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影响下汉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供水优化调度研究
【图文】:
第二章 气候变化下汉江上游未来径流预测与趋势分析2.1 汉江上游区域概况汉江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支流,其发源地是秦岭的南麓,主要流经陕西省和湖北省,于武汉市汇入长江(亚洲最长河流),全长 1577km,流域面积约 15.9 万 km2。流域地处东经 106 ~115 ,北纬 30 ~35 ,属于东亚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904.1mm,其中上游约 800~1200mm,中游约 700~900mm,下游约900~1200mm,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水面蒸发在 900~1000mm 之间,多年平均气温12~16 C,极端最高气温在 40 C 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为-17~-10 C。本文用于汉江上游区域未来径流预测的水库坝址断面共有 5 个,分别是石泉、安康、潘口、黄龙滩和丹江口水库坝址断面,用于提供降水、气温等气象数据的气象站点共有 25 个。汉江上游水库坝址断面和气象站点位置如图 2.1 所示。
长 江 科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三水源新安江模型采用自由水蓄水库划分水源。自由水蓄水库设置两个出口其出流系数分别记为 KSS 和 KG,,产流量 R 进入自由水蓄水库内,通过两个出流系数和溢流的方式将产流量R划分为地面径流(RS)、壤中流(RSS)和地下径流(RG)。(4)汇流计算三水源新安江模型的流域汇流包括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坡地汇流阶段,经过水源划分的地面径流直接进入河网成为 TRS,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分别进入壤中流蓄水库和地下径流蓄水库成为 TRSS 和 TRG,三者相加即为河网总入流 TR;河网汇流阶段,采用无因次单位线法(UH)或滞后演算法得到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 Q。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流程图如图 2.4 所示,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主要参数及其取值范围如表 2.2 所示[95-96]。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697.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乐;徐斌;;三峡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增发电量分析[J];水力发电;2016年12期
2 胡挺;陈国庆;汪芸;王海;李晖;;长江干流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7年08期
3 左幸;马光文;徐刚;陶春华;;人工免疫系统在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中的应用[J];水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4 董子敖;阎建生;;计入径流时间空间相关关系的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的多层次法[J];水电能源科学;1987年01期
5 陈洋波;陈培根;;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的层次分析法[J];湖北水力发电;1989年01期
6 邵骏;范可旭;熊莹;邴建平;;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运用对径流影响的初步分析[J];水资源研究;2012年04期
7 姜瑾;张永永;;基于改进调度函数的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J];水力发电;2013年09期
8 艾学山;范文涛;王先甲;;梯级水库群运行模式及合作效益分配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9年03期
9 刘攀;郭生练;张文选;肖义;高仕春;;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函数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10 丁毅;傅巧萍;;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蓄水方式初步研究[J];人民长江;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颖;;万安上游梯级水库群汇流时间初步研究[A];2013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夏元康;杨延伟;;金沙江中游梯级水库群调度函数制定方法研究[A];梯级调度控制研究论丛——201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下册)[C];2014年
3 刘攀;郭生练;郭富强;刘心愿;;三峡梯级与清江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补偿机制研究[A];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原居林;练青平;郭爱环;宓国强;;瓯江梯级水库群建设对渔业资源的影响[A];第二届现代化海洋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贾江涛;翟桥柱;管晓宏;吴宏宇;李庆海;;有抽蓄机组的梯级水库群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士武;温进化;;多目标免疫遗传算法在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中的应用研究[A];2012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专刊[C];2012年
7 崔高仰;李晓东;杨周;李亲凯;黄俊;;筑坝拦截对嘉陵江梯级水库群水体碳、硫元素循环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8 李雨;郭生练;刘攀;李响;陈炯宏;;三峡和清江梯级水库群防洪联合优化调度研究[A];水系统与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第七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李善综;金占伟;王森;;梯级水库群分区控制条件下的短期调峰电量最大模型[A];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6年
10 杨梦迪;吕红;黄俊;崔高仰;李亲凯;易沅壁;李晓东;;筑坝拦截对乌江梯级水库群水体硫循环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钟诚;“梯级水库群全生命周期风险孕育机制与安全防控理论”项目启动[N];中国水利报;2013年
2 记者 都潇潇 通讯员 郝梦丹 张末;黄河安全度过年度凌汛期[N];中国水利报;2019年
3 记者 文艳 实习生 兀晓倩;抓好重点部位薄弱环节防汛[N];西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双虎;梯级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的理论与实践[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2 张锐;梯级水库群漫坝失事风险分析及其应急处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忠波;三峡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王赢;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慧峰;梯级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及多属性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田雨;长江上游复杂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周婷;水电站水库群调度优化及其效益评价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周研来;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运行方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9 喻杉;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陈芳;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明;气候变化影响下汉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供水优化调度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9年
2 胡瑞;基于调度知识经验的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王有香;梯级水库群及其泄洪设施防洪调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李冬;梯级水库群调度的优化蜂群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5 王媛;改进果蝇算法在梯级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中的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6 史亚军;白山丰满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王坤;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在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中的应用[D];南昌工程学院;2017年
8 李辉;红水河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冰;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及在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中的应用[D];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
10 童惠;梯级水库群水质及藻类监测和强制水体循环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03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0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