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移民生计能力再造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8 12:40
【摘要】:以人均论,我国并不是一个资源丰裕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与水资源调配,使得我国修建了大量水利水电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在这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水利工程移民,这些移民属于非自愿移民;与自愿移民不同的是,他们由于社会介入而发生了居住地迁移行为。尽管国家在移民搬迁安置中做了相应规划,提出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政策目标,为移民准备了安置地,并对农村移民房屋及附属设施、耕园地等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但总的来看,水利工程移民在搬迁后由于其生计资本发生变动,具体来看就是人力资本失灵、社会资本中断,物资和自然资本损失,导致移民家庭生计发生脆弱性,并容易陷入次生贫困。移民前期安置补偿政策更多考虑移民所要付出物质和有形消耗成本,但没有充分考虑给移民带来的无形价值损失。无形价值中主要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损失,强化了移民生计脆弱性,同时弱化了移民可持续生计的能力。这一现象并非仅出现在中国水利工程移民身上,在其他国家生态移民、工程移民身上普遍存在,因此,世界银行著名移民研究专家Cemea(1988)指出非自愿移民会导致移民面临失去土地、失去工作、失去家园、向边缘地区搬迁、食品无保障、健康水平下降、丧失共同物质财产以及社会网络的破坏等风险,从而加大移民贫困的风险。 水利工程移民产生的贫困问题会造成移民群体不稳定,不仅对区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事业形成极大制约。正如潘家铮、陆佑楣院士在2004年“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的那样:“开发水电需要付出淹地和移民的代价……与淹地伴生且更难处理的问题是移民,移民工作十分复杂困难,做好水利工程移民搬迁是水电项目成败的关键”。基于此,联合国很早就将世界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贫困治理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是世界上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总数超过2300万人。由于移民以后靠安置为主,库区自然环境较差,普遍存在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其搬迁后安稳致富问题,一直受到国家关注,尤其是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动迁安置,将水利工程移民安稳致富和可持续生计问题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尽管国家对水利工程移民进行了前期安置与后期扶持,尽量保障移民家庭的非贫困化,但对水利工程移民来说,可持续生计问题仍然成为其贫困治理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水利工程移民生计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1)部分移民群众收入偏低,存在次生贫困风险;(2)安置区环境容量不足,移民缺乏可持续生计的资源;(3)缺乏劳动就业技能,转移就业存在困难;(4)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移民生产发展需求;(5)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功能不足。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水利工程移民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该群体如何实现可持续生计,即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移民的生计能力。 对于水利工程移民的可持续生计,国内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由于国内在生计研究方面缺乏对理论研究基础的探讨,导致目前在水利工程移民方面并没有形成深入的可持续的生计研究领域。尽管有学者针对移民贫困原因,根据生计分析框架,提出了生计能力再造这一研究思路,该思路将生计能力再形成看作是一个再造的过程,认为只有提高了移民的生计能力才能实现其的可持续生计。但是目前国内关于生计能力再造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术语提出与操作性解释上,没有继续深入的进行讨论,对其进行理论构建,这使得生计能力再造没有成为可持续生计中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研究范式,也使得生计能力的研究领域无法形成。进一步看,要对生计能力再造进行理论构建,需要对可行能力理论进行解析,而国内很少有人在理论上探讨该问题。于是,由于以可行能力为基础的能力方法没有被深入研究,便无法为生计能力再造理论构建提供必要的支撑。 本文基于对水利工程移民生计研究的关注,以及试图通过进一步推进生计能力再造这一研究思路,来建立一个较为明确的水利工程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以水利工程移民为研究对象,以其生计能力再造为切入点,以可行能力理论、产权理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为核心基础理论,通过对可行能力的解构,重新建构了生计能力再造,将其定义为:是一个由相关制度主导和社会组织介入进行要素传导的,以区域或社区为空间范围,以家庭为基础的,个人在新的生计环境下的适应和发展能力的形成及增长过程,其体现在外在功能性活动的变动上,并反映了由此引起的总体效用的增加。本文认为生计能力再造过程的核心是生计资本积累,以及其匹配性保障制度的完善过程。在理论建构基础上,本文对水利工程移民生计能力再造的实现机制与保障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以S水库移民生计能力再造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文献综述、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设定研究路线,选择研究方法,安排全文结构和内容。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根据研究需要,对复杂科学管理、可行能力理论、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三部分:水利工程移民生计能力再造的理论分析框架。