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鱼类栖息地模型的洋河流域生态需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21:46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加速扩张,人类活动加剧,致使河流水生态系统受损和水资源流失的问题愈加凸出。河流生态流量的研究缺乏过程性研究,水生生物生活史与水文过程密切相关。而鱼类生活过程与河流水文节律休戚相关,对于河流生态流量目标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基于指示性生物来确定生态流量,推算出生态需水量能够较好的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洋河流域是永定河水系上游较大的支流,属人类强干扰区域,作为北京地区的主要水源地,水资源禀赋较差,人类社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忽视了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保护,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通过指示性生物对洋河流域开展生态需水研究,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恢复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野外原位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洋河流域鱼类群落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洋河流域优势鱼类物种,结合专家咨询的方法,识别出适宜确定生态流量目标值的土著型目标物种。基于栖息地法通过River 2D模型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根据模型模拟结果研究洋河流域的生态需水。研究表明:(1)与历史监测资料比较,洋河流域鱼类群落减少了4-6种,鱼类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从空间分布上看,洋河流域鱼类形成了两个群落类型:类群I主要分布在洋河流域上游山区,类群II主要分布在洋河流域山区-平原城区过渡区域和平原城市区域;需要在城市化和人类活动过程中,尽力减小对鱼类栖息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扰动。(2)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洋河流域生态流量研究的土著型目标物种拉氏渆和相应研究河段。基于水文数据、河道实测地形数据构建River 2D模型,结合拉氏渆的适宜性曲线,模拟5种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出口流量符合70%Q_(in)≤Q_(out)≤130%Q_(in)范围,说明模型模拟结果可靠,得到拉氏渆栖息地适宜性面积(Weighted Useable Area,WUA)。(3)以模拟得到最大栖息地适宜性面积WUA的对应流量,来设定洋河流域生态流量的目标值为1.6 m~3/s,推算出拉氏渆产卵敏感期的生态需水量为0.166亿m~3,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拉氏渆的生存环境,可以较好地恢复并保护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为洋河流域水生生物的恢复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保护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洋河流域属于强人类干扰区,水生生物退化严重,生态流量难以保障,在实际水文过程中无法时刻保证过水流量处于目标值状态,依据本研究模型模拟拉氏渆的Q-WUA曲线成果,建议以0.4 m~3/s-2.0 m~3/s作为洋河流域生物保障的适宜生态流量过程范围,对应的适宜生态需水量保障范围为0.041亿m~3-0.207亿m~3,为京津冀地区水生生物恢复、生态修复、河流生态流量及生态需水量制定提供关键依据。
【图文】:

技术路线图,鱼类,模型参数率定,指示性


技术路线图

洋河,地理位置,流域,区域概况


2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2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2.1 洋河流域概况2.1.1 地理位置洋河流域,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兴和县和山西省大同市的阳高县,,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是永定河水系较大的两源之一(图 2-1),属海河图 2-2)。流经怀安县、万全县、张家口市和宣化县,沿线接纳了洪塘河、清水河等,后经下花园区、涿鹿县、怀来县注入官厅水库[18],是官厅水库的主要水源。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21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志荣;张晓晓;田彦杰;;流域生态需水研究体系和计算方法[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2 柏菊;王辉;尚新红;;阜阳市生态需水保障研究[J];治淮;2016年01期

3 刘剑宇;张强;孙鹏;顾西辉;方朝阳;;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4 施文军;凌红波;;流域生态需水概念及估算方法评述[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年08期

5 毛熹;张杰豪;罗婷;梁心蓝;周俊宇;任文杰;;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综述[J];水资源研究;2017年03期

6 魏浪;夏霆;卞勋文;;梯级开发下乌江中上游生态需水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1期

7 陈敏建;;水循环生态效应与区域生态需水类型[J];水利学报;2007年03期

8 孔令健;;阜阳市河湖生态需水及保障措施研究[J];江淮水利科技;2019年04期

9 胡芳芳;;甘肃河西内陆地区生态需水分析与生态恢复[J];北京农业;2012年06期

10 王高旭;陈敏建;丰华丽;王立群;黄昌硕;;黄河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涛;陈晓宏;刘霞;汪丽娜;;河口生态需水研究进展[A];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杨柳;解建仓;张建龙;赵月望;;基于多目标的河流生态需水阈值研究[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3年

3 梁瑞驹;王芳;杨小柳;陈敏建;王浩;;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需水[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丽;董增川;丁大发;;生态需水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A];建设节水型社会与现代节水技术论文及有关材料选编集[C];2004年

5 张丽;李丽娟;;生态需水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李丽娟;;我国流域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杨胜天;王玉娟;吕涛;刘瑞禄;;喀斯特地区植被生态需水定额、定量研究——以贵州中部地区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8 王高旭;陈敏建;丰华丽;王立群;黄昌硕;;黄河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王高旭;李

本文编号:2633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633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9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