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口潮汐能现状及可利用量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1 23:27
【摘要】:海洋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对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潮汐能资源的勘查及评估工作,这是对潮汐电站建设至关重要的过程,而潮汐能计算模型以及计算方法的建立和研究对于潮汐能资源的科学准确评价和估算意义重大,也是目前潮汐能开发利用的难点和瓶颈,对于潮汐电站装机设计、工程投资及可行性研究等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引入海洋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模型(FVCOM),以乳山口潮汐电站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潮汐能现状及其可开发利用量进行系统评估,并且计算了不同水闸设置位置和水闸设置方式的潮汐能量变化,择优对比计算了乳山口潮汐电站的装机规模、年发电量、年发电小时等。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表明乳山口海区潮汐性质判别数在0.3674-0.3859之间,属于正规半日潮,M2、S2分潮都是由东南外海传入,分别向西南和西北传播,传播过程随着近岸水深逐渐变浅,振幅增加,等振幅线大致平行于岸线。潮波从东北开边界附近海域传至湾内,M2分潮迟角偏转约7°,振幅增加约0.075m,S2分潮迟角偏转约8°,振幅增加约0.022m,潮流运动的形式属于往复流。由于工程堤坝的阻挡,堤坝湾内、湾外两侧流速小,最大流速减小可高达30cm/s,并在堤坝开口处沿水道主轴向湾内形成一道急流,最大流速可达340cm/s;建坝后余流强度增大,湾口至东、西汊道分岔口处区域出现两个半径大致相等,旋转方向相反的涡旋。选湾口最窄处的琵琶岛沿线为坝址,乳山口潮汐能理论功率为4.28×104kW,年发电量为37500万度。通过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乳山口潮汐电站的装机容量控制在3万千瓦至5万千瓦之间,乳山口潮汐能的理论年可开发量为8436-10362万千瓦时之间。在确定方案布置的前提下,增大装机容量,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发电量,当装机容量超过4.5万千瓦时,增加的发电量并不显著。双向发电发电时间更长,但是发电量仅增加15%以下,增加效果并不明显。在考虑潮汐电站建设经济性的情况下,采用4万千瓦装机容量,并采取单向发电的方式,性价比较高,推荐可行,年发电量为8098万千瓦时,潮汐电站的建设对于潮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图文】:
图 2 6 水深地形、岸段划分及净输沙方向示意图 在乳山湾口两侧的岸段 IV 和岸段 V,净输沙方向均指向湾内,两岸段的净输沙量之和为 378×104m3/a,假设输运的泥沙均沉积在小青岛至乳山湾口之间的海域,则该海域的泥沙淤积速率约为 0.36m/a。但由于岸段 IV 西侧为基岩海岸,实际的净输沙量小于计算值;在岸段 V 东侧受地形的影响,实际净输沙量也小于计算值。
图 3 1 基本观测资料分布图 3.2 数值模拟为了系统计算乳山口海域的现状潮汐能和不同工程状况下的可开发利用的潮汐能,需要对该海域进行潮波数值模拟。利用数值模结果进行潮汐能系统评估,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现状工况下的高分辨率数值模型,在潮汐电站水工建设区域(乳山湾口)进行网格加密,分辨率达到 20m 以内; (2)搜集大量观测潮位、潮流数据,并且应用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保证模型模拟精度; (3)分析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计算不同时刻乳山湾口的潮流通量和潮能通量,,计算自然条件下乳山湾的潮汐能储量; (4)分析潮汐电站建设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在设计工况条件下,绘制实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743.3
本文编号:2575522
【图文】:
图 2 6 水深地形、岸段划分及净输沙方向示意图 在乳山湾口两侧的岸段 IV 和岸段 V,净输沙方向均指向湾内,两岸段的净输沙量之和为 378×104m3/a,假设输运的泥沙均沉积在小青岛至乳山湾口之间的海域,则该海域的泥沙淤积速率约为 0.36m/a。但由于岸段 IV 西侧为基岩海岸,实际的净输沙量小于计算值;在岸段 V 东侧受地形的影响,实际净输沙量也小于计算值。
图 3 1 基本观测资料分布图 3.2 数值模拟为了系统计算乳山口海域的现状潮汐能和不同工程状况下的可开发利用的潮汐能,需要对该海域进行潮波数值模拟。利用数值模结果进行潮汐能系统评估,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现状工况下的高分辨率数值模型,在潮汐电站水工建设区域(乳山湾口)进行网格加密,分辨率达到 20m 以内; (2)搜集大量观测潮位、潮流数据,并且应用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保证模型模拟精度; (3)分析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计算不同时刻乳山湾口的潮流通量和潮能通量,,计算自然条件下乳山湾的潮汐能储量; (4)分析潮汐电站建设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在设计工况条件下,绘制实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7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万涛,董文杰;计算地球流体力学的回顾、进展及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575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57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