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水泥替代矿粉对水工沥青混凝土长期性能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5:10
【摘要】:传统的水工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骨料和矿粉,矿粉的制作和加工很麻烦,而水泥的加工制作均较简单,为可购买建筑材料。基于此,提出用水泥代替矿粉,通过室内三轴流变试验,研究两种不同填料沥青混凝土的长期变形特性。试验表明,以水泥为填料的沥青混凝土的轴向应变略小于以矿粉为填料的沥青混凝土的轴向应变,以水泥为填料的沥青混凝土的蠕变指标也略小于以矿粉为填料的沥青混凝土的蠕变指标,但二者差异较小。因此,单从沥青混凝土的长期变形特性方面看,用水泥代替矿粉的沥青混凝土可获得更优的长期变形性能,并可简化工艺,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世琦,于秋莉;粉煤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2 ;韩国开发沥青混凝土生产新技术[J];混凝土世界;2009年10期

3 聂雪锦;;浅谈沥青混凝土的优缺点[J];内蒙古水利;2011年05期

4 翟建英;;沥青混凝土旧料再生利用新方法[J];山东交通科技;1987年03期

5 焦宝祥,周启兆,李玉寿;粉煤灰作沥青混凝土粉料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1年08期

6 李剑锋,周昕;粉煤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年10期

7 孙式霜,杲树生;沥青混凝土组成材料对其质量的影响[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刘哲新,佟泽民,张国民;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2年01期

9 吴少鹏,磨炼同,水中和,玄东兴,杨文锋,薛永杰;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5期

10 刘振鹏;李衡;;旧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伟民;郭忠印;;新型高强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2 薄遵彦;;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耐热性的论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 郝巨涛;孙志恒;杜振坤;贾金生;;我国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水力发电工程与水工建筑物学术论文集[C];2000年

4 陈美祝;吴少鹏;刘至飞;米轶轩;;道路沥青混凝土的绿色化探讨[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岳跃真;杜振坤;郝巨涛;;水工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特殊工程上的应用[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6 刘少伟;;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的质量控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建旭;林桂仪;陈虹洁;;粒料对沥青混凝土性能之影响[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8 谭发茂;;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总结[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徐敏;宋云霞;;浅析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海;汤文辉;石志勇;张若棋;;几种沥青混凝土本构关系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邰举;韩成功开发低碳沥青混凝土[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何海铭 通讯员 陈静;福清首条沥青混凝土道路通车[N];福州日报;2010年

3 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 吴兆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改革[N];广东建设报;2004年

4 张东平;潍坊公路建设首用橡胶沥青混凝土技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5 王庆远;秋冬季节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汪汀;让废旧沥青混凝土“重生”[N];中国建设报;2004年

7 ;公路橡胶砂沥青混凝土减振降噪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8 元元;橡胶沥青混凝土“亮相”沪渝高速公路[N];中国建材报;2009年

9 杨慎勤;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达到新水平[N];中国水利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高平;林秋与“黑色变革”[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唐宁;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特性与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建祥;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本构特性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3 朱兴一;沥青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小明;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机敏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芬;沥青混凝土路面细观结构和水破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方向阳;某橡胶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坤;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苏小辉;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3 崔露愉;沥青混凝土疲劳扩展温度影响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高仰明;考虑界面影响的沥青混凝土粘弹性细观力学模型[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曾学明;埃塞AA高速公路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探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仝卫超;砾石骨料破碎率对心墙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7 游光明;水泥填料对水工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8 王立保;沥青混凝土粘弹性损伤本构关系及其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9 朱江;动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的非线性疲劳损伤[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10 黄珊;玻璃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效果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82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82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5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