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SERE)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10:18
【摘要】:流域以河流为纽带,城市多依河流而居,流域上、中、下游城市之间因河流而连于一体,形成了上下联系的统一体系。随着流域内城市的扩张和发展,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与水环境之间矛盾不断,如何破解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促使流域内城市实现社会、经济、水资源与水环境共赢,是流域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河南省是淮河流域中上游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城市发展差异大,城镇化率低,粮食增产任务重,且随着河南省淮河流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其社会经济与水资源水环境协调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对河南省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具有相当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在评述国内外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现状及研究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以协调发展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频度分析、理论分析和相关分析构建河南省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复合系统(SERE)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优缺点对比分析,筛选出适合评价河南省淮河流域SE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模型;在对SE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指标目标值确定的基础上,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河南省淮河流域及流域内9个省辖市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识别流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研究的主要结论为: (1)河南省淮河流域SE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结果 2006-2012年流域从低位-轻度失调发展逐步改善为中位中期-弱协调发展,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距离高位协调仍有较大差距。 (2)河南省淮河流域内9个省辖市SE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结果 以2012年为截面数据分析:①综合发展水平T:各省辖市综合发展水平处于中位发展阶段;②协调发展度D:流域内不存在第一类优质协调发展城市,第二类中度协调发展城市仅有郑州,第三类弱协调发展城市仅有许昌,第四类轻度失调发展城市有五个:平顶山、漯河、商丘、驻马店和周口,第五类中度失调发展类城市有两个:信阳和开封;③协调发展类型:郑州协调发展类型等级最高,为中位中期-中度协调,但距离高位协调发展尚有一定的差距;④上下游协调发展水平:沙颍河子流域上游省辖市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子流域省辖市协调发展水平;按照河流流向来看,上游城市协调发展水平高于下游城市。 (3)河南省淮河流域内9个省辖市SE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类型及规律 ①9个省辖市分为四大等级板块:郑州、漯河属于社会经济较发达-水资源水环境滞后型;平顶山、许昌属于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同步型;信阳、驻马店属于水资源水环境相对较好-社会经济滞后型;开封、商丘和周口属于水资源水环境差-社会经济滞后型; ②除个别省辖市协调发展度D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表现出不一致现象,整体而言,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 (4)河南省淮河流域SE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针对识别出的流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结合国内外流域管理和发展的经验及国家的政策导向,从城镇化建设、经济增长、水资源调配、水环境改善四个方面提出流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流域实现协调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7;TV213;X22
【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供应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水资源的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以此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而提高存量。4)水环境子系统环境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是水资源的载体,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到水资源质量,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社会经以为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环境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社会有利于水环境改善;另一方面,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超出了水环境的承会增加水污染物排放,造成水环境质量下降,两者又是相互制约的。RE 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整体,其互协调作用如图 2.1 所示。
图 3.1 河南省淮河流域水系图Fig.3.1 Water system diagram of Huaihe River Basin of Henan社会经济概况行政区划南省位于淮河流域中上游,包括信阳、周口、漯河、许昌、平顶山 个城市全部及郑州、洛阳、南阳、驻马店 4 个省辖市的部分区域个省辖市 82 个县(市、区)。据河南省淮河流域水系分布情况,将其划分为淮河流域干流及淮系、颍河水系和豫东平原四大水系,其中由于淮河干流及淮南支信阳市,洪河水系主要集中于驻马店市,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不对南支流和洪河水系上下游进行对比;颍河水系主要包括颍河和沙根据各城市在颍河水系中的分布,上游区域城市有平顶山市和郑域城市为许昌市和漯河市,下游区域为周口市;豫东平原水系主
本文编号:2777332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7;TV213;X22
【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供应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水资源的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以此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而提高存量。4)水环境子系统环境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是水资源的载体,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到水资源质量,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社会经以为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环境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社会有利于水环境改善;另一方面,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超出了水环境的承会增加水污染物排放,造成水环境质量下降,两者又是相互制约的。RE 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整体,其互协调作用如图 2.1 所示。
图 3.1 河南省淮河流域水系图Fig.3.1 Water system diagram of Huaihe River Basin of Henan社会经济概况行政区划南省位于淮河流域中上游,包括信阳、周口、漯河、许昌、平顶山 个城市全部及郑州、洛阳、南阳、驻马店 4 个省辖市的部分区域个省辖市 82 个县(市、区)。据河南省淮河流域水系分布情况,将其划分为淮河流域干流及淮系、颍河水系和豫东平原四大水系,其中由于淮河干流及淮南支信阳市,洪河水系主要集中于驻马店市,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不对南支流和洪河水系上下游进行对比;颍河水系主要包括颍河和沙根据各城市在颍河水系中的分布,上游区域城市有平顶山市和郑域城市为许昌市和漯河市,下游区域为周口市;豫东平原水系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吕淑萍;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J];上海环境科学;1996年01期
2 姚腾霄;;论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J];社会科学家;2013年11期
本文编号:2777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7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