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模型技术在挡土墙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图文】:
1.1挡土墙三维模型的塑建及参数化参数化模型可增加模型的通用性,通过模型参数的调整,可以衍生出众多同类型的挡土墙三维模型[8],减少重复建模的工作。依据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空箱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创建了大量的参数化模型。图1为圆弧形扶壁挡土墙参数化的实例模型。图1挡土墙三维模型的参数化及塑建Fig.1Parameterizingandmodelingof3Dretainingwallmodel1.2模型组合及工程图纸不同类型的参数化模型(线型、结构型式)通过调整参数、类型、组合方式可以派生出众多的挡土墙布置,并得到相应的工程图纸,图2为水闸上、下游衔接段挡墙的模型及图纸。图2挡土墙模型组合及工程图纸Fig.2Modelcombinationandengineeringdrawingofretainingwall1.3设计模板我们按照水利设计习惯和制图标准,定制了一系列标准化设计模板和注释族,例如尺寸标注、标高、视图标题、多行材质标注、材质、止水铜片、工程量明细等,提供设计人员调用,提高注释效率,逐步实现软件应用的行业化和标准化。图3采用三维透视图的方式表达挡土墙之间止水铜片布置,设计、施工以及业主均能一目了然地了解细部构建的布置情况。其它的注释在此不一一举例。图3止水三维透视图Fig.33Dperspectivedrawingofwaterseal1.4协同设计流程工程设计的多专业协同可减少错漏碰,笔者仅以挡土墙建筑物为设计对象,协同设计流程主要体现为项目的创建、模型及图纸的设计、校审,协同流程相对简单。但三维和二维相结合的模式能够清楚地表达设计成果,减少误读;校审过程中,模型尺寸发生调整,图纸能实现自动变更,减少设计工作量。协同设计流程如图4。图4三维设计流程Fig.4Flowchartofthree-dimensionaldesign76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6
墙三维模型的塑建及参数化参数化模型可增加模型的通用性,通过模型参数的调整,可以衍生出众多同类型的挡土墙三维模型[8],减少重复建模的工作。依据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空箱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创建了大量的参数化模型。图1为圆弧形扶壁挡土墙参数化的实例模型。图1挡土墙三维模型的参数化及塑建Fig.1Parameterizingandmodelingof3Dretainingwallmodel1.2模型组合及工程图纸不同类型的参数化模型(线型、结构型式)通过调整参数、类型、组合方式可以派生出众多的挡土墙布置,并得到相应的工程图纸,图2为水闸上、下游衔接段挡墙的模型及图纸。图2挡土墙模型组合及工程图纸Fig.2Modelcombinationandengineeringdrawingofretainingwall1.3设计模板我们按照水利设计习惯和制图标准,定制了一系列标准化设计模板和注释族,例如尺寸标注、标高、视图标题、多行材质标注、材质、止水铜片、工程量明细等,提供设计人员调用,提高注释效率,逐步实现软件应用的行业化和标准化。图3采用三维透视图的方式表达挡土墙之间止水铜片布置,设计、施工以及业主均能一目了然地了解细部构建的布置情况。其它的注释在此不一一举例。图3止水三维透视图Fig.33Dperspectivedrawingofwaterseal1.4协同设计流程工程设计的多专业协同可减少错漏碰,笔者仅以挡土墙建筑物为设计对象,协同设计流程主要体现为项目的创建、模型及图纸的设计、校审,协同流程相对简单。但三维和二维相结合的模式能够清楚地表达设计成果,减少误读;校审过程中,模型尺寸发生调整,图纸能实现自动变更,减少设计工作量。协同设计流程如图4。图4三维设计流程Fig.4Flowchartofthree-dimensionaldesign76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6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鹏;吝江峰;左威龙;;基于Revit族模型的泵站工程参数化建模初探[J];小水电;2015年04期
2 吝江峰;徐鹏;左威龙;;基于Revit在水利工程中常规注释、标识二次开发[J];河南科技;2015年03期
3 宦国胜;王海俊;沈国华;;水利工程中三维信息模型技术平台的比选和应用[J];江苏水利;2015年01期
4 李太友;;三维协同设计技术BIM在选煤厂设计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3年03期
5 张翔;章程;徐蒯东;蒋海峰;;三维设计在龙开口水电站的应用[J];水力发电;2013年02期
6 李明超;钟登华;王忠耀;刘杰;;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工三维协同设计系统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1期
7 王进丰;李小帅;傅尤杰;;CATIA软件在水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9年04期
8 张社荣;顾岩;张宗亮;;水利水电行业中应用三维设计的探讨[J];水力发电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宁;陈嵘;杨新军;王进丰;;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三维设计研究与实现[J];人民长江;2017年S1期
2 赵亮;;基于BIM的三维协同设计技术在煤矿设计企业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7年06期
3 刘思丁;魏星灿;肖华波;;BIM技术在楞古水电站大坝建基面选择中的应用[J];水电站设计;2017年02期
4 邓卫东;;BIM技术在St.John Falls水电站工程中的应用[J];水电站设计;2017年02期
5 朱慧芳;宋继源;;基于CATIA的面板堆石坝VPM协同设计[J];云南水力发电;2017年03期
6 李明;;三维协同设计在煤矿设计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年08期
7 王海俊;宦国胜;沈国华;左威龙;吝江峰;;信息模型技术在挡土墙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6期
8 邓世恒;秦华康;张治钰;商桑;;基于Unity3d的两河口水电站边坡虚拟开挖系统研究[J];水电与新能源;2017年03期
9 安娜;杨家卫;杨华;潘昌勇;;观音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三维设计研究[J];水力发电;2017年01期
10 韦彬;李杨;;选煤厂三维设计中设备信息模型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煤炭工程;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宦国胜;王海俊;沈国华;;水利工程中三维信息模型技术平台的比选和应用[J];江苏水利;2015年01期
2 陈亚军;;三维协同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3年18期
3 李自冲;杨亚彪;马文光;马仁超;余俊阳;廖照邦;;三维软件Inventor在金属结构设计中的运用[J];云南水力发电;2013年03期
4 姬丽苗;张德海;管h借
本文编号:2723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2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