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中国城市水资源系统效率实证研究——基于网络BAM模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13 14:09
【摘要】:现有关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水资源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和综合利用方面,而对城市水务业效率这一越来越重要的问题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运用网络BAM模型测度我国2 9个省、市、自治区在2003-2014年间的城市水资源系统效率,发现我国城市水资源系统效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从空间维度看,生产阶段效率呈现"东-中-西"依次下降趋势,东部地区城市在综合效率、生产阶段和污水处理阶段的表现均优于中部和西部城市,西部的综合效率和污水处理阶段效率高于中部;从时间维度看,在2003-2014年间,我国城市水资源系统效率有下降趋势,投入无效率是水资源系统生产阶段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投入和合意产出的无效率是影响污水处理阶段效率的因素,COD和NH4-N存在较大减排空间。建议当局关注我国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区域差异,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并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水处理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Abstract]:The current research on water resources efficiency in China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is mainly focused on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but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ssue of urban water industry efficiency has been studied less and more deeply. The efficiency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system in 29 provinces, c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of China from 2003 to 2014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e network BAM model,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obvious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s in the efficiency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in China. From the spatial dimension,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stage shows a downward trend of "east, middle and wes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ities in eastern region is better than that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ities in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production stage and sewage treatment s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dimension, the efficiency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system in China has a downward trend from 2003 to 2014, and the inefficiency of inpu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 in production stage. The inefficiency of input and desired output is the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sewage treatment stage. There is great room for reducing the emission of COD and NH4-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uthor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system in China,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ntroduce advanced technolog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sewage treatment, an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城市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71473105,主持人:王兵)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环境管制、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项目编号:NCET-110856,主持人:王兵)
【分类号】:TV2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畅建霞,黄强,王义民,薛小杰;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灰色关联熵的水资源系统演化方向判别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2年11期

2 吴泽宁,王敬,赵南;水资源系统灰色风险计算模型[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3期

3 吴越;;浅议宏观经济水资源系统[J];河南水利;2003年06期

4 刘道祥;水资源系统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西北水电;2003年01期

5 金菊良,魏一鸣,丁晶,付强;水资源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探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6 王煊;田一梅;赵锋;王有栋;;水资源系统影响因子的结构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05年06期

7 王娟;马晓丽;;水资源系统调度研究进展[J];价值工程;2006年03期

8 张素珍;;水资源系统及其概念模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9 康永辉;王宝红;;线性规划法在水资源系统规划优化配置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年14期

10 张士锋;陈俊旭;华东;孟秀静;;水资源系统风险构成及其评价——以北京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范明元;李福林;黄继文;高树东;;潍坊市“自然—人工”耦合水资源系统适应性评估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王栋;史运良;王腊春;;试析长江三角洲水资源系统[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金菊良;魏一鸣;;加速遗传算法在水资源系统工程中的若干应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付建飞;王恩德;李维群;王毅;杨朝强;牛永效;;辽宁省水资源系统演变的初探[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黄f ;许文斌;郑建青;;多水源、多用户大型水资源系统优化模型研究[A];水资源配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于翠松;;山西省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价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香云;罗格平;章予舒;陈屹松;;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区水资源系统不确定性分析——基于Ⅲ型乘法频率曲线[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游进军;甘泓;王忠静;;分层水资源网络及其应用[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刘立军;赵红弟;楼越平;;舟山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分析[A];2010年海岛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义高委员:开挖西洞庭湖大运河为长江经济带补足资源[N];人民政协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伏广涛;模糊环境下水资源系统优化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于雪峰;工程模糊集理论在水资源系统中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礼兵;试验遗传算法研究及其在水资源系统问题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07年

4 韩晓军;可变模糊集理论在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庆国;水文水资源系统计算智能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6 李亚伟;水资源系统模糊决策、评价与预测方法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邹君;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科;气候变化对美国麻州水资源系统供水量影响风险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孙弘颜;长春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配置及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周宾;水资源系统“易”理论构建与SD仿真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婷;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精细化配置[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隋立春;张掖市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系统的动态耦合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朱长虹;基于多维临界调控理论的佳木斯市水资源优化配置[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磊;不确定条件下的水资源系统优化模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于艳青;用水总量约束下的区域水资源系统协调优化配置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张雨;基于发展度与协调度视角的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7 邓烈武;关于我国水资源系统效能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马静;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井锋;大连市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冬冬;北京市人口—水资源系统协调性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41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241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8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