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雨洪管理的“青岛小镇”浅山区冲沟公共绿地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19-04-13 10:15
【摘要】:在我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下,浅山区作为一种宝贵的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面临巨大的开发压力。浅山区的冲沟地貌作为城市边缘山地的常见地貌类型,在用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极易导致对场地原始地形地貌、水文过程及植被生态的干扰,从而引发水土流失问题,甚至引起地质灾害。雨洪管理方式的引入,可以将用地开发过程中扰动的水文进行收集、传输、下渗、调蓄,从而规避因开发对冲沟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以青岛小镇项目的冲沟公共绿地景观设计引出问题,通过理论研究与项目分析并行的方式,构建浅山区冲沟公共绿地的雨洪管理流程及结合相应技术设施营造景观的设计方法。本文简述了冲沟类型、分布特点及影响其发育的因子,总结出项目对冲沟保护与整治的原则,并指出了采用雨洪管理对冲沟地貌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笔者以雨洪管理的流程和方法为依据,优先明确了项目雨洪管理的设计目标,并通过对项目的现状条件的梳理,确定了相应的雨水径流控制技术设施,并通过量化计算出相应的设施规模。在以上雨洪管理的研究分析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对项目使用人群游线及空间需求的分析,将雨水径流的技术设施与使用人群的需求进行整合,形成具有景观效果的雨洪管理系统,最终营造一个具有安全、美观、富有趣味的冲沟公共绿地提供给各类使用人群。最后,本文对浅山区冲沟公共绿地这一特殊地貌特征用地开发的应对策略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浅山区开发的相关研究提供模式与方法。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high-speed urbanization in China, shallow mountain areas as a kind of valuable land resources,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resources are facing great pressure of development. The gully landform in shallow mountain area, as a common geomorphologic typ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n the edge of the city, is easy to cause disturbance to the original landform, hydrologic process and vegetation ecology in the process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thus causing the problem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t even causes geological disaster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rain and flood management, the disturbed hydrology in the process of land development can be collected, transmitted, infiltrated and stored, thus avoiding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n gully caused by exploi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gully public green space in Qingdao small town project leads to problems, and through the parallel way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oject analysis, The rain flood management process of the gully public green space in shallow mountain area 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landscape combin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facilities are constructed.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typ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ullies,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s of project protection and regulation for gullies, and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of using rain flood management to develop gully landforms. On this basis, based on the process and method of rain flood management, the author prioritizes the design objectives of rain flood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and through combing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e project,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facilities of Rain Water runoff control are determined. The scale of the corresponding facilities is calculated by quantificatio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results of rain flood management, this paper integrates the technical facilities of Rain Water runoff with the needs of the users,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vel line and space demand of the project users. The rain flood management system with landscape effect is formed, and finally a safe,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gully public green space is provided to all kinds of users. Fin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rategies and design metho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llow mountain gully public green space, which is a special geomorphologic fea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mode and method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shallow mountain area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5.12;TV21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建军;;深圳市雨洪资源利用方式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5期

2 罗红梅;车伍;李俊奇;张大玉;;新农村雨洪管理及利用适用技术体系[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7期

3 高永胜;伍远康;陶永格;;浙江省城市雨洪控制初步研究[J];中国水利;2010年17期

4 本刊编辑部;;2010年“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高级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3期

5 隆万容;王丽;吴越;;南方城市雨洪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对策探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7期

6 郭海娟;余竹;陈睿智;;住区雨洪收集利用浅谈[J];四川建筑;2010年06期

7 贾兴义;范正印;李林虎;;庆阳市雨洪径流集蓄利用的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1期

8 汉京超;王红武;张善发;刘燕;;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理念与实践[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6期

9 李明翰;邱慧;杨云峰;;师法自然 管理雨洪 让环境更美好[J];风景园林;2012年01期

10 赵晶;;城市化背景下的可持续雨洪管理[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旭;;澳大利亚城市土地开发雨洪管理及设计实例[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13:城市防洪排涝与雨洪利用[C];2012年

2 黄威文;白晶;;北京山区小流域自然雨洪调蓄系统维护的景观途径——以沙涧河梁家园支流流域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宋春刚;冯萃敏;;改良土壤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13:城市防洪排涝与雨洪利用[C];2012年

4 隆万容;;南方城市雨洪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对策探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林俊俸;;都市化小流域雨洪特点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城市防洪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6 殷学文;俞孔坚;李迪华;;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功能的影响[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4年

7 王志杰;;北京农村雨洪蓄集坑塘信息化建设构想[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3防汛抗旱减灾[C];2013年

8 刘林霞;;对湖北省雨洪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考[A];第三届湖北省科技论坛气象分论坛暨2005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5年

9 陈楠;万艳华;;基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武汉市雨洪调控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C];2012年

10 马洪涛;张晓昕;王强;;基于模型的城市雨洪调蓄设施规划研究——以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泽莉;城市雨洪管理意识重于技术[N];中国花卉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颖春;城市雨洪防治管理政策近期有望出台[N];中国证券报;2012年

3 记者 张金芳;甘肃有力应对今夏局地多发雨洪灾害[N];中国水利报;2013年

4 记者 司马珂 通讯员 李路琪;建设雨洪示范区 独辟治污新路径[N];镇江日报;2014年

5 ;美推出四种非机械性雨洪管理措施[N];中国花卉报;2008年

6 章译 编译;美景观设计师积极推广雨洪管理理念[N];中国花卉报;2009年

7 刘云佳;暴雨考验雨洪控制之策[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郭泽莉;综合规划让雨洪管理更高效[N];中国花卉报;2012年

9 肖正华 邓琛琛 谌之潇;雨洪设施将成“标配”[N];中国建设报;2012年

10 刘旭;墨尔本的城市雨洪管理[N];东方早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涂向阳;基于生态环境需求的雨洪资源存储和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耿艳芬;城市雨洪的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杨青娟;基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马立山;水信息技术在城市雨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王世旭;基于MIKE FLOOD的济南市雨洪模拟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57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457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7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