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LID的小城镇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4:03

  本文关键词:基于LID的小城镇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转型时期,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一味扩大城市发展规模,小城镇特色慢慢消失缩退,生态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尤其是水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严重威胁,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涝灾害严重等。所以,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警示我们必须重新定位小城镇发展目标,以新的规划理念进行城镇建设,进而实现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低影响开发理念本源于城市建设过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概念,最早强调的是城市建设过程的雨洪管理技术。该技术于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马里兰州开始实施,现今已被纳入美国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及绿色评价标准。站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角度,对低影响开发理念进行了适当扩展,把低影响开发作为理性增长的概念进行了运用,由此形成了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的低影响开发理念。首先从我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给出了狭义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概念,即在解决城镇水资源及环境问题方面的应用。通过分析LID的技术措施及技术体系特点,本文提出了在小城镇建设中LID技术的实施路线,重点阐述了LID控制目标的选择及实施。此外,通过案例,分析了LID技术措施在小城镇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及广场中的组合及应用,并对LID设施规模及控制指标进行量化研究。此外,借鉴狭义低影响开发概念,从广义角度对低影响开发技术进行了应用。在现代社会,所有的城乡建设活动,都存在低影响开发问题。广义的低影响开发必须体现城乡规划建设对居民生产生活多方面的影响,不仅包括对城乡水资源及环境的影响,还应该包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对城乡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等。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低影响开发技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为解决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作为一种新的规划理念,低影响开发对实现特色小城镇发展目标,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性化发展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关键词】:小城镇 低影响开发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92;TV213.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背景10-12
  • 1.1.1 我国快速的城镇化10
  • 1.1.2 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突出10-12
  • 1.2 选题来源12-13
  • 1.2.1 新型城镇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2-13
  • 1.2.2 低影响开发理念及其扩展13
  • 1.3 研究目的及其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13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4.1 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研究现状13-15
  • 1.4.2 低影响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15-16
  • 1.5 论文创新点16
  • 1.6 主要研究方法16-17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7-19
  • 1.7.1 研究内容17
  • 1.7.2 技术路线17-19
  • 第二章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19-29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19-20
  • 2.1.1 城市、城镇的内涵19
  • 2.1.2 城市化与城镇化19-20
  • 2.1.3 小城镇的内涵20
  • 2.2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20-22
  • 2.3 我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22-26
  • 2.3.1 土地资源浪费,土壤受到污染23-24
  • 2.3.2 水环境问题严重24-26
  • 2.3.3 规划理念落后,基础设施差26
  • 2.4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新要求26-28
  • 2.4.1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之路26
  • 2.4.2 理性增长(Smart Growth)理念26-28
  • 2.5 小结28-29
  • 第三章 低影响开发理论及技术研究29-49
  • 3.1 低影响开发内涵29-31
  • 3.1.1 低影响开发的概念29-30
  • 3.1.2 低影响开发的原则30-31
  • 3.1.3 低影响开发的基本目标31
  • 3.2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31-44
  • 3.2.1 绿色屋顶31-34
  • 3.2.2 雨水花园34-36
  • 3.2.3 下沉式的绿地36-38
  • 3.2.4 透水铺装38-40
  • 3.2.5 植草沟40-41
  • 3.2.6 植被缓冲带41-42
  • 3.2.7 雨水湿地42-43
  • 3.2.8 调节塘43-44
  • 3.2.9 其他技术措施44
  • 3.3 低影响开发技术体系分析44-47
  • 3.3.1 LID技术与传统雨洪管理的对比分析44-45
  • 3.3.2 LID技术措施分类及特点45
  • 3.3.3 低影响开发综合效益分析45-47
  • 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成功案例47-48
  • 3.4.1 项目概况47
  • 3.4.2 LID雨水系统设计方案47-48
  • 3.4.3 综合效益48
  • 3.5 小结48-49
  • 第四章 低影响开发在小城镇发展的应用49-61
  • 4.1 LID技术在小城镇发展中的实施路线49-50
  • 4.1.1 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LID技术路线49
  • 4.1.2 LID技术路线中的关键技术分析49-50
  • 4.2 LID控制目标在小城镇发展中的应用50-53
  • 4.2.1 小城镇规划建设中LID控制目标的选择50-51
  • 4.2.2 LID控制目标在小城镇发展中的实施51-53
  • 4.3 LID技术在小城镇发展中的应用53-56
  • 4.3.1 建筑与小区54
  • 4.3.2 小城镇道路54-55
  • 4.3.3 小城镇绿地与广场55-56
  • 4.4 LID技术措施规模及控制指标计算56-59
  • 4.4.1 LID技术措施规模一般计算方法56-59
  • 4.4.2 LID技术控制指标59
  • 4.5 小结59-61
  • 第五章 LID技术在小城镇发展中的应用实例研究61-73
  • 5.1 LID技术在小城镇居住建筑与小区的应用61-68
  • 5.1.1 项目概况61-62
  • 5.1.2 基于LID技术的社区改造62-65
  • 5.1.3 LID效应分析65-68
  • 5.2 LID技术在小城镇道路建设规划中的应用68-70
  • 5.2.1 项目概况68
  • 5.2.2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目标68-69
  • 5.2.3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方案69-70
  • 5.2.4 综合效益70
  • 5.3 小城镇特色的低影响开发应用70-71
  • 5.3.1 关要镇生态特色SWOT分析70-71
  • 5.3.2 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71
  • 5.3.3 特色小城镇空间布局71
  • 5.4 小结71-73
  • 结论与展望73-75
  • 结论73-74
  • 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78
  • 附录1主要术语78-79
  • 附录2部分城市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79-80
  • 附录3部分低影响开发单项设施单价估算80-8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1-82
  • 致谢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顾朝林;论中国建制镇发展、地域差异及空间演化——兼与“中国反城市化论”者商榷[J];地理科学;1995年03期

2 王丹绮;王隆昌;;人行道透水性铺面之效果评估——以台北市北安路为例[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年02期

3 向璐璐;李俊奇;邝诺;车伍;李艺;刘旭东;;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J];给水排水;2008年06期

4 王志宪;吕霄飞;;中国小城镇发展概述[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鸣晓;胶东半岛个性化城镇分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徐涛;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及其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LID的小城镇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3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c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