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渠保定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15:01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渠保定段从曲阳县城东南15km的燕赵镇起,于涿州市东城坊镇西北侧接入北京,共经保定地区9个县区。因其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的过渡地带上,沿线区域地形地貌跨度大、地质背景复杂、构造活动强烈,使得引水渠受到多种地质灾害的威胁。本文在收集相关资料、开展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完成了研究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本文的主要亮点如下:(1)在总结研究区所涵盖的六类地质灾害发育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两大类地质灾害分别建立评价体系进行危险性评价与分析:第一类为主要分布于山区的崩滑流地质灾害,包含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三类;第二类为主要分布于平原区的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包含地裂缝、地面塌陷与地面沉降三类。(2)详细阐述了评价指标间相关性关系的现实意义和数学表现,并通过CF-SO-PCA模型将评价指标量化为相互独立的低维高效计算指标。(3)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过程中,选取典型灾害点和非灾害点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样本,以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更加相近;采用交叉验证法来搜索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最佳参数,以使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达到最高。(4)在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的基础上,依据危险性不同,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定段引水渠进行了分段,确定了每一区段的重点防治地质灾害类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渠保定段沿线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5)采用FLO-2D对典型泥石流沟进行不同极端频率降雨条件下的危险性分析,并分析了其对沟口引水渠、京昆高速和下游村落的影响。
【图文】:

示意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渠,保定


图 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渠保定段分布位置示意图1.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1.2.1 我国地质灾害的类别与研究程度我国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貌种类繁多、构造活动复杂,具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基础[1],且部分地区存在极端降雨概率较大、地震活动活跃、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情况,使得地质灾害活动发生频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类,其中前三类主要发育在山区地带,后三类为主要发育于平原区地带。我国各类地质灾害的发育比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统计 2009 年至 2018 年(缺失 2016、2017 年)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中的数据得我国近十年间共发生地质灾害 108996 起,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发生平均数量如图 1-2 所示,其中滑坡平均每年发生 9474 年,占比 70.3%,崩塌每年发生 2517 起

统计图,地质灾害,平均数量,统计图


图 1-2 近十年来我国各类地质灾害发生平均数量统计图(单位:起)于崩滑流地质灾害,每年都有大量的专家学者进行调查研究(具体见后续比之下,关于平原区地质灾害的研究尚比较少。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一定程度的平原区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地面等灾害的出现不仅会给城市建设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影响,因此,对平原区地质灾害开展危险性评价与对山区地质灾害开展危具有重要的意义。地质灾害评价的相关概念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分为 3 个层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害风险评价[4]。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相当于国外的地质灾害敏感性(Susceptibility)评价,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68;P6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慧婷;许立青;李三忠;余珊;刘鑫;索艳慧;曹现志;赵淑娟;王鹏程;郭玲莉;戴黎明;;太行山东麓断裂带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及转换机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年04期

2 朱小龙;李玉龙;唐立强;张媛;;河北省保定地区“7·21”群发地质灾害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4年01期

3 卢全中;赵富坤;彭建兵;薄峰;;隐伏地裂缝破裂扩展研究综述[J];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06期

4 王涛;吴树仁;石菊松;李滨;辛鹏;;秦岭中部太白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估[J];地质通报;2013年12期

5 许娜;;保定地区50年来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6 牛瑞卿;彭令;叶润青;武雪玲;;基于粗糙集的支持向量机滑坡易发性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吴树仁;石菊松;张春山;王涛;;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初论[J];地质通报;2009年08期

8 张春山;孙炜锋;谭成轩;韩金良;何淑军;吴树仁;杨为民;王涛;张永双;石菊松;;四川汶川Ms8级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预测[J];地质通报;2009年08期

9 傅文杰;;GIS支持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滑坡危险性评价[J];地理科学;2008年06期

10 吕远强;林杜军;罗伟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704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04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