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导流墙条件下溢洪道泄槽弯道水动力特性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19:02
【摘要】:在弯道轴线设置导流墙来改善弯道水流条件是近些年来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有效的减少弯道横断面水面差,使弯道水流分布均匀,从而减小边墙高度,而且投资省,施工方便,因此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进行了不同的弯道半径(R=1200、1600、2000mm)、底坡(i=0.005、0.01、0.02)及流量(Q=50、100、150m~3/h)共27个方案的水力学实验。利用模型实验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设置导流墙后的弯道水深、流速及动水压强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分析了设置导流墙后,底坡、半径、流量对凹、凸岸水深及横断面最大水面差的影响,得出其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并经分析表明弯道水流为缓流时,最大水面差主要发生在弯道中间前后相邻断面,弯道水流为急流时最大水面差主要发生在弯道尾段。通过对最大水面差校正系数影响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到了导流墙条件下弯道横断面最大水面差校正系数计算公式。(2)分析弯道三维流速数据,得到了纵向流速、横向流速、紊动强度分别在缓流与急流、有导流墙与无导流墙条件下的沿程、横断面、垂线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底坡、半径对纵向流速和横向流速的影响发现,随着半径的增大或底坡的减小,纵向流速减小,横向流速重分布促进了水流从凹岸流向凸岸的趋势,减弱了水流从凸岸流向凹岸的趋势。因此,增大弯道半径、减小底坡可以平稳水流,减小弯道环流的影响。(3)通过动水压强分析发现,时均压强垂线分布遵循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计算水压力时,为了保证墙体结构安全,经综合考虑,凹、凸岸边墙及导流墙左、右两侧底端的时均压强宜分别取其静水压强的110%、120%、115%、115%。从脉动压强波形、强度、频域方面分析弯道边墙及底板的脉动压强特性发现,水流脉动过程属于平稳各态历经的随机过程,脉动压强及强度较小,水流脉动优势频率较小,属于低频振动,不会产生共振破坏。
【图文】:

技术路线图,导流墙,泄槽,弯道


图 1 技术路线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echnical route研究创新(1)得到导流墙条件下泄槽弯道最大水面差校正系数计算的经验公式,对校取值及适用范围进行补充。(2)全面地研究导流墙条件下泄槽弯道段水流的三维流速,弥补先前研究中的不足。(3)创新性地研究导流墙条件下泄槽弯道段动水压强特性,,为边墙及导流墙理论依据。

实验系统,电磁流量计


导流墙条件下溢洪道泄槽弯道水动力特性实验研究2 材料与方法设计与制作系统文实验在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工程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系统由地下水池、供水管道、电磁流量计、稳流栅、模型实验区、尾水池等 2 所示。其中,闸阀和电磁流量计用于控制和测量实验流量,模验模型和进行水深、流速等的测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13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青;黄细彬;;弯道急流冲击波计算方法及消减措施研究进展[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6年05期

2 王田田;常倩;张庆华;李树宁;翟兴涛;;导流墙对弯道横断面水面差影响实验[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年06期

3 张文静;李树宁;王春梅;张庆华;;溢洪道泄槽弯道段导流墙动水压力试验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年10期

4 徐建平;王月华;史斌;王斌;;青山水库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5年01期

5 戴文鸿;苗伟波;高嵩;张松;房树财;;弯道水流运动及床面变形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年03期

6 周星;杨校礼;高峰;;斜槛法在山区弯道河流消能设计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4年03期

7 李晋琴;吕宏兴;韩文霆;;U形渠道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J];节水灌溉;2014年01期

8 黄毅;;声学多普勒测流仪原理及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3年04期

9 宋丹青;;浅析水工建筑物中冲击波对正槽溢洪道泄槽的影响[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22期

10 周锡发;成应鹏;成红莲;谢龙;李洋;;中咀坡水电站溢洪道弯曲段改造设计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天松;异形消力池消能机理与脉动压强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李树宁;跌坎消力池水动力荷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覃闪;弯道水流对闸孔挑射泄流影响的研究[D];三峡大学;2015年

2 翟兴涛;溢洪道泄槽不同弯道条件与导流墙布置方案水流特性试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3 梁艳洁;弯道急流改善措施数值模拟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4 李博杰;溢洪道泄槽弯道段导流墙水力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代仲海;溢流式面板堆石坝坝体溢洪道泄流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银华;弯道急流的改善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张领护;溢洪道弯道急流冲击波消减技术措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03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03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a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