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云南省元江县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适应性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20:32
【摘要】: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是水资源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水资源状况及其脆弱性变化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对其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有利于认识脆弱性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应对策。云南省元江县地处元江干热河谷区域,其水资源脆弱性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具有紧密的关联,揭示其变化规律有利于为干热河谷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依据。本研究运用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概念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元江县2006年至2015年10年间的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了这10年间水资源脆弱性的变化特征,并采用问卷访谈法分析了区域内社区和农户应对水资源脆弱性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2006年至2015年,元江县水资源脆弱性的时序变化波动性明显,总体上呈现减轻的趋势。2006年至2012年间,水资源脆弱性整体较高,2006、2010和2012这三年水资源属于重度脆弱的年份,特别是2010年和2012年,是元江县水资源最为脆弱的年份,与气候变化引发的区域性干旱有关。其后的2013年和2014年这两年水资源脆弱性快速下降为轻度脆弱和不脆弱,2015年又出现回升,可能与水利化程度提升和热区农业生产扩大化有关。(2)元江县水资源量的空间差异与水资源利用的需求矛盾突出,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日益强势。水资源的自然分布和经济发展需求共同影响着农业生产和调整的方式。从空间上来看,元江县水资源以元江为界,东西差异显著,整体上呈现缺乏状态。相较江东地区,江西地区水资源更为充足。曼来镇、澧江街道因地势平坦,多为较大规模种植区,主要种植热带水果。龙潭乡、洼垤乡因地势海拔差异大,多为山区,主要种植烤烟。由于种植面积广,种植结构相似,县内灌溉用水严重缺乏。为此,当地政府已将“西水东送”作为平衡两岸水资源量的工程解决方案之一。(3)指标体系法加权评价中,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比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影响元江县水资源脆弱性的重要的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中,三者的权重值最分别为0.0821、0.1187和0.1586,表明农业生产的扩大化和水资源利用率对脆弱性的变化具有更为重要的驱动意义(4)元江县农户对水资源脆弱性自主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对策有限,主动适应群体还仅限于小范围和小比例。一方面,对政府管理的水利设施、用水信息滞后、调度权限、区域间联动机制等,社区和农户处于被动承受状态;另一方面,个人对水资源保护行为与经济发展的需求还难以统一,对农业的主动投入不足,同时寻求外部协助的机会和成功率都十分有限。为有效缓解水资源矛盾,降低水资源脆弱性,建议进行多水源开发与水网工程建设;加强频发性灾害防范;强化市场经济手段,鼓励企业参与水利建设投资,带动水利工程建设与市场经济共同发展;加强水资源保护教育宣传;加强政府、社区与农户间的紧密配合,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213.4
【图文】:

云南省元江县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适应性对策研究


元江县行政区划图

云南省元江县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适应性对策研究


元江县地形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N.马诺查;刘媛;毛丽萍;;2014年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领导人圆桌会议回顾[J];水利水电快报;2015年11期

2 邹君;杨琴;;基于GIS/RS的衡阳盆地农村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动态演变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12期

3 李倩;李伦;;基于PSR理论的河南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4 施生旭;陈琪;;基于DPSIR模型的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5 贾利民;郭中小;龙胤慧;刘华琳;梁文涛;宋一凡;廖梓龙;;典型草原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J];人民黄河;2015年08期

6 何春林;;雷州半岛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5年02期

7 朱怡娟;黄建武;揭毅;;武汉城市圈水资源脆弱性评价[J];水资源保护;2015年02期

8 夏军;石卫;雒新萍;洪思;宁理科;Christopher J Gippel;;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适应性管理新认识[J];水科学进展;2015年02期

9 桑嘎;益西多吉;;水资源脆弱性的调查分析与应对措施分析[J];科技展望;2015年01期

10 马杏;许建初;苏宇芳;;丽江市漾弓江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估[J];环境科学导刊;201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世龙;元江干热河谷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2 马冬梅;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3 朱怡娟;武汉市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静;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4年

5 李智飞;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指标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6 王辽宏;靖边元梁湾流域水资源利用与土地沙漠化防治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刘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金贞珍;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其权数问题的讨论[D];延边大学;2007年

9 原文林;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吴丽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35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35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a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