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何庄水库土石坝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0 20:11
【摘要】:我国华北地区修建的水库坝型以坝高较低的土石结构坝体为主,该区域地震带分布广泛,筑坝土料抗震能力差,对该区域土石坝进行抗震稳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土石坝抗震计算主要采用拟静力法,但该方法不仅未考虑筑坝土料的动力特性,而且不能直观的反映坝体的局部和整体破坏情况。为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土石坝抗震计算结果,本文采用非线性数值分析方法对何庄水库土石坝进行动力计算,模拟了坝体在不同强度地震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情况,从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两个方面对坝体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以加速度为核心对坝体非线性动力计算结果进行研究。非线性分析方法能够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坝体局部和整体破坏的影响,其模拟动力响应过程能更好的接近实际。动力计算结果表明:坝体的不同部位加速度反应不同,随着坝高增加,加速度值逐渐变大,加速度放大倍数随着输入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增大而减小,不同方向输入地震波的坝体加速度放大倍数基本一致;当输入较强地震荷载时(9度),坝体产生破坏使其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坝体内部的应力值改变;坝体震后的水平位移大于竖向位移,两者的位移量均随着坝高逐渐增加。(2)基于局部稳定性评价方法对震后坝体进行稳定分析。坝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会造成局部破坏影响大坝的整体稳定性。局稳定性评价内容包括:坝顶震陷计算、坝体单元抗震稳定计算、防渗体安全评价以及液化可能性判别。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输入较强地震荷载时(9度),坝顶震陷率超过相应安全评价指标,上、下游坝坡出现大范围单元抗震稳定安全系数小于1,防渗体产生贯通破坏,坝体和坝基未出现液化。综合考虑局部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坝体的局部破坏对坝体稳定产生了影响。(3)综合动力时程线法和动力等效值法计算结果对坝坡进行抗震安全评价。动力时程线法计算得到的坝坡抗震稳定安全系数反映了其随地震作用过程的动态变化,而动力等效值法计算得到的坝坡抗震稳定安全系数是地震作用总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当输入较强地震荷载时(9度),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上、下游坝坡抗震稳定安全系数均小于相应安全评价指标,坝体产生了滑动破坏。综合考虑两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便能够对坝坡抗震稳定性进行判断。
【图文】:

流动法则,库伦,摩尔,模型


图 2.2 摩尔库伦模型-用于定义流动法则的域.2.2 动力分析计算基本方程FLAC3D 动力分析模块(CONFIG dynamic)能够进行三维的完全动力分析,在进行分析过程中,采用的是完全非线性分析方法[52]。该方法能够与结构单元模型进行耦析,进而可以分析由于地面振动带来的土壤结构相互作用。完全非线性分析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对任意的非线性本构模型,其能够较好的赋值计算;(2)不同输入的地震波能够产生干涉和混合;(3)能够自动模拟出结构在载作用下产生的永久变形;(4)如果计算过程中采用了合理的塑性本构方程,其塑性与应力相关;(5)可以同时模拟 S 波和 P 波的传播,以及模拟二者耦合作用对模型结影响。FLAC3D 的原理[51]是求解运动方程,其动力计算可以采用任意的本构模型,因过求解运动方程可以得到合适的动力问题解答。动力计算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参数与

地质剖面图,水库库区,地质剖面图


图 3.1 何庄水库库区地质剖面图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本烈度为 VII 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 s,按 7 度设防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有关规定,确定场地土类型地类别属Ⅱ类,属于抗震一般地段。场地土层剪切波速范围值为 1步判定场地下部无液化土层。体断面参数库土石坝工程围坝总长 1500m,设计坝顶宽 6m,,坝顶高程 56.50 1:3,在高程 50.00m 处设马道宽 3.0m,马道以下至库底边坡 1:3下游坝坡设计坡比 1:3,现状地面高程 50.5 m~56.31m。防渗心墙坡比 1:1.8,心墙根部设防渗齿墙,齿墙底宽 1m,上下游边坡坡详见下图 3.2。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31;TV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桂玉;;浅谈土石坝料场规划的重要性[J];农家参谋;2019年15期

2 郑子祥;张秀丽;;土石坝事故与预防[J];大坝与安全;2019年03期

3 张淑玉;;闻喜县土石坝工程管理措施探讨[J];山西水利;2010年06期

4 邓苑苑;刘建军;张小燕;;土石坝工程渗流计算的理论发展及方法探析[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5 曾毓和;;水利水电土石坝工程情报网第3届全网大会在怀化市召开[J];广西水利水电;1992年01期

6 周典加;湖南省土石坝工程病险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水利水电技术;1987年09期

7 顾建国;;顶水灌浆法——介绍一种土石坝涵管止漏技术[J];水利天地;1987年03期

8 姜家骅;李建民;;利用反演法对土石坝进行加固除险设计[J];中国水利;1987年05期

9 钟家驹;;谈谈土石坝发展的特点[J];陕西水利;1987年05期

10 刘辉仕;;土石坝工程土石料调运最优方案的探讨[J];广西水利水电科技;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松滨;范穗兴;韩小妹;;土石坝工程设计与生态环境[A];水库大坝高质量建设与绿色发展——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2 李院生;;土石坝技术的实践与创新[A];云南省水利学会2018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年

3 刘瑛珍;;编后语——总结经验,取精用弘,提高土石坝工程技术水平[A];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超;陈立秋;张殿双;胡顺志;郑军;;土石坝工程基础处理设计[A];土石坝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5 郦能惠;沈珠江;;土石坝工程研究新进展[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姚立军;;病险土石坝整治问题的方法探讨[A];福建省第十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中;李华伟;孙业文;;新材料新技术在土石坝工程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刘云贵;;花岗岩风化砂料作为土石坝筑坝材料的探索[A];云南省水利学会2018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年

9 张宗亮;;土石坝工程设计与技术创新[A];中国水电100年(1910-2010)[C];2010年

10 陈洪天;;土石坝抗滑稳定分析的分项系数设计法[A];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分析及可靠度设计技术进展[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鄄城黄河河务局 王力 赵新生;浅谈土石坝工程现场施工管理[N];菏泽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婧;土石坝病险识别及溃坝风险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吕小龙;土石坝地震变形可靠度与震后坝体内部残余应变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陈淑婧;梯级土石坝连溃洪水计算模型及小岗剑堰塞湖反演分析[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8年

4 周江平;土石坝抗滑稳定性与砂层地基液化的可靠度理论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黄红女;土石坝安全测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6 李湛;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及抗震稳定性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阮光雄;土工结构有限单元法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东波;基于云理论的土石坝渗透特性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2 侯学飞;土石坝在地震作用前后静动力特征分析[D];吉林建筑大学;2019年

3 王旭;土石坝漫顶条件下纵向裂缝发展规律及坝体溃决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4 王学阳;何庄水库土石坝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D];济南大学;2019年

5 曾勇文;基于ANSYS-UPFs的土体常用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及其在土石坝计算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8年

6 张楚坪;T-TDR技术在土石坝渗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7 宗克强;土石坝施工期安全风险-成本风险综合评价[D];郑州大学;2019年

8 马洪图;基于ANSYS的阁山水库土石坝稳定性及渗流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9 刘锁;非线性比例边界有限元在土石坝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10 隋国栋;土石坝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本文编号:2706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06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9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