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间距加糙床面明渠水流结构试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133
【图文】:
图 1.2 加糙后床面流场图[37]上所述,目前明渠水流紊动特性研究的现有成果,考虑颗粒所在纵的某个特定位置的较多,研究颗粒间沿程变化的较少;考虑单一粗,研究不同粗糙程度对紊动特性影响的较少。粗糙床面阻力的研究现状不同的加糙方式对阻力的研究中,密排加糙研究较早而且比较广泛糙较少,主要研究集中在梅花形加糙。梅花形加糙阻力规律较为复研究了梅花形有间距排列的大颗粒加糙问题,得到唐存本糙率计算[39]通过水槽均匀流试验,研究了三角块梅花形加糙糙率大小,推导式;卢汉才等[40]对矩形水槽梅花形卵石加糙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公式 n=kd1/6(n 为糙率,d 为颗粒直径,k 为随着 L/d 规律变化的系距),并认为加糙体排列并非越密越好;朱代臣[41]通过矩形水槽试验形排列的 Y 形加糙体和砾石加糙体水力阻力与加糙密度、相对高度
水流泄流能力及输沙能力。因此,本文选用梅花形和矩形排列加糙床面PIV水槽试验资料,探讨不同粗糙程度下水流流速结构、紊动特性和床面加糙阻力这三个方面的变化规律,总结分析差异。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3:图 1.3 技术路线图1.3.2 本文章节安排本文共分为六章。论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有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从明渠水流流速分布研究现状、紊动特性研究现状、粗糙床面阻力研究现状和 PIV在水流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4 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结合研究不足引出本文要开展的主要工作。第二章具体描述了加糙床面明渠水流结构试验。详细介绍了水槽试验装置、
第二章 有间距加糙床面明渠水流结构试验第二章 有间距加糙床面明渠水流结构试验2.1 试验装置2.1.1 变坡水槽选用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技术研究中心 PIV 实验室高精度整体变坡水槽(长 12m×宽 0.25m×高 0.25m)进行试验(图 2.1),该水槽具备完善的量测系统可控制来水流量。为减小水槽边壁接头对水流结构的影响,水槽侧面和底面均由3.6m 长玻璃板组成,玻璃安装误差小于±0.2mm,水槽结构变形小于±0.3mm。水槽入口放置整流格栅,出口设置合页式尾门。水槽安装有水位、流量自动控制系统。最大试验流量 20L/s,调坡范围 0.1%~1%。试验加糙颗粒铺设长度为 8.6m,下游水位通过调节尾门来控制。水槽试验方案的平面图如图 2.2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海镜;田世民;王鹏涛;孙东坡;;水工模型试验中的草垫加糙方法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5年04期
2 董周宾;颜丹平;张自力;许延波;邱亮;朱鲁涛;;基于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的砂箱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与实例分析[J];现代地质;2014年02期
3 哈岸英;刘磊;;明渠弯道水流运动规律研究现状[J];水利学报;2011年12期
4 郭维东;魏爽;孙红梅;;矩形明渠中矩形边墩周围紊动强度和雷诺应力分布特性试验[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年01期
5 刘丽;杨成渝;何光春;魏清华;;清水紊流流速脉动的谱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朱代臣;孙贵洲;柴晓玲;魏国远;;Y型加糙体水力阻力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1期
7 徐华;夏益民;夏云峰;王晓航;;潮汐河工模型三角块梅花形加糙试验研究及其应用[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8 齐鄂荣;卢炜娟;邱兰;吴剑;;应用PIV系统研究横流中水平方柱绕流旋涡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1期
9 陈钊;郭永彩;高潮;;三维PIV原理及其实现方法[J];实验流体力学;2006年04期
10 刘春晶,李丹勋,王兴奎;明渠均匀流的摩阻流速及流速分布[J];水利学报;2005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易检长;烟气SCR脱硝反应装置仿真模拟及PIV试验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蕊言;基于PIV技术的明渠湍流分形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3 杨岑;明渠均匀流糙率系数及紊动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4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8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