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水轮机调节系统耦联机组轴系整体模型及其稳定性

发布时间:2020-08-22 13:03
【摘要】: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为压力引水系统、水轮机、发电机和调速器等,是典型水-机-电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实现水能向电能的转化,其次,它还具备区别于其他间歇性能源(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的特殊作用:调峰调频。影响水电机组运行特性的两大主要因素是效率特性和稳定性问题,其中,效率特性反映了水能利用率,并能间接反映系统的稳定性;振动问题是机组稳定性的直接表现,关系到机组工作寿命和水电站运行安全。随着越来越多大容量、大尺寸和高水头的机组建成投运,水力发电系统的高效运行以及暂态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非常有必要从能量流动角度,探究水力发电机系统的随机动力学建模与效率特性分析;基于系统的水机电非线性耦合特性,建立水轮机调节系统和轴系耦合的暂态模型,探究机组在暂态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总结整个研究过程,主要内容为:(1)流量随机波动下水力发电系统能量损失分布研究。从能量流动角度出发,考虑水锤效应下水轮机流量的随机波动特性,建立水力发电机系统随机能量模型,利用切比雪夫多项式逼近方法将随机系统简化为易于分析的等价确定性系统。根据国内某电站的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基于随机动力学理论,数值仿真随机强度从0.01增大到0.6时,系统能量分布、流量、导叶开度和效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流量随机波动下水力发电机系统能量损失分布和效率特性,总结能量流动的变化规律。(2)水轮机调节系统耦联机组轴系暂态建模。基于特征线法建立引水管道系统暂态模型,考虑轴系受力,得到水轮发电机组轴系模型;结合系统内部结构特征与外部关联机制,分析水轮机调节系统与机组轴系之间的耦联关系,通过压力引水管道系统与轴系之间的耦合关系,实现水轮机调节系统与机组轴系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建立适用于暂态分析的水轮机调节系统耦合轴系整体模型;基于某水电站变负荷振动试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并为机组振动在线监测和测试系统研发提供理论指导。(3)甩负荷过渡过程下机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所建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耦合轴系的暂态模型,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甩负荷过渡过程中机组轴系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了多振源耦合作用下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着重分析了几类典型的振源参数(轴承刚度、叶片排挤系数、质量和质量偏心等)对机组暂态振动响应的影响,并提出改善机组异常振动的措施,为轴系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7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远云;;水轮机调节系统智能控制策略探讨[J];同行;2016年09期

2 把多铎;袁璞;陈帝伊;丁聪;;复杂管系水轮机调节系统非线性建模与分析[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3 唐良宝;韩海媚;包居敏;;水轮机调节系统智能控制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4期

4 周寿祺;关于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油质浅析[J];大电机技术;1996年05期

5 谢云敏;水轮机调节系统前馈控制的探讨[J];南昌水专学报;1995年01期

6 白家聪;张莉云;;水轮机调节系统小波动动态特性分析——利用拉氏反变换的计算机模拟[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88年S1期

7 王柏林;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一种自适应调节器[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8 沈宗树,吴应文;具有水压反馈的水轮机调节系统刞态特性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1989年02期

9 李植鑫,陈启卷;水轮机调节系统Fuzzy控制的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9年05期

10 邵宜祥;沈祖诒;;非线性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波;张礼达;吉雷;童俊;张文平;;水轮机调节系统实时仿真实验台的建立[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2 于洋;张婧璇;;水轮机调节系统计算机仿真研究[A];水电站机电技术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敬明;胡立新;张治宇;侯锐;李估;蔡群;李娜;;南津渡水电厂贯流式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优化控制设计[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4 陈敬明;胡立新;张治宇;侯锐;李佶;蔡群;李娜;;南津渡水电厂贯流式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优化控制设计[A];水电站机电技术(2016年第39卷)[C];2016年

5 李植鑫;陈启卷;;水轮机调节系统Fuzzy控制的仿真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6 蔡龙;黎平;刘轲;洪云来;;洪屏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参数测试[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6[C];2016年

7 潘峰;蔡维由;陈光大;;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水轮机调节系统单神经元PSD控制参数[A];2004中国水电控制设备论文集[C];2004年

8 常江;徐枋同;刘炳文;陈启卷;;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神经网络建模研究[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蔡维由;刘海锋;陈光大;曹玉胜;潘峰;;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模糊神经控制[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常江;刘炳文;徐枋同;蔡维由;;水轮机调节系统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研究[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凤娇;混流式水轮机调节系统的非线性状态预测与稳定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浩;水力发电系统瞬态动力学建模与稳定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李俊益;分数阶水轮机调节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4 孔繁镍;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5 廖忠;小波网络及其在水轮机调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方红庆;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陈志环;水轮机调节系统的参数辨识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南海鹏;基于PCC的智能控制水轮机调节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9 寇攀高;水轮发电机及其调速系统的参数辨识方法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陈帝伊;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伟;水力发电系统随机动力学建模与振动模态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郭冰倩;水轮机调节系统耦联机组轴系整体模型及其稳定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黄孙华;分数阶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4 许永强;水轮机调速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5 胡弦;基于敏捷方法的水轮机调节系统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6 颜宁俊;水轮机调节系统的鲁棒D稳定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7 冯星;基于非线性广义时滞模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滑模鲁棒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8 王坤;基于遗传算法模糊PID控制的水轮机调节系统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9 吴卓t

本文编号:2800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00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