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班达水电站下坝址岸坡岩体风化卸荷特征及卸荷机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223.1
【图文】:
厚度较薄。两岸部分冲沟沟底分布有块碎石夹。坝址左右两岸均见花岗闪长斑岩韧性剪切带(见图 1-3),性剪切带岩体表层多呈灰黑色,内部多呈灰白色、乳白色,剪切带在下坝分布范围较广,研究其对卸荷作用的影响意义
班达水电站下坝址位置图
图 1-3 区内韧性剪切分布图根据野外现场调查可知,坝址区两岸斜坡岩体卸荷强烈,右岸斜坡岸,局部位置出现卸荷异常,卸荷带内部岩体破碎,岩体的完整性隙可能对边坡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斜坡浅表部由于卸荷等作用造体,对坝肩边坡、坝基稳定性等影响重大,并对后期电站的建设及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基于以上认识,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西藏澜沧江预可研阶段高边坡工程地质特性研究”专题研究资料、现场实地调查析坝区两岸岩体工程地质条件、结构以及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对两发育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对边坡的卸荷深度、边坡的卸荷空间分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以上结果,对卸荷发育特征和局部象进行了总结。从影响卸荷发育的因素来分析坝址岸坡卸荷成因机荷形成机理,结合河谷演化历史,利用地质机制过程分析、物理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日运;刘田珂;;岸坡应力场及卸荷带划分量化指标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2 李林峰;;加载和卸围压条件下岩石力学特性的对比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3 许强;;滑坡的变形破坏行为与内在机理[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2期
4 吴永;何思明;王东坡;罗渝;;开挖卸荷岩质坡体的断裂破坏机理[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陈强;聂德新;潘思yN;贺梓宸;谢科;;渗透系数作为岩体卸荷分带量化指标的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4期
6 孙云志;;边坡卸荷带岩体渗透特性分析——以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为例[J];人民长江;2011年03期
7 游敏;聂德新;;河谷斜坡卸荷综合分带研究[J];人民黄河;2011年01期
8 朱容辰;;边坡岩体卸荷分带性研究[J];铁道勘察;2010年05期
9 邱士利;冯夏庭;张传庆;周辉;孙峰;;不同卸围压速率下深埋大理岩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10 李宏哲;夏才初;肖维民;;锦屏水电站大理岩加卸荷本构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汤开宇;砂板岩加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三峡大学;2015年
2 于海;西藏怒江松塔水电站坝区边坡卸荷分带特征初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郭健;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坝区岩体风化、卸荷分带的量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熊靖辉;黄河羊曲水电站下坝址集中卸荷带成因机制及其工程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朱容辰;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坝址区边坡卸荷分带与岩体质量分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75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7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