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AT模型的藉河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08:49
【摘要】:SWAT模型是一种具有很强物理基础的、连续时段的、流域尺度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径流泥沙模拟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藉河流域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本文基于SWAT模型,以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藉河流域的产流产沙进行模拟,这对于该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藉河流域的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及其规律进行分析,依据研究区域的DEM、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气象、水文等数据,构建适用于藉河流域的SWAT水文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其进行校正。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和不同土壤类型情况的径流泥沙,讨论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的影响,评价分析土壤类型因子对土壤侵蚀的敏感性。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选取藉河流域附近四个气象站点。1982-2015年华家岭站、岷县站、天水站降雨量均呈减少趋势,崆峒站呈增加趋势。四个站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藉河流域2001-2014年径流量呈上升趋势,输沙量呈下降趋势。藉河流域径流、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7-10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0.81%,输沙量占全年的97.49%。径流、泥沙均呈集中分布的特点。(2)藉河流域年尺度和月尺度径流泥沙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值和实测值比较吻合,且年模拟结果优于月模拟结果,说明该模型在藉河流域有较好的适用性。(3)藉河流域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草地。2000-2015年期间,耕地约84.59%未发生变化,其总面积减少了37.35km2;林地约95.56%未发生变化,其总面积增加了9.93km2;草地约89.87%未发生变化,其总面积增加了22.93km2;建设用地约91.36%未发生变化,其总面积增加了3.14km2。(4)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年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泥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林地和草地均会减少径流泥沙,林地的减流减沙效果优于草地,耕地会增加径流泥沙。土地利用直接影响流域的产流产沙过程,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壤的物理结构、透水性、疏松度、孔隙率等均有差别,导致了保水能力的较大差异。(5)不同土壤类型假设情况下,年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泥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侵蚀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简育高活性淋溶土、石灰性雏形土、石灰性冲积土、钙积高活性淋溶土。土壤侵蚀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土壤团聚体、土壤水分、土壤粒径、土壤容重等,还取决于气候因素、地形条件、植被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
【图文】:
第一章 绪论究思路以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基于 ArcGis 平台的 SWAT 模型为工15 年的气象资料、2000-2014 年的水文资料,采用藉河流域的的土壤类型图(1:100 万),构建流域数据库,经过子流域划分、创HRU)、加载数据等过程,,完成 SWAT 的初步模拟。基于实测径 SWAT-CUP 软件进行参数率定、模型校准和验证。依据相对误差系数三个指标判别模型在该流域的适用性。最后探讨土地利用变响以及土壤侵蚀的敏感性,为该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术路线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其气象水文要素分析概况置地处黄土高原西南部,属于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系渭河一 1019 km2,全长 85 km。地理坐标为北纬 34°20′9″-34°38′506°00′45″,海拔范围为 1069 -2717 m[61,62]。藉河发源于甘谷县,东流经过天水秦州区,在麦积区汇入渭河。具体地理位置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57;P333
【图文】:
第一章 绪论究思路以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基于 ArcGis 平台的 SWAT 模型为工15 年的气象资料、2000-2014 年的水文资料,采用藉河流域的的土壤类型图(1:100 万),构建流域数据库,经过子流域划分、创HRU)、加载数据等过程,,完成 SWAT 的初步模拟。基于实测径 SWAT-CUP 软件进行参数率定、模型校准和验证。依据相对误差系数三个指标判别模型在该流域的适用性。最后探讨土地利用变响以及土壤侵蚀的敏感性,为该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术路线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其气象水文要素分析概况置地处黄土高原西南部,属于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系渭河一 1019 km2,全长 85 km。地理坐标为北纬 34°20′9″-34°38′506°00′45″,海拔范围为 1069 -2717 m[61,62]。藉河发源于甘谷县,东流经过天水秦州区,在麦积区汇入渭河。具体地理位置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57;P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东;陈梅;张龙江;周慧平;张卫东;石先罗;高恒娟;;基于GIS的龙墩水库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氮磷负荷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年04期
2 李谦;张静;宫辉力;;基于SUFI-2算法和SWAT模型的妫水河流域水文模拟及参数不确定性分析[J];水文;2015年03期
3 肖洋;欧阳志云;徐卫华;肖q
本文编号:2710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1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