本部分首先在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下提出了生计能力的概念,提出了实现水利工程移民可持续生计的方式是生计能力再造的思路。此后,通过将可行能力进行整体性解析,完成了对生计能力再造重新定义。在该定义基础上,指出了生计能力再造的内涵与外在基本类型。之后,本问题提出了生计能力再造的分析框架,分析了生计能力再造的影响因子及其相互间关系。最后,本文从生计能力再造的测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评价两方面介绍了,生计能力再造实证分析方式。 第四部分:水利工程移民资源获取能力再造研究。在上一章基础上,展开对水利工程移民获取能力再造的实现机理分析。首先,在人力资本的定义,特征的分析后,探讨了制度因子与基础设施构成的人力资本获取机理,其后在社会资本的定义、类型、特征的分析后,探讨了家庭、社会组织、社区与基础设施等因素所构成的社会资本的获取机理。 第五部分:水利工程移民就业能力再造研究。本部分探讨了就业能力的两个影响因素,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就业能力再造的影响,在人力资本部分,首先分析了人力资本转化为就业能力的教育、职业培训、就业迁移和医疗保障四个途径,其后从就业信息能力、就业择业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收益能力四方面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探讨了移民就业能力人力资本再造机理。在社会资本方面,首先从强弱关系、结构洞与社会资源三个方面与就业能力的关系,其次,从减少水利工程移民就业交易费用;增加水利工程移民就业概率;提高水利工程移民就业质量;影响水利工程移民就业转移的决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移民就业能力的社会资本再造机理。 第六部分:水利工程移民社会风险应对能力再造研究。本部分首先介绍了移民面临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三种社会风险,之后,通过引入脆弱性分析框架,分析了政策与社会组织在移民社会风险应对中的作用,构成了移民社会风险应对能力再造机理的分析思路。其后具体从移民政策与社会组织方面分析了,它们提高移民社会风险应对能力的方式。 第七部分:本部分以S水库的连续监测数据为例,对水库移民生计能力再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首先,介绍了S水库移民的生计现状;其次,对S水库移民的生计能力再造效果,使用隶属度模型进行了测量;最后,使用生产函数模型对S水库移民的生计能力再造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可行能力不再仅仅被看作成一组功能性活动的集合,其可以被解构为内涵有制度、环境、赋予资源和内生能力四个要素,以及生计能力转形成并向功能性活动转化两个动态过程的整体性能力概念,在这个整体性概念基础上,生计能力再造才能够被看作是一个能力形成与转化过程。 (2)对生计能力再造进行了理论建构。以可行能力理论为基础,生计能力再造被看作是一个由相关制度主导和社会组织介入进行要素传导的,以区域或社区为空间范围,以家庭为基础的,个人在新的生计环境下的适应和发展能力的形成及增长过程,其体现在外在功能性活动变动上,并反映了由此引起的总体效用的增加。这样,生计能力再造由于其外显的功能性活动特征,可以与福利直接联系起来,使这个概念变得可以进行测量。以产权为基础,生计能力再造过程,被看作是主体产权界定下的制度保障过程。 (3)分析了生计能力再造的实现机制。在分析中生计能力再造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制度因子、环境因子、家庭因子和环境因子,而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通过影响因子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角度,对资本获取能力再造、就业能力再造与社会风险应对能力再造的实现机理进行分析。 (4)实证研究了水利工程移民生计能力再造效果评价。水利工程移民生计能力有明显好转。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移民整体能力在搬迁安置后有明显改善,但仍处于0.4~0.5之间,尚未突破模糊状况达到能力较好水平,因此,改善库区移民能力状况仍任重道远。 (5)对水利工程移民生计能力再造影响因素相关进行了实证研究。 1)总体来说,年人均纯收入(总体的生计能力)受到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本对年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达到每增加1元的人力资本投入,会带来年人均纯收入0.3元的增长。 2)以非农活动为主的生计多样化能确保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单一生计活动的脆弱性和风险,减轻了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生态恢复和重建。在移民生活中引入非农活动,能够实现家庭内部经济的良性循环,因为来自非农活动的收入能支持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又能为其他家庭成员(如老人、妇女和儿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岗位。而该策略的实现要以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和金融资本的投入为条件。 3)加大教育性人力资本投入促进社会流动人力资本通过职业选择和就业能力影响社会流动,从而增强了个体谋取生计的能力”通过教育性人力资本的投资,年轻一代能成功地完成职业的非农转换,实现社会垂直流动,其谋生能力会大大增强,也可以减轻库区的人口压力。以职业转换为表现的社会流动使得移民在面临生存环境改变时有足够的能力抵御风险,实现生计的可持续性。但另一方面,投资教育的机会成本和风险也较高,一旦无法就业将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较大的影响。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DIF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图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2.4;F426.91
,
本文编号:2511591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DIF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图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2.4;F426.91
,
本文编号:2511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51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