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水电站坝身沉冲沙系统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8-11-04 17:40
【摘要】:水电站沉沙池按常规大多布置在枢纽首部,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因此可将沉沙池同坝体相结合,以满足空间布置要求,而在此条件下对沉沙池的沉冲沙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模型试验发现了某水电站坝身式沉沙和冲沙系统设计中的水力学问题,提出了裁弯取直、加分流墩、增加整流池以及改变冲沙方式等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沉沙和冲沙两种工况下沉沙池内的水流流态、断面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沉沙池优化后,沉沙和冲沙效果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优化后的沉沙池在沉沙工况时其内水流流速较小、分布更加均匀,便于泥沙沉降,冲沙工况下水流能够集中在冲沙底孔进入沉沙池,水流流速较大,可以顺利将泥沙冲出沉沙池。
[Abstract]:Sediment ponds of hydropower stations are usually arranged at the head of the hub.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opographic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sedimentation ponds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dam bod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patial arrangement. Under this condition, a higher requirement is put forward for the effect of sediment sink. The hydraulic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sediment sinking and sand washing system of a hydropower station dam are found through model tests, and som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cutting and bending straightening, adding shunt piers, increasing rectifier pool and changing the way of sand flushing, etc. The model test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 state and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the section in the sediment tank under the two working conditions of sediment subsidence and scour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dimentation and scouring effects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fter the sediment sink is optimized. The flow velocity of the optimized sedimentation tank is smaller and more uniform,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sediment sediment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nd washing, the flow can be concentrated in the bottom hole of the scouring sand, and the flow velocity is higher. The sediment can be washed out of the sediment pool.
【作者单位】: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密歇根州立大学;
【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9091,51209154)
【分类号】:TV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戴文鸿;甘珑;冯逸君;陶国武;贾国新;;基于一维水沙模型的水库冲沙方式优化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年02期

2 王永桂;张万顺;郑晓燕;唐毅;吴静;;钱塘江沉沙池水沙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年06期

3 夏鹏飞;;燕尾挑坎溢洪道三维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年06期

4 张军;侍克斌;高亚平;王进;;圆中环沉沙排沙池流速分布规律试验[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5年03期

5 陈彩旭;仵峰;宰松梅;徐建新;牛文超;;沉沙池水力特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6 田艳;张根广;秦子鹏;;厢式沉沙池进口优化试验及流场三维数值模拟[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年08期

7 杨忠超;刁明军;邓军;;高水头大流量泄洪隧洞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2期

8 华根福;刘焕芳;汤骅;宗全利;高先刚;;沉沙池中水流流态的数值模拟[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鹏飞;;溢洪道掺气设施和挑坎体型模型试验[J];陕西水利;2017年04期

2 刘冲;张宗孝;陈小威;;泄洪洞扭曲型挑坎数值模拟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3 刘德伟;李连侠;廖华胜;李秋林;;水电站坝身沉冲沙系统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年05期

4 陶洪飞;马英杰;洪明;付秋萍;赵经华;马亮;郑文强;万易东;;初始浑水含沙量对沉淀池中流速分布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7年04期

5 陶洪飞;杨海华;马英杰;戚印鑫;耿凡坤;滕晓静;刘亚丽;;流量对河水滴灌重力沉沙过滤池内流速分布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6 何静林;温东辉;高波;;杭州萧山区饮用水源地铁污染评价及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7年01期

7 李顺涛;耿波;向媛;程永光;;沉沙池冲沙过程CFD模拟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6年11期

8 刘增强;郭莉莉;董甲甲;王陆;;厄瓜多尔CCS水电站沉砂池BIM应用[J];河南科技;2016年19期

9 刘斌;刁明军;赵静;赵晶;;溢洪道贴角斜挑坎挑流水舌水力特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10 杨真;侍克斌;;圆中环沉沙排沙池泥沙水力计算方法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侍克斌;高亚平;王进;;中心出水环高对圆中环沉沙排沙池流速分布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年10期

2 张军;侍克斌;高亚平;王进;;“圆中环”沉沙排沙池浑水沉沙特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3期

3 武彩萍;刘岗森;张国来;王嘉仪;;水电站沉沙池沉沙工况水力特性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年01期

4 田艳;张根广;秦子鹏;;厢式沉沙池进口优化试验及流场三维数值模拟[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年08期

5 薛宏程;刁明军;岳书波;徐兰兰;;溢洪道出口斜切型挑坎挑射水舌三维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13年06期

6 阮师;李光炽;;水文水力学耦合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年06期

7 魏炳乾;刘洋;孟文强;王正娥;;沉沙池沉沙效果的平面二维数值模拟[J];自然灾害学报;2013年02期

8 洪振国;;沉沙池几种计算方法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年01期

9 华根福;刘焕芳;;调流墙对微灌用沉沙池水流流态的影响分析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年10期

10 王仁龙;;水利工程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分析与验证[J];人民黄河;201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达;黄本胜;廖华胜;张延忠;;复杂冲沙廊道系统最优运行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J];水利学报;2013年09期

2 孙三祥;高孟理;武金明;;斗槽分流冲沙原理分析[J];泥沙研究;2006年03期

3 李久林;兰州西固水厂下游斗槽水力冲沙条件的论证[J];给水排水;2001年06期

4 让·皮埃尔·布夏尔 ,周静贤 ;冲沙管理的最优化方法及其影响预测[J];水利水电快报;2003年20期

5 刘达;李连侠;黄本胜;廖华胜;张延忠;;电站取水口复杂冲沙廊道系统运行方式优化的试验研究——以大渡河龙头石水电站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周建军;三峡引航道冲沙方案研究[J];水利学报;1999年10期

7 海森;李军伟;霍建中;;对柳洪水电站泄洪冲沙措施及运行方式的探讨[J];水电站设计;2009年04期

8 陈忠儒;;三峡水利枢纽航道冲沙建筑物模型试验研究[J];湖北水力发电;1993年02期

9 黄根生;论水槽子水库的清淤[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周建军;三峡工程引航道冲沙流量的合理规模[J];泥沙研究;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贺新;;戈兰滩水电站工程取消冲沙洞专题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张绪进;尹崇清;刘亚辉;;通口水电站冲沙底孔廊道压力和消能问题的试验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本文编号:2310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310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