG;;推移质运动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年07期
6 唐立模;王兴奎;;推移质颗粒平均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8年08期
7 封光寅;李龙国;朗理民;郭焕林;董道琦;徐新雪;;丹江口水库库尾推移质运动及冲淤变化研究[J];人民黄河;2008年10期
8 韩其为;;三峡水库推移质数量分析及淤积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8期
9 长江;;“金沙江下游推移质沙量调查与模型试验”验收会在京召开[J];人民长江;2009年21期
10 王艳华;程小兵;乐培九;;推移质级配的确定方法[J];泥沙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第5章 推移质[A];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C];2010年
2 朱鉴远;;长江上游床沙变化和卵砾石推移质输移研究[A];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C];2010年
3 张绪进;赵世强;;非均匀推移质级配的初步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4 刘德春;陈新益;;三峡入库推移质输沙特性变化及其原因[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何文社;曹叔尤;戴会超;袁杰;;推移质输移特性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王艳平;张俊华;李书霞;;畛河推移质输沙量预估计算[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李志晶;曹志先;胡鹏;Gareth Pender;;推移质饱和与非饱和数学模型比较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绪进;陈远信;;卵石河槽床沙与推移质的交换厚度[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9 刘同宦;郭炜;范北林;;白鹤滩水电站推移质输移水槽试验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朱鉴远;;推悬比估算[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志晶;推移质非饱和输移基本规律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王玉海;波或流作用下高强度非粘性推移质输运规律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6年
3 范念念;从单颗粒受力到群体运动特征的推移质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4 余国安;河床结构对推移质运动及下切河流影响的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胡鹏;冲积河流多重时间尺度理论与数学模拟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龙;粗化床面上细颗粒推移质运动规律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2 王大志;长江口非均匀推移质输移及其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2年
3 季飞;长江感潮河段推移质输沙初析[D];河海大学;2007年
4 颜雪丽;推移质动床模拟模型沙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5 沈颖;滚动推移质运动的统计规律[D];天津大学;2014年
6 惠晓晓;金沙江下游干支流推移质输移特性与估算方法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0年
7 陈有华;推移质泥沙运动理论模型及运动过程计算[D];天津大学;2009年
8 邵凯;浑水中非均匀推移质输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愈;山区河流卵石推移质强冲刷输移特性试验研究[D];长江科学院;2009年
10 刘明潇;颗粒非均匀度对推移质输移的影响[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25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22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