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通辽市“十三五”时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20:05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计算了通辽市多年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可利用水资源量以及水质等情况,分别从水量和水质的角度描述了通辽市水资源概况,通辽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7.9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3.5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为3.6亿m~3,全市地表水Ⅲ类水质河长为113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33.2%,Ⅳ类水质河长为227.8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66.8%,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氨氮、铁、锰、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氟化物等水化学指标超标;然后调查统计通辽市2013年各旗县市用水量、用水结构及用水水平,通过计算分析得知,2013年通辽市现状年研究区总用水量为267668万m~3,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水量分别为220790万m~3、32860万m~3、2474万m~3,占比分别为82.50%、12.30%、0.9%;此外,居民生活用水量为8852万m~3,占比3.3%;生态用水量为2692万m~3,占总用水量的1.0%;通过对通辽市社会经济状况和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20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水资源供需预测进行研究,梳理了通辽市现状年与预测年水资源供需情况,2013年全市用水量267668万m~3,其中生活用水8852万m~3、生产用水256124万m~3、生态用水2692万m~3,2013年全市供水量267668万m~3,地表水水源供水量为10600万m~3,地下水供水量为256268万m~3,2020年通辽市现状用水水平下总用水量为304935万m~3,其中生活用水量为13404万m~3,生产总用水量为239102万m~3,生态环境用水量为6918万m~3,2020年通辽市节水水平下总用水量为280868万m~3,其中生活用水量为10890万m~3,生产总用水量为269978万m~3,生态环境用水量为4000万m~3;最后结合当地情况构建了一套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筛选评价指标及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通辽市四种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确定了高方案更适于通辽市未来5年发展,该方案考虑了节水、调水以及开源的情况下,通辽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04744.87万m~3,总用水量280868万m~3。通辽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从0.455增加到0.635,说明通过实行此方案,可使通辽市在未来的五年内,水资源承载力仍能满足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213.4
【图文】:

地理位置,通辽市,平均气温,区域概况


第二章 通辽市区域概况及水资源概况8图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2.1.3 气候通辽市大部分处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境内受蒙古高原气流影响,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凉爽短促,冬季漫长干冷降水少。年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 5~6℃(只有霍林郭勒市为 0℃左右),1 月份最低,平均气温零下 13~18℃,最低极温零下 37.1℃,7 月份最高,平均气温零上

模型图,区域水资源,递阶层次结构,承载力


第六章 通辽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6.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受区域水资源的条件、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方式、当地生产力水平、社会消费水平与结构、资源潜力、政策、法规市场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因此在指标选取时应充分考虑这部分内容。本次指标选定主要遵循完整性、简明性、适用性、动态性、层次性、重要性、可比性等原则。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和原则初步确定如下结构(见图 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君;;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年06期

2 吕芳;孔丁绯;严寒;;企业水污染防治管理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5年14期

3 石效卷;李璐;张涛;;水十条 水实条——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J];环境保护科学;2015年03期

4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J];中国环保产业;2015年05期

5 张英辉;;通辽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潜力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4年06期

6 闫洪森;娜木罕;;略论科尔沁地区物质文化遗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延玮辰;何俊仕;董克宝;肇毓锋;刘天琦;;基于组合权重方法对蒲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J];节水灌溉;2014年07期

8 孙德成;郑继兴;孙娜仁;朱凌红;;通辽地区地下水污染危害及其防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9 朱紫明;尤莉;李亚芬;王俊;王刚;;内蒙古通辽市近52年雷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年09期

10 施作林;;渭源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洁;旱区湖泊水环境及其演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2 桂春雷;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3 姜秋香;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胡吉敏;沿海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少波;面向用水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汪党献;水资源需求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飘飘;通辽市土壤有效锌含量空间分布及玉米土壤有效锌临界值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2 王志忠;通辽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3 双巧;通辽市玉米种植保险市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兴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马龙;科尔沁沙地地表环境与水文气象因子的关系[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6 麻素挺;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43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43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e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