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设计反应谱特性对进水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
【图文】:
釱瘛F渲校?混凝土采用基于钝断裂带理论的弥散裂缝模型,钢筋采用双线性弹塑性模型。库水采用势流体单元,其中,库水表面采用自由面边界,库尾和其他临空面采用无限远边界。建模时,考虑了塔体左右侧及下游侧回填混凝土。根据泄洪洞结构布置图,不同高程基岩的风化程度不同,包括弱风化砂岩夹泥岩、微风化泥岩夹砂岩和未风化泥岩夹砂岩,对地基进行分层建模。回填混凝土和地基均采用3D-solid单元,并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模拟。坐标系选取:X轴为垂直水流方向,Y轴为顺水流方向,Z轴为竖直向上。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表1动态材料参数项目密度/kg·m-3泊松比弹性模量/GPa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DL5073—2000NB35047—2015DL5073—2000NB35047—2015DL5073—2000NB35047—2015混凝土C3024000.16739.045.026.024.02.62.4C2524000.16736.442.022.120.42.212.04C2024000.16733.1538.25C1524000.16728.6033.0钢筋78400.30210313.4MPa(屈服极限),ET=0.005E地基地基层125000.2653.0地基层225000.2655.0地基层326000.2407.5库水10002.2(体积模量)图1整体有限元模型模型中不同规范所规定各部位的动态材料参数如表1所列。启闭机房和高程860m以上塔身结构为C25混凝土,高程860m以下塔身结构和基础为C30混凝土,基础内部回填C20混凝土,基础外部回填C15混凝土。计算时,先对模型进行静力分析,以此为初始条件,进行重启动,继续动力分析。动力分析时采用Rayleigh阻尼。2.2进水塔的增量动力分析根据规范DL5073—2000和NB35057—2015中的不同规定,该工程的地震动设计反应谱如图2所示。根据规范DL5073—2000设计反应谱,在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数据库(PEER-NGA)?
地基层125000.2653.0地基层225000.2655.0地基层326000.2407.5库水10002.2(体积模量)图1整体有限元模型模型中不同规范所规定各部位的动态材料参数如表1所列。启闭机房和高程860m以上塔身结构为C25混凝土,高程860m以下塔身结构和基础为C30混凝土,基础内部回填C20混凝土,基础外部回填C15混凝土。计算时,先对模型进行静力分析,以此为初始条件,进行重启动,继续动力分析。动力分析时采用Rayleigh阻尼。2.2进水塔的增量动力分析根据规范DL5073—2000和NB35057—2015中的不同规定,该工程的地震动设计反应谱如图2所示。根据规范DL5073—2000设计反应谱,在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数据库(PEER-NGA)中选取了12条与本工程场地特性及设计反应谱匹配较好的实测地震动记录。另外增加了两条地震波,一是根据设计反应谱拟合的人工地震波,一是经典的KOYNA地震记录[12]。根据规范NB35057—2015设计反应谱在PEER-NGA中选取14条实测地震动记录。本文选取的地震记录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的对比如图3所示。图2本工程新老规范设计反应谱对比首先对每条地震记录按照比例法[13]进行调幅。调幅后地震记录的地面峰值加速度(PGA)逐渐增加,分别为0.1g,,0.2g,…,1.0g。对模型输入峰值加速度逐级递增的顺流向和垂直流向加速度时程,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直至计算不收敛。经过以上方案的计算,得到图4所示的进水塔各关键部位的IDA曲线簇。图4中,每一条IDA曲线都是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在特定地震动下的一次确定性响应。本文主要针对86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
【基金】: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CKWV2015215/K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909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K20170884)
【分类号】:TV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伯艳,褚志生;对水工建筑物设计反应谱的人工波合成[J];工程抗震;2002年03期
2 蔚成奋,刘丽娟,刘才俊;论水库进水塔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02期
3 张柏成,李同春;百色水电站进水塔抗震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年01期
4 游碧波,崔建伟,乐金朝;进水塔结构三维静动力有限元分析[J];隧道建设;2004年04期
5 吴强;;广西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渠首进水塔设计[J];人民珠江;2007年02期
6 白锋;;溪古水电站进水塔稳定分析[J];西北水电;2010年02期
7 程汉昆;赵宝友;马震岳;;岸塔式进水塔结构的抗震与稳定性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11期
8 祁勇峰;崔建华;谢晓玲;;缅甸高震区某进水塔抗震与稳定性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2年01期
9 赵海涛;骆勇军;王潘绣;岳春伟;;高耸钢筋混凝土进水塔结构抗震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10 ;辽宁省榛子岭水库掠影[J];东北水利水电;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厚群;;水工建筑物的场址设计反应谱[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2 祁勇峰;崔建华;谢晓玲;;复杂结构进水塔抗震与稳定性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3 吴佐国;张燎军;叶尚芳;李娟;李沛;;威远江泄洪洞独立进水塔结构抗震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4 乐成军;任旭华;邵勇;王海军;;水电站进水塔结构抗震设计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5 张子艳;任旭华;乐成军;刘爱环;;泸定水电站岸塔式进水塔结构动力响应分析[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3年
6 阎红梅;李效泉;张群波;;小浪底工程进水塔设计与施工[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7 张运良;谷玲;包莉;马艳晶;唐碧华;谷宁;;两河口水电站进水塔结构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8 沈凤生;李斌;刘海军;郝鸳;;小浪底水利枢纽3号发电塔的三维结构分析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申相水;李晨英;杨巧玲;党雪梅;刘亚丽;;小浪底工程孔板泄洪洞进水塔设计综述[A];水力发电工程与水工建筑物学术论文集[C];2000年
10 党雪梅;聂新宇;皇甫伟;;小浪底工程孔板泄洪洞进水塔竖向应力分析[A];水力发电工程与水工建筑物学术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晓东;强震作用下高耸进水塔损伤破坏机理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震;强震区高进水塔基岩远域能量逸散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剑雯;白鹤滩进水塔抗震数值分析及稳定性复核[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郑宏鸿;进水塔抗震数值计算及配筋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贺万莹;肯斯瓦特泄洪洞进水塔静动力分析及安全性评定[D];石河子大学;2014年
4 邢晨雄;小浪底浑水动床模型验证及进水塔前冲刷漏斗试验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5 张欣;小浪底枢纽进水塔前允许淤沙高程试验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6 赵金莹;进水塔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时程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谭杰骥;进水塔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孙文杰;水电站进水塔的抗震特性与稳定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萧;进水塔结构的抗震分析和稳定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黄虎;大型水电站分层进水塔静动力数值仿真[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0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55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