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岩水电站大坝混凝土微震监测有效事件提取方法与技术
[Abstract]:The difficulty of analyzing and processing the monitoring data of concrete micromotion in Guanyinyan Hydropower Station is that the construction interference is heavy and the noise events are many in the monitoring are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eismic events in the three-point bending failure test of RCC beams (models),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ypical noise events in the monitoring process of dam concrete microearthquakes and microseismic events of concrete (model), and puts forward "two sieving". A classification of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dam concret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process of effective events." The first method is to screen periodic noise events and strip noise events. The waveform envelope cross-correlation method is used to classify the events after screening and extract the effective ev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of "two sieving, one classification" can be used to deal with the original data of concret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of Guanyinyan Hydropower Statio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nd to extract effective events automatically. It provides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am concrete crack.
【作者单位】: 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TV544;TV69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查尔伍德;朱晓红;;大坝和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的化学膨胀[J];水利水电快报;2009年02期
2 马君寿;大坝的观测与监视[J];大坝与安全;1988年02期
3 陈益民,林震,张洪涛;大坝混凝土高性能化的材料学问题[J];硅酸盐学报;2000年S1期
4 刘志辉,许志宏;江垭大坝混凝土生产与管理简介[J];人民长江;2000年02期
5 马秀峰,熊冲玮;湖塘水库大坝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及分析[J];江西水利科技;2001年S1期
6 杜德进,张为民,张秀丽,陈昌林;风险评估在丰满水电站大坝的应用研究[J];大坝与安全;2002年06期
7 戴会超,周厚贵;三峡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方案及工艺研究[J];中国三峡建设;2002年07期
8 陈鉴;李贵兴;何树平;王媛华;;右岸大坝混凝土施工掠影[J];中国三峡建设;2005年05期
9 ;2005年《大坝与安全》总目次[J];大坝与安全;2005年06期
10 郭文;;论某大坝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处理方法[J];广东科技;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前言[A];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和温度控制研究与进展[C];2009年
2 ;谭靖夷院士在“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与温度控制学术交流会”上的发言[A];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和温度控制研究与进展[C];2009年
3 陈改新;;大坝混凝土材料的研究进展[A];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和温度控制研究与进展[C];2009年
4 钱文勋;张燕迟;蔡跃波;丁建彤;;不同养护方式对掺粉煤灰大坝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A];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和温度控制研究与进展[C];2009年
5 杨正刚;徐波;韩道林;楼加丁;;声波穿透在大坝混凝土裂缝检测中的应用[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益民;林霞;张洪滔;范家俊;;三峡大坝混凝土的组成、亚微结构和耐久性能的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张超然;;三峡大坝混凝土快速浇筑技术[A];湖北省水利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高;仲崇刚;钟才良;李强;;水电工程大坝裂缝成因初探[A];2008年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资料[C];2008年
9 孔祥芝;陈改新;纪国晋;;大坝混凝土渗透溶蚀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巍伟;佟艳辉;;大坝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与处理[A];水与水技术(第3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媛华;要永不停息地追求更高质量标准[N];中国电力报;2004年
2 记者 翟平国 通讯员 徐强国;巍巍大坝耸天山[N];中国电力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越;135,一个跨越历史的标记[N];中国质量报;2003年
4 李斌 特约记者 谢鸿宏;新纪录,诞生在第七级[N];人民武警报;2010年
5 通讯员 庞卡 逢贺;大峡谷里崛起的地标[N];中华建筑报;2011年
6 记者刘志伟;三峡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效益显著[N];科技日报;2002年
7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毕鹏飞 班静东;在前行中攻关 在攻关中前行[N];中国水利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友明 杨艳;大坝左岸垫座混凝土首仓开浇[N];凉山日报(汉);2008年
9 杨慎勤;二期大坝计算机模拟系统的开发应用[N];中国水利报;2001年
10 田宗伟;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国际领先[N];中国水利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洪钟;大坝动力系统的安全监控非线性分析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s,
本文编号:2264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26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