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波流环境中垂向圆管射流三维运动和稀释过程模拟

发布时间:2019-08-06 11:47
【摘要】:采用大涡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波流环境中垂向圆管射流三维物质输运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波流共同作用下射流运动和稀释过程,并探讨了波浪对射流三维时均浓度特征的影响。数模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正确复演波流环境中射流速度和浓度沿水深分布的规律。引入了射流的三维浓度特征指标,即断面最小稀释度及其垂向位置和断面可视范围面积,发现随着波高或波周期的增大,波流环境中射流的断面可视范围面积逐渐增加,这说明波浪对射流的稀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图文】:

波流环境中垂向圆管射流三维运动和稀释过程模拟


瘾珊计览丛11m

波流环境中垂向圆管射流三维运动和稀释过程模拟,徐振山;陈永平;张长宽;《水科学进展》;2017年02期


268水科学进展第28卷上时均浓度沿水深分布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总体上两者的吻合程度可以接受。图2横流环境中射流不同下游断面上时均速度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Fig.2Comparisonbetweennumericalandexperimentalresultsofthejettime-averagedvelocitiesondifferentdownstreamsectionsinthecross-flowenvironment图4为波流环境中射流不同下游断面上20个波周期内时均水平和垂向速度沿水深分布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本模型可以正确预测射流在不同下游断面上的各速度分量沿水深变化规律,基本能够捕捉射流垂向速度在水深方向上两个峰值的位置和大小,仅在上侧的射流体和周围水体交界面处精度稍有偏低。图5为波流环境中射流不同下游断面上20个波周期内时均浓度沿水深分布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两者吻合较好,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下游断面上时均浓度沿水深出现两个峰值的特征。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07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6B13214)~~
【分类号】:TV1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廉闻宇,张福祥;真实火箭射流冲击流场中激波结构的实验研究[J];力学学报;1990年06期

2 闫大鹏,苗鹏程,王海林,贺安之;火箭燃气射流冲击埸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1年04期

3 阎大鹏,张健,王海林,苗鹏程,贺安之;莫尔偏折法及其在燃气射流冲击场中的应用[J];光学学报;1993年02期

4 ;液压射流冲击回转钻具研究试验动态[J];勘探技术;1973年03期

5 黄真理;浅水域中垂向纯射流的流动特征[J];水利学报;1992年09期

6 柳兆荣;共振射流及其在水力采煤中的应用[J];上海力学;1982年03期

7 崔杰;李世铭;黄超;姚熊亮;张阿漫;;射流冲击模型在水下爆炸实验中的应用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12年05期

8 唐川林;胡东;张凤华;蔡书鹏;;自振脉冲气液射流振动分析[J];力学学报;2013年04期

9 康灿;周亮;杨敏官;王育立;;嵌入中心体诱发空化射流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12期

10 谭晓茗,张靖周;自耦合射流冲击冷却的数值计算[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樊靖郁;张燕;王道增;;浅水环境中含污染物横向射流三维浓度分布特性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2 陈晓梅;张德明;靖崇龙;许建伟;周久兵;窦智宇;李志春;;微孔砂轮射流冲击内外冷却技术在钛合金磨削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康景隆;;射流冲击流化床快速冻结[A];第2届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文集[C];2004年

4 罗振兵;夏智勋;;合成射流技术—一种全新高效的流动控制技术[A];第十届全国分离流、旋涡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飞;水射流冲击瞬态动力特性及破岩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刘琦;气体壁面射流冲击下的气液界面行为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杜鹏;直旋混合射流流场特性及破岩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余业珍;突片激励射流传热和混合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李念;自耦合射流及其对主射流矢量偏转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安庆龙;低温喷雾射流冷却技术及其在钛合金机械加工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尹招琴;双射流汽车尾气流场超细颗粒的成核和凝并过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李德玉;基于低温气体环境冰粒即时制备及冰射流表面脱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9 周笑飞;井下发射过程燃气射流流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黄超;柱形装药气泡动态特性及射流冲击毁伤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浩;横向射流影响管内水流压力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刘华宁;战斗部射流冲击起爆与减敏规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文珂;喷嘴结构参数对自激脉冲空化射流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刘玉龙;自激吸气脉冲液气射流喷嘴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5年

5 梅雄;剧烈射流激扰室内沉积颗粒再悬浮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隆香花;高压气体微孔射流堆积粉料的破散性试验及参数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马若虚;粒子射流冲击钻井破岩装置喷嘴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郝海鹏;同心筒内气流特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9 杨玉超;射流脉冲三通振荡特性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刘广龙;转炉用聚合射流氧枪基础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23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523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