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05:28
【摘要】:随着水电工程的开发,一·些面板堆石坝不得不建在深厚覆盖层、深切河槽、古河床阶地、高陡边坡等不良地基上。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修建面板堆石坝已成为坝工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其应力变形状态往往更复杂。本文在对深厚覆盖层及复杂地形上已建面板堆石坝变形特点分折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研究深厚覆盖层及占河床阶地上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讨论深厚m盖层中防渗墙的受力特点,分析了不同材料防渗墙的应力变形特性。最后以坝址存在深切河槽、古河床阶地及深厚覆盖层的某面板堆石坝为工程实例,对古河床阶地拟定两种岸坡处理方案分析坝体应力变形差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统计分析了深厚覆盖层及复杂地形上已建面板堆石坝变形特点。结果表明,国内覆盖层上已建的面板堆石坝最大沉降位置一般位于0.4倍坝高以下,最大沉降位置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向坝体底部偏移,面板开裂主要出现在岸坡转折和出现坑起伏变化剧烈处。(2)分别建立深厚覆盖层及古河床阶地上面板堆石坝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点。结果表明,深厚拟盖层上面板堆石坝采用防渗墙防渗时,竣工期坝体向上游水平位移小于向下游水平位移,蓄水后坝体水平位移指向下游,坝体最大沉降靠近坝体底部。古河床阶地对其上部堆石和面板有一定的托抬作用,其上部面板轴向位移非常小。古河床阶地平台转角处坝体应力呈拱形上抬,转角处应力大于该高程其他部位应力,面板在转角处有明显的成力集中。(3)揭示了深厚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防渗墙的受力特点,分析了不同材料防渗墙应力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深厚覆盖}\0上面板堆石坝防渗墙为弯压组合结构,竣工期不同材料防渗墙水平位移差异不大,普通混凝土防渗墙和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下游面底部存在中性点。蓄水期随着防渗墙柔性的增加其水平位移显著增大,普通混凝土防渗墙水平位移最小,高聚物防渗墙水平位移最大。(4)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古河床阶地和深切河槽共同影响下坝体轴向位移分布极其不对称。采用碾压干贫混凝十修整古河床阶地能有效改善坝体变形和面板受力,古河床阶地上部坝体沉降和水平位移明显减小,最大沉降位置上移,轴向位移变化分布均匀。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641.4
【图文】:

模型图,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应力变形特性


3 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分析表 3-1 邓肯-张 E-B 模型材料参数Tab. 3-1 Parameters of Duncan-Chang E-B Model密度(g/cm3) K n Kurφ0(°) nurC(kPa) RfK2.25 1200 0.40 2200 49 0.38 0 0.85 75 2.23 1150 0.42 2100 52 0.38 0 0.85 74 2.30 1000 0.45 1950 53 0.40 0 0.73 60 2.15 850 0.35 1450 52 0.39 0 0.66 57 2.05 900 0.43 1000 42 0.43 0 0.80 551.60 800 0.50 1200 36 0.48 6 0.871 40

竣工期,坝体,沉降,蓄水期


图 3-2 竣工期坝体沉降分布Fig. 3-2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of Dam at Completion图 3-3 蓄水期坝体沉降分布Fig. 3-3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of Dam after Impoundment

蓄水期,坝体,沉降,竣工期


图 3-3 蓄水期坝体沉降分布Fig. 3-3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of Dam after Impoundment图 3-4 竣工期坝体水平位移分布Fig. 3-4 Horizontial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of Dam at Completio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立新;张书滨;;面板堆石坝提高抗震性能的实验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年04期

2 史忠乐;丁玉堂;熊国文;;我国峡谷区面板堆石坝建设及研究进展调查[J];江苏水利;2016年11期

3 罗知宏;朱兆平;詹杰;;某面板堆石坝度汛方案及过流保护措施浅析[J];广东水利水电;2016年12期

4 高东红;;某面板堆石坝优化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年48期

5 邵帅;杨春鸣;邵生俊;;锚固面板堆石坝的构筑方法及其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6年S2期

6 张薇薇;;土石坝施工的质量控制与面板堆石坝施工[J];科技创业家;2014年04期

7 闫静华;;水利工程中面板堆石坝的关键技术[J];吉林农业;2013年09期

8 赵剑明;周国斌;关志诚;温彦锋;刘小生;;紫坪铺“5.12”震害对面板堆石坝抗震措施的若干启示[J];水电能源科学;2012年01期

9 杨磊;张汇明;;浅议中国面板堆石坝发展与展望[J];价值工程;2011年22期

10 张昱峰;;黄河上游面板堆石坝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会议召开[J];水力发电;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平;冀丰伟;;梨园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填筑质量控制[A];大坝安全与新技术应用[C];2013年

2 孙大伟;刘君健;邓海峰;;董箐面板堆石坝三维动力反应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3 杜志仁;;唐河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垫层料选择[A];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交流文集[C];2011年

4 朱永国;张岩;;猴子岩面板堆石坝关键技术问题及建设进展[A];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朱海燕;;卡基娃面板堆石坝一期填筑施工技术探讨[A];高寒地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技术进展论文集[C];2013年

6 曾昭发;薛建;田钢;王者江;梁铁成;;面板堆石坝地质雷达检测[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吴兴征;栾茂田;;面板堆石坝三维耦合非线性数值计算方法与实例分析[A];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陆希;陈念水;张小将;;黄河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右岸高趾墙设计[A];2004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王德军;李桂荣;;面板堆石坝施工新技术概述[A];纪念贵州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选集[C];2005年

10 ;关于统计涅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情况的通知[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高面板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石家铭 甘良波;世界第一面板堆石坝建成[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熊泽斌 许立泉;创新,挺起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的灵魂[N];中国水利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聂生勇 王浩宇;打造面板堆石坝强势品牌[N];中国水利报;2006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许立泉;“精细设计”雕琢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N];人民长江报;2006年

5 ;再塑面板堆石坝丰碑[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金亚勤;面板堆石坝直面技术革新[N];中国能源报;2016年

7 记者 许江 周文凤;第三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国际研讨会召开[N];中国水利报;2000年

8 恁鉴;世界海拔最高面板堆石坝卡基娃大坝到顶[N];建筑时报;2014年

9 本报通讯员 乔建平;我国建成150多座面板堆石坝极具坝型竞争力[N];中国水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赵洪亮;233米——“世界高度”是如何创造的[N];中国水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超;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影响的量化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2 张社荣;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关联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蔡新;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夏富洲;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变形预测及反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D];武汉大学;2005年

5 徐泽平;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王瑞;基于信息流的面板堆石坝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理论方法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5年

7 周晖;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加速度分布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扬;汶川地震紫坪铺面板堆石坝震害分析及面板抗震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张念木;基于实时监控的面板堆石坝施工工期—质量—成本综合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张宗亮;超高面板堆石坝监测信息管理与安全评价理论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飞;压坡体规模对面板堆石坝三维地震动力响应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宋瑞虎;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3 王建娥;考虑材料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面板堆石坝非侵入式随机有限元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4 孙宇涛;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分析及安全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5 张显仁;基于某实际工程软岩填筑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贵州大学;2018年

6 段其品;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饱和非饱和渗流稳定及地震响应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7 吴硕;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下库面板堆石坝低水位工况抗震安全性分析[D];福州大学;2017年

8 曾海彬;考虑堆石流变的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下库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9 甘炜;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下库面板堆石坝抗震特性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10 张建龙;黄河玛尔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抗震性能分析及工程实践[D];天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7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07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9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