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水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与分析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water bearing capacity in Hanzhong City and reflect the safety degree of water area ut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area in Hanzhong City wa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seek way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2001 to 2013,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Hanzhong City was in a safe state as a whole, and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of Hantai was 0.56, which was basically safe, and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of other counties was less than 0.50. In a safe state.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of Ningqiang, Luoyang, Zhenba, Liuba and Foping counties is less than 0.10, and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of Yangxian County, Xixiang County and Mian County is 0.20 ~ 0.30.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of Nanzheng County is 0.30g 0.40, and that of Chenggu County is 0.400.50. However,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is increasing,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s decreasing, and the degree of safety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he planning of fishery production in the next step. To enhance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area,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water source and strengthen the water area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作者单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田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31B01)
【分类号】:TV213.4;X1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波,洪绂曾,龙瑞军;区域生态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述评[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高鹭;张宏业;;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4 刘杰;;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述评[J];农业与技术;2008年03期
5 王书转;;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探析[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9年05期
6 周红艺;李辉霞;;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评述[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芬;毛洪伟;夏春海;韩青苗;呼静;曹晓昌;;资源型城镇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攀枝花市盐边县为例[J];生态经济;2011年05期
8 董殿波;;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9 胡毅诏;;生态承载力理论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06期
10 向芸芸;蒙吉军;;生态承载力研究和应用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丰先;秦耀辰;张金萍;张丽君;;河南省综合生态承载力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孝德;;太子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3 齐迪;张万顺;幸娅;杨寅群;;基于隶属度的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价与应用[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4 翁异静;邓群钊;;赣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系统仿真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8系统工程方法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C];2014年
5 张富刚;刘彦随;;“生态省”目标导向下城乡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估——以海南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柳德江;张琳莉;;基于生态足迹的玉溪市生态承载力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陈琛;程文;吴小琴;马霞;;太子河流域鞍山段水生态承载力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8 何慧;彭虹;杨寅群;刘晓丽;;太湖典型区水生态承载力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9 王忠臣;蔡春霞;孙汉坤;尤杨;梅硕;;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建设项目环评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某石煤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为例[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10 游广永;邹长新;;基于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区域合理人口容量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采访人 本报见习记者 何蓓琦;生态承载力是合理消费判断标准[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蔡新华 见习记者 刘静;上海生态承载力面临挑战[N];中国环境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郭泽莉;城市风道 治霾良策咋落实?[N];中国花卉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刘红薇 通讯员 贾同温 高金;用“讲懂守”活动推动保定绿色崛起[N];保定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军;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尺度效应与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韦晓宏;可持续经济发展视野中的生态承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鲁丰先;河南省综合生态承载力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刘予胜;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力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5 张约翰;长吉都市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6 刘婷婷;金沙江上游流域生态承载力及人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钟华;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王双玲;基于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9 熊春梅;西南生态敏感区与生态承载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沈琪;崇明生态岛建设空间决策支持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元利;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武安市生态承载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庞瑛;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承载力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蔡广哲;湖州市生态系统格局与生态承载力演化遥感评价(2000-2014年)[D];浙江大学;2015年
4 杜军;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石羊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算[D];兰州大学;2012年
5 黄静;典型喀斯特峰丛峡谷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6 徐献献;基于指标体系法的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清臣;基于长时序遥感影像的伊金霍洛旗生态承载力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许春花;荷泽市生态承载力及其提升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郑雪;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呼和浩特市生态承载力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娇凤;港口生态承载力复合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27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327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