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事故树—层次分析法相耦合的山洪灾害防御系统评价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09 20:30
【摘要】:为更好地防御山洪灾害,提高防御系统预警防范水平,采用事故树和层次分析法相耦合的方法,在进行了大量洪水调查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山洪灾害的影响因素。依据结构重要度和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层次分析法的各权重,对山洪灾害防御系统评分,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结论如下:(1)事故树—层次法相耦合分析进行山洪灾害防御系统综合评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相互弥补不足;(2)以乐清市山洪灾害防御系统为例,分析出各指标值和不足之处,评价结果为69.554,属于一般,接近于较好。防灾部门要合理规划沿河村落居民房屋选址,避免聚集在山洪危险区内,并与防御工程设施相协调,维修防洪标准较低的工程或兴建新的防洪工程,为进一步完善防御系统、减轻山洪灾害。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prevent mountain torrent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early warning and prevention of mountain torrents, the coupling method of accident tree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ountain torrents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floo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importance degree and expert scoring method, the weight of AHP is determin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mountain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is carried out.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mountain flood disaster defense system based on the coupling analysis of accident tree and hierarchy metho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which can make up for each other's shortcomings; (2) take the mountain flood disaster defense system of Leqing City as an exampl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69.554, which are general and close to good.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department should rationally plan the site selection of residents' houses in villages along the river, avoid gathering in mountain flood danger areas, and coordinate with defense engineering facilities to maintain projects with lower flood control standards or to build new flood prevention project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efense system. Reduce mountain torrents.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V87;X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乃义;科学规划 综合防治 有效减少山洪灾害[J];河北水利;2003年09期

2 ;山洪灾害小常识[J];中国减灾;2005年07期

3 袁本华;颜小红;周春苗;;新邵县“5.31”特大山洪灾害成因及其防治对策[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年02期

4 张硕辅;;湖南省“7·15”山洪灾害防御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6年23期

5 李兴华;李彰俊;韩芳;曹艳芳;;近50年内蒙古山洪灾害的规律及成因[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S1期

6 方云祥;关伟;王晓辉;;安徽省山洪灾害成因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01期

7 胡桂林;丘汀萌;;福建省长庆溪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实践[J];中国水利;2007年14期

8 沈斌;;小城镇山洪灾害的防治对策探析——以云南省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年08期

9 任洪玉;邹翔;张平仓;;我国山洪灾害成因分析[J];中国水利;2007年14期

10 仲志余;胡维忠;丁洪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J];中国水利;2007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苏峡;夏军;蔡强国;王随继;舒畅;郑超磊;;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山洪灾害预估与应对措施[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孙厚才;;中国山洪灾害研究现状综述[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3 张晓宏;刘敏;;内蒙古自治区山洪灾害防御初探[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4 李学辉;赵启明;陈爽;;大连市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A];水与水技术(第3辑)[C];2013年

5 李民菊;;对晋南中条山区“7.29”山洪灾害防御的思考[A];山西省第十一届青年优秀水利科技论文选集[C];2012年

6 王树峰;米玉华;;河北省山洪灾害特点及防治[A];中国首届城市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树峰;米玉华;;河北省山洪灾害特点及防治[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3防汛抗旱减灾[C];2013年

8 吴学生;;山洪灾害防御系统预警指标的确立方法探讨[A];水与水技术(第3辑)[C];2013年

9 张平仓;;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姬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爱辉区防汛体系中应用[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3防汛抗旱减灾[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聂建春;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N];安徽日报;2007年

2 记者 王鑫;国家防总召开部分省(市、区)防御山洪灾害座谈会[N];中国水利报;2002年

3 通讯员 闫靖靖;陕西全力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王剑;陕西全力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N];黄河报;2010年

5 通讯员 吴泽坤;宁强山洪灾害防御试点建设通过国家验收[N];汉中日报;2010年

6 宗禾;河南下达山洪灾害补助资金1.3亿元[N];中国财经报;2011年

7 本报通讯员 邹开国 尹小东;让群众远离山洪灾害[N];中国水利报;2012年

8 董英 记者 贾红路;我省加快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N];黑龙江日报;2012年

9 记者 宋振峰;全省80个县完成山洪灾害预警工程建设[N];甘肃日报;2013年

10 记者 何静;年内我区将基本建成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防治体系[N];西藏日报(汉);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效雨;重庆市山洪灾害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鑫W,

本文编号:2260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260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d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