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影响下的鄱阳湖水沙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17:49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承担着江西省供水、防洪、生态、航运、景观等重要的作用,对江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极其关键。其中赣江是鄱阳湖的第一大入湖河流,对湖区水量、沙量的贡献最大,赣江水情的变化对鄱阳湖水沙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最为重要。但是对鄱阳湖受赣江水沙情况变化影响的反应机制的认识尚很模糊,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赣江来沙量减少,洪、枯水来水来沙量差距增大的新形势下,研究鄱阳湖在赣江影响下的水沙运动规律成为了航运安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为了研究在赣江主导下的鄱阳湖新的水沙运动规律,建立了鄱阳湖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对不同赣江来水来沙条件下鄱阳湖水沙运动规律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对其最新的规律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赣江对鄱阳湖的影响的时空差异较大,在空间上可将鄱阳湖分为北部、中南部、东北部三部分,在时间上可以分为枯期、汛期前期、汛期后期三个时间段;(2)鄱阳湖低水位遭遇赣江洪水时应主要利用上游赣江水利枢纽对洪水进行调控,高水位遭遇赣江洪水时应主要利用下游长江水利枢纽对洪水进行调控(3)赣江对鄱阳湖的影响在枯期减弱,改善枯期水位持续走低应设法抬高下游水位;(4)鄱阳湖由淤积转为冲刷,尤其是深槽内冲刷较为严重,滩地虽呈淤积状态,但是发展减缓。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V149
【部分图文】:
图 1-1)坐标为东经 115°49'~116°46'、北纬 28°西省北部,它是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的天然凹地,全湖南北向最长 173 公里,东西方向的地方约有 74 公里,入江水道最窄处在屏峰卡口,度约为 1200 公里。鄱阳湖受到长江、“五河”水位在公元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由于其水域扩展到鄱阳”,沿用至今。
利用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江西省国土资源测绘工程总院、江西省水文局在2008 年共同测绘的鄱阳湖地形数据作为本文模型建立的地形资料,所建立的鄱阳湖模型具体范围如图2-1所示,经度范围东经115.89°~116.63°,纬度范围北纬28.79°~29.82°,入湖河流为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赣江分主支、北支、中支、南支,其中北支又分为官港河和沙汊河分别入湖,抚河和信江汇合之后于同一入湖口入湖,“五河”及支流入湖口如图 2-1 所示。本文将鄱阳湖大致分为四个区域, 即北部湖区、中部湖区、东北部湖区、南部湖区,其分界线如图 2-1 所示。图 2-1 计算区域示意图
网格剖分情况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4794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V149
【部分图文】:
图 1-1)坐标为东经 115°49'~116°46'、北纬 28°西省北部,它是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的天然凹地,全湖南北向最长 173 公里,东西方向的地方约有 74 公里,入江水道最窄处在屏峰卡口,度约为 1200 公里。鄱阳湖受到长江、“五河”水位在公元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由于其水域扩展到鄱阳”,沿用至今。
利用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江西省国土资源测绘工程总院、江西省水文局在2008 年共同测绘的鄱阳湖地形数据作为本文模型建立的地形资料,所建立的鄱阳湖模型具体范围如图2-1所示,经度范围东经115.89°~116.63°,纬度范围北纬28.79°~29.82°,入湖河流为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赣江分主支、北支、中支、南支,其中北支又分为官港河和沙汊河分别入湖,抚河和信江汇合之后于同一入湖口入湖,“五河”及支流入湖口如图 2-1 所示。本文将鄱阳湖大致分为四个区域, 即北部湖区、中部湖区、东北部湖区、南部湖区,其分界线如图 2-1 所示。图 2-1 计算区域示意图
网格剖分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红澈;逄勇;罗缙;张鹏;谢蓉蓉;;基于EFDC的咸潮上溯对闽江下游水源地的影响[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廖智;蒋志兵;熊强;;鄱阳湖不同时期冲淤变化分析[J];江西水利科技;2015年06期
3 夏军强;张晓雷;邓珊珊;李洁;;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过程一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J];水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4 江丰;齐述华;廖富强;张秀秀;王点;朱静瑄;熊梦雅;;2001-2010年鄱阳湖采砂规模及其水文泥沙效应[J];地理学报;2015年05期
5 孙杨;韩龙喜;;大伙房水库暴雨情况下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J];江西农业学报;2015年02期
6 简敏菲;李玲玉;余厚平;熊建秋;余冠军;;鄱阳湖湿地水体与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对沉水植物群落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1期
7 罗蔚;张翔;邓志民;陈龙;Christopher J Gippel;;1956—2008年鄱阳湖流域水沙输移趋势及成因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4年05期
8 冯淑萍;杨程;;沙坡头库区三维水沙运移数值模拟研究[J];水力发电;2014年07期
9 魏博文;姜振翔;徐镇凯;;鄱阳湖流域洪水风险动因响应辨识与定性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年03期
10 李鹏;封志明;姜鲁光;刘影;胡久伟;朱建平;;鄱阳湖天然湖面遥感监测及其与水位关系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09期
本文编号:2854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5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