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场前海塘临江段加固加高工程可行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钱塘江场前海塘临江段加固加高工程可行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海塘是防患抵御洪涝灾害、台风暴潮的人工保护屏障。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保障海塘安全,加强提高抵御洪(潮)能力的建设,是水利工程领域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钱塘江场前海塘临江段加固加高工程的建设,对保障浙江省海盐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行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可为项目投资决策及编制初步设计提供依据,对确保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结合工作实际,运用实地调研、理论分析与工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要求,从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施工组织设计、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及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等方面,研究了钱塘江场前海塘临江段加固加高工程的可行性。主要结论如下:(1)结合钱塘江场前临江段海塘安全鉴定结论及建议,分析了海塘临江段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危害,论述了海塘临江段加固加高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明确了工程建设的任务与规模。(2)依据行业标准及有关规范,确定了海塘临江段加固加高工程及其建筑物的级别、防洪(潮)标准及地震设防标准;在工程总体布置的基础上,通过对潮位、波要素、波浪爬高及越浪量的计算,确定挡浪墙的顶高程为9.80m;基于六种海塘断面结构型式方案的对比分析,推荐方案Ⅰ为临江段加高加固工程海塘断面型式方案,方案Ⅱ为跨海大桥衔接段海塘断面型式方案;对工程沿线涵闸、污水排放管及跨海大桥等交叉建筑物进行了设计,提出了涵闸采用箱涵、污水排放管段采用斜坡式断面加高及大桥段采用空箱式加高加固的方案。(3)从交通条件、水电供应、主要建材及施工场地等方面分析了海塘加固加高工程建设的施工条件,确定了主要断面的施工程序及方法,安排了施工交通、临建场地布置及供水供电系统施工的总体布置,拟定了海塘加固加高工程为期12月的施工总进度。(4)在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施工场地布设和弃渣堆放对原地貌的扰动及其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认为海塘加固加高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而在工程投入运行后不会再产生水土流失;针对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问题,结合工程布局及施工布置,提出了主体工程防治区、临时工程防治区及直接影响区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案。(5)分析与预测了海塘工程实施及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从控制噪声、扬尘及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等方面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措施;只要在工程建设期,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便可控制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认为场前海塘临江段加固加高工程建设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场前海塘 加固加高 工程设计 可行性 钱塘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87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0-11
- 1.3 主要研究内容11-12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2-14
- 第二章 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14-25
- 2.1 区域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14-21
- 2.2 工程现状及建设迫切性21-24
- 2.3 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24-25
- 第三章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25-44
- 3.1 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25-26
- 3.2 工程总体布置26
- 3.3 海塘加固设计26-35
- 3.4 交叉建筑物设计35-44
-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44-49
- 4.1 施工条件44-45
- 4.2 施工程序及方法45-46
- 4.3 施工总布置及进度46-47
- 4.4 主要建材及施工设备供应47-49
- 第五章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49-53
- 5.1 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预测49
- 5.2 水土防治原则及目标49-50
- 5.3 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50
- 5.4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设计50-52
- 5.5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52-53
- 第六章 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53-55
- 6.1 环境影响分析与预测53
- 6.2 环境保护对策53-54
- 6.3 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措施54-55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55-57
- 7.1 结论55-56
- 7.2 建议56-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 作者简介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桂平,王琼;柱下联合桩基承台梁的加固设计[J];水泥技术;2002年05期
2 吴宝兴;分水江大桥加固设计[J];公路;2002年12期
3 蔡风雷,董伟明,张学斌;某大学图书馆改造加固设计[J];结构工程师;2004年03期
4 徐兴宏;浅谈施工漏做构件的加固方法[J];山西建筑;2004年16期
5 陈志勇;潘景龙;樊承谋;;某校木屋盖的加固改造[J];工业建筑;2007年03期
6 弓晓丽;都智刚;;山西省科协河西住宅楼加固改造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4期
7 周欣荣;何艳平;朱佩凯;;逢涌桥加固设计[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年06期
8 盖世杰;田庆平;柳沁;;清华大学科学馆的加固改造技术[J];工业建筑;2008年08期
9 盖世杰;戴林琳;柳沁;田庆平;;清华大学科学馆的保护、加固与修复[J];建筑技术;2008年09期
10 刘志刚;;在相邻房屋严重影响下原建房屋受损加固措施[J];广东建材;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何旭燕;王岚;;深圳市核龙线塘径大桥加固设计[A];广东省公路学会桥梁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2 韩东海;蒋世林;郭建军;;日照某框支商住楼整体加固设计[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颖;文元;胡玉海;;某保护建筑的加固改造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4 盛棋楸;张海婷;强国平;;共同沟加固设计的计算与分析[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马明;钱基宏;赵基达;于滨;郭永涛;赵磊;;某网架工程加固设计施工[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马琳;贺拴海;王艳宁;;粘贴纤维片材加固计算方法对比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汤武华;郭智勇;张海军;;宁强县职业中学宿舍楼震后加固设计[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强;刘福深;翟明杰;;岩土工程加固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慕玉坤;牛宏;张连锋;刘清春;;正交异性双向板桥加固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黄凤军;胡拯民;;325国道佛山大桥(旧桥)加固和使用效果评价[A];广东省公路学会道路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寅祥;“加拿大原住民的杰作: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支撑加固设计的启示[N];中国文物报;2008年
2 记者 王端鹏;济南将斥资17.5亿加固重建校舍[N];济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东;力争10月份全部完成当年加固改造任务[N];秦皇岛日报;2010年
4 记者 马小丽 实习生 李慧敏;我市拟撤并265所中小学校[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0年
5 陈润琪 小刘;全面加固校舍 确保安全投运[N];江阴日报;2010年
6 驻甘肃记者 郭冠军;甘肃舟曲民房维修加固设计提前完工[N];中华建筑报;2010年
7 商艳凯邋记者 李丽;我首套震后房屋加固图集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公共建筑须采用新技术加固[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9 严斌;灾后加固房屋抗震烈度要达8度[N];成都日报;2008年
10 王春云 实习记者 梁耀予;河清镇把好建房质量安全关[N];绵阳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加固设计技术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明焱;某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沟桥检测与加固方案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3 郭帅;民用建筑检测鉴定评级及加固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4 宇文兴伟;既有砖混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5 满君;柏孜克里克石窟崖体稳定性及加固措施[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强;大跨度钢桁架桥非线性动力特性及其加固方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9年
7 苏云斯;软土基坑被动区加固的受力机理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义辉;一款同构四核芯片内核和存控加固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傅佑典;运营级Linux系统驱动加固的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林潮;水库生态加固理论应用与技术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钱塘江场前海塘临江段加固加高工程可行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