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明渠非均匀流湍流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5:47
【摘要】:明渠湍流结构的研究已有悠久历史。因受水面比降、河床比降、河宽、尾水高度等多因素影响,对于明渠非均匀流的湍流结构认识还不充分,且明渠均匀流的湍流结构研究成果无法直接应用于非均匀流。而自然界大多数河流或渠道为非均匀流,涉及到非均匀流工程实践又迫切需要加深对明渠非均匀流湍流结构认识。因此,开展明渠非均匀流湍流结构研究,丰富了湍流基础理论,同时,对于相关工程领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对明渠非均匀流湍流结构的认识,采用高频率粒子成像测速系统(PIV)结合28m高精度变坡水槽,探索非均匀流的紊动统计特性以及湍流结构运动特征,提出非均匀流湍流结构运动模型。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成果:(1)在非均匀流紊动统计特性方面:结合理论分析与水槽试验结果表明:随减速流发展,摩阻流速沿程减小、雷诺应力在水深方向上的分布呈凸型曲线分布以及垂向速度紊动强度逐渐增加;加速流中摩阻流速沿程增加、雷诺应力在水深方向上的分布呈凹型曲线分布。非均匀流内区的垂线速度分布仍符合对数律。其中,卡门常数与非均匀流水深变化率(d H/dx)呈非线性关系,积分常数与非均匀流水深变化率呈线性关系,.(10)-(28).dxd HC07502336。(2)在非均匀流湍流结构尺度特征方面:结合速度梯度张量与模式匹配法优点,运用区域生长技术,提出了改进的横向涡识别分析方法。基于功率谱、等速区域以及改进的横向涡识别分析方法,对非均匀流超大尺度结构、大尺度结构以及横向涡结构的尺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大尺度结构、大尺度结构以及横向结构的尺度随非均匀系数增大而减小,横向涡结构普遍表现为椭圆形状,长短轴比值在1.4~1.7范围内;其涡密度与长短轴比值随非均匀系数增加而增大。(3)在非均匀流湍流结构瞬态运动特征及演变模型方面:采用基于互相关算法形成的大尺度结构追踪技术以及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对非均匀流超大尺度结构、大尺度结构以及横向涡结构瞬态运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大尺度结构主要含能结构在随非均匀系数增大而减小,非均匀流大尺度高低速流团各自集中出现以及相互掺混出现,集群纵向尺度随非均匀系数增大而减小,横向涡结构由大尺度高低速流团相互运动而形成。提出了非均匀流湍流结构演变模型:以水面区下扫流为湍流结构运动主要驱动力;形成超大尺度流向涡结构、大尺度高低速结构;大尺度高低速结构相互运动产生横向涡、发夹涡包以及水面泡漩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133
【图文】:

大尺度


图.测量大尺度运动(a)uu(b)wu

测量边界,涡结构,层高


图 . 测量边界层高低速结构与涡结构对湍流结构中大尺度结构的研究,主要成果为基于在充分发展湍流的大尺度的瞬态特征,如长度、宽度、角度等。而对湍流大尺度结构在流动扮演的角色还没有相关研究成果,如大尺度结构是怎样与涡结构的交互、大尺度结构对壁面区域涡包的产生与发展的作用、大尺度在整个水深范围内的控制作用、大尺度之间的交互运动等。1.3.3 湍流结构演变模型在壁面区域发现常见的湍流结构(快慢斑,猝发现象),在外层发现大尺度和超大尺度的高低速结构,需要建立湍流流动模式来解释粘性底层及外层中的湍流结构。针对壁面区域的流动模式主要以 heodorsen 马蹄涡(发夹涡的一种特殊形式)模型和 &drian 发夹涡包模型为代表,针对明渠全水深流动的主要有 种流动模式: akagawaand ezu78模型(简称 模型);.mamoto79模型;&drianand arusic 模型(简称 & 模型);杨胜发80模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明德,黄华雄;在非均匀流中线性水波的缓慢调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87年02期

2 杨世孝;庞瑞生;朱士康;;网河恒定非均匀流的稀疏矩阵解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88年01期

3 屈东胜;洪延姬;王广宇;王明东;潘虎;;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非均匀流场气体参数测量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7年07期

4 王方亮;;对桥梁立柱明渠拟非均匀流计算方法的探讨[J];中国市政工程;2015年05期

5 乐培九;朱玉德;崔喜凤;;二度非均匀流流速分布初探[J];水道港口;2006年04期

6 孙超;非均匀流上的孤立波[J];力学学报;1962年02期

7 郑小龙;王超;张立新;孙帅;;非均匀流场中螺旋桨水动力及噪声特性预报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4年06期

8 余明辉,杨国录;一维非均匀流对流方程高阶数值解法[J];泥沙研究;1992年03期

9 丁平兴,史峰岩,孔亚珍;非均匀流场中随机波折射-绕射的数值计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谭术洋;陈纠;关莉;赵雪岑;黄伟;成翔;;非均匀流场下主止回阀水力特性分析及其设计改进[J];核动力工程;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朝良;;非均匀流场与引航操纵[A];中国引航论文集 2017[C];2018年

2 肖佳欣;柏劲松;王涛;;初始扰动对非均匀流场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3 王飞;彭子龙;刘永红;兰红波;杨建军;朱晓阳;;可控非均匀流场驱动电弧放电铣削加工[A];特种加工技术智能化与精密化——第17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17年

4 陈振纬;冯卓;姜勇;苏杭;;具有菱形翼的水下滑翔机在非均匀流场中的水动力性能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17年

5 王超;孙帅;郭春雨;叶礼裕;;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条件下螺旋桨空泡及噪声试验分析[A];聚焦应用 支撑创新——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测试技术学组201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高雄;张X元;;利用消波反射从超声速均匀流到二维阶跃型非均匀流转化方法研究[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7 高雄;张X元;;基于弯曲激波的超声速非均匀流模拟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胡健;黄胜;解学参;;非均匀流中吊舱推进器的数值模拟[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刘太楷;张小伟;王治国;邓康;任忠鸣;;板坯结晶器内钢液非均匀流的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樊洪明;刁彦华;尹志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堂教学体会[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鹏;明渠非均匀流湍流结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2 谭廷寿;非均匀流场中螺旋桨性能预报和理论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何建京;明渠非均匀流糙率系数及水力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晨;离心泵内动态失速涡的数值模拟及其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2 张丽华;基于分形的土壤非均匀流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萍;重力场下非均匀流体系统的密度分布[D];宁波大学;2011年

4 刘吉勇;防波堤口门非均匀流船舶水动力数值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5 高雄;超声速非均匀流模拟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雷鸣;山区非均匀风作用下大跨悬索桥的静风稳定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徐军辉;壅水条件下水流特性及悬移质泥沙淤积试验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3年

8 林思;非恒定流理论方法在小型农田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万俊;光滑壁面明渠紊流流速特性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陈小芳;光滑壁面明渠紊流壁面切应力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8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28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1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