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规划的济宁市水资源优化配置
发布时间:2020-06-18 21:3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济宁市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激化,且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不高,利用效率较低,浪费现象严重。同时,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还远远没得到有效控制,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水资源合理配置是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对解决现阶段济宁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水资源多目标规划研究的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较全面地介绍了研究进展,明确了研究思路,在结合传统的水资源配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以济宁市为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济宁市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分析预测规划年各行政分区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额法预测了济宁市2030年不同保证率下(P=50%、75%)的需水量分别为304410万m~3、324469万m~3,同时依据供水水源及水利工程规划预测济宁市2030年不同保证率下(P=50%、75%)的供水量分别为302965万m~3、282416万m~3,以此对济宁市规划水平年进行供需平衡分析。(2)综合分析水资源多目标配置的整体思路及结构组成,建立济宁市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涉及到的目标包括社会效益目标、经济效益目标以及水环境效益目标,根据侧重的目标不同设置了4个配置方案,详细介绍了模型求解思路及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通过调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fgoalattain函数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济宁市2030年不同方案的配置结果。(3)对不同配置方案的缺水程度及满意度进行比较。2030年平水年份方案一(侧重经济效益)的平均缺水率为3.5%,总体满意度为0.839;方案二(侧重社会效益)的平均缺水率为2.2%,总体满意度为0.819;方案三(侧重环境效益)的平均缺水率为2.9%,总体满意度为0.818;方案四(综合考虑三个目标)的平均缺水率为2.6%,总体满意度为0.877。本文通过将多目标优化配置应用到济宁市水资源分配中,使济宁市实现区域经济效益较好的同时,将缺水程度控制在较小范围,有利于促进济宁市社会、经济、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213.4
【图文】:
2.1.1 自然地理概况2.1.1.1 地理位置济宁属鲁西南腹地,东邻临沂,西与菏泽接壤,南面临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交泰安市,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 34°26′~35°57′,东经 115°52′~117°36′,南北长约 167km,东西宽 158km,总面积 11285km2。济宁市地理位置见图 2。济宁市现辖任城区、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经济开发区、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曲阜市、兖州区、邹城市。济宁市行政区划见图 3。济宁市大部分地区属淮河流域,计算分区按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分区的一、二、三级区实行,济宁市分属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两个一级区,沂沭泗河和花园口以下两个二级区,湖东区、湖西区和大汶河、黄河干流四个三级区。在三级分区的基础上,为便于计算,按照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水文气象特征等条件划分了六个四级区,即湖西滨湖区、湖西黄泛平原及残山丘区、湖区、湖东山前平原井灌区、滨湖区、湖东山丘区。济宁市水资源分区见图 4。
济宁市行政区划图
本文编号:2719862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213.4
【图文】:
2.1.1 自然地理概况2.1.1.1 地理位置济宁属鲁西南腹地,东邻临沂,西与菏泽接壤,南面临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交泰安市,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 34°26′~35°57′,东经 115°52′~117°36′,南北长约 167km,东西宽 158km,总面积 11285km2。济宁市地理位置见图 2。济宁市现辖任城区、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经济开发区、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曲阜市、兖州区、邹城市。济宁市行政区划见图 3。济宁市大部分地区属淮河流域,计算分区按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分区的一、二、三级区实行,济宁市分属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两个一级区,沂沭泗河和花园口以下两个二级区,湖东区、湖西区和大汶河、黄河干流四个三级区。在三级分区的基础上,为便于计算,按照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水文气象特征等条件划分了六个四级区,即湖西滨湖区、湖西黄泛平原及残山丘区、湖区、湖东山前平原井灌区、滨湖区、湖东山丘区。济宁市水资源分区见图 4。
济宁市行政区划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继峰;;浅议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年01期
2 孙红娟;张力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模型求解[J];吉林农业;2014年13期
3 王炯;;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多目标规划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J];科技资讯;2014年17期
4 章燕喃;田富强;胡宏昌;齐子超;;南水北调来水条件下北京市多水源联合调度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14年07期
5 岳剑飞;杨军耀;张乾业;;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太原市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09期
6 姜瑾;张永永;;基于单元优化配置方法的陕西省关中地区水资源配置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年06期
7 席锐超;李继清;梅艳艳;;天津市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4期
8 邓坤;张璇;谭炳卿;郭纯青;;多目标规划法在南四湖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年05期
9 赵晓慎;刘剑;;天津市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06期
10 粟晓玲;康绍忠;;石羊河流域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及其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本文编号:2719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19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