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混流式转轮内部的鱼类损伤机理研究及鱼类存活率优化

发布时间:2020-09-18 21:09
   我国水电工程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鱼类生态性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某些珍贵鱼种灭绝,进而影响了物种多样性及渔业的发展。而水电站的水轮机设备是诱发过机鱼类伤亡的主要根源之一。鱼类在游经水轮机过流通道而伤亡的主要因素有叶片撞击、压强、剪切以及空化损伤。因此探究量化分析各机理对鱼类造成伤亡概率的方法并对水轮机转轮叶片进行鱼类友好型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对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内部鱼类遭受各因素损伤的概率进行分析并对转轮进行亲鱼型优化。主要进行的工作和相关结论如下:(1)混流式转轮内部鱼类损伤机理研究及量化分析方法的确定。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鱼类-叶片撞击模型以及径向基神经网络响应技术创建了一种计算过机鱼类与转轮叶片撞击所产生的伤亡率的方法。并以鱼类不发生压强及剪切损伤的阈值为基础,建立了量化计算鱼类受压强及剪切损伤概率的方法。(2)转轮内鱼类伤亡概率分析。基于鱼类遭受各机理损伤概率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流量工况下混流式转轮内部鱼类受损概率。结果表明转轮内鱼类遭受叶片撞击、压强、剪切及压强梯度而伤亡的概率与流量成正相关关系,对比相同流量工况下鱼类遭受各机理损伤的概率发现,鱼类受转轮叶片撞击而伤亡的概率远高于其他因素的致损概率,所以对转轮开展亲鱼型优化时,叶片撞击是应考虑的主要因素。(3)叶片数改变对鱼类伤亡概率影响分析。通过减少转轮叶片数的前提下对叶片翼型包角的分布规律进行优化,分别得到了叶片数为11和13的两个改进转轮,分别对两个改进转轮内鱼类受叶片撞击、低压、高压强梯度以及强剪切应力而损伤的概率进行分析并与原始转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转轮可以有效的降低鱼类受各因素而损伤的概率。最后通过综合考虑两个改进转轮内鱼类生态性能以及水力性能,选择采用13叶片的改进转轮作为最终的亲鱼型转轮方案。该研究可为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亲鱼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学位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K733.1
【部分图文】:

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图,数值模拟,鱼类


2-1 ANSYS CFD 数值模拟工作流程ng flow diagram of ANSYS CFD 具有极为复杂的水动力特性,场等,会对鱼类的生存造成一在实际工作时通常还需经历不速度场、压力场及涡量场等的性,从而影响水轮机鱼类过机鱼类伤亡率,有必要对流道内恒定律即质量、动量以及能量热能的传递,所以只需将质量水流运动中,质量守恒定律是( ) ( ) ( )u v wt x y z + + + =

水轮机,三维模型,混流式,活动导叶


1.蜗壳 2.固定导叶 3.活动导叶 4.转轮 5.尾水管图 2-2 水轮机全流道三维模型Fig.2-2 3D model of turbine full passage格无关性验证构建完毕后,接下来则需对其进行网格划分,结,加快计算的收敛速度,使计算更精确,所以对M CFD18.0 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对活动部件近壁面处的网格进行加密。图 2-3 为混流式

局部放大图,水轮机,计算网格,网格节点


(e)导叶和转轮网格的局部放大图图 2-3 水轮机全流道的计算网格2-3 Simulation mesh of whole flow passage of hydrot效率作为判断标准对整个水轮机网格节点数结果不会有影响并节约计算时间,在数值模及 956 万网格节点数所对应的水轮机额定5 6 7 8 9 95.095.596.0水力效率 /%网格节点数×106图 2-4 网格无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桂萍;唐任远;;混流式转轮固有频率分析[J];大电机技术;2006年01期

2 张世雄,何建明,邵长城;混流式转轮的三维流场计算[J];水力发电学报;1988年02期

3 米毓德;随机疲劳理论在混流式转轮强度设计中的应用[J];大电机技术;1988年01期

4 陈凤山,张向阳,马凤;三峡电站巨型混流式转轮加工工艺研究[J];大电机技术;2004年03期

5 吴建清;75MW混流式转轮止漏环热套的质量控制[J];水利电力机械;2001年05期

6 赖喜德;王贞凯;;混流式转轮叶片数控加工沿流面描述转换软件系统[J];东方电机;1997年04期

7 吕桂萍;刘兴芝;;混流式转轮载荷施加方法对叶片应力的影响[J];上海大中型电机;2007年02期

8 吕桂萍,林琼;混流式转轮有限元分析计算机自动建模及网格自动划分程序研究[J];大电机技术;2003年01期

9 张昌兵,杨永全,鞠小明,桂林;混流式转轮中流场的大涡模拟[J];水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10 ;混流式转轮叶片的现代化测量方法[J];大电机技术;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冬翠;何国庆;;混流式转轮双向流固耦合分析[A];第十九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2 陶喜群;许健;;混流式转轮裂纹的原因分析与新转轮的设计制造[A];第十六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齐学义;刘在伦;牛玉法;朱顺强;;三维湍流流动计算方法在中小型混流式转轮增容改造中的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齐学义;贺永成;侯yN华;;现代型混流式转轮叶片设计方法探析[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5 邓杰;陈锐;;基于木模图的混流式转轮叶片三维建模[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海玲;于纪幸;任绍成;姜明利;;无损检测技术在水轮机转轮制造中的重要性[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罗兴

本文编号:2822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22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2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