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利用背景噪音进行地下工程安全监测的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06:56
   当前,我国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地下围岩稳定性是整个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关注的要点,完善的安全监测体系是保障地下施工顺利进行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手段。微地震监测技术是通过对采集到的微震信号进行筛选、分析、定位,提取其中所携带的围岩变形信息。本文将微地震监测技术与背景噪音技术、地震波衰减性理论相结合,探究基于微地震监测系统的背景噪音分析方法对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监测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是本研究的核心和关键。首先,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微地震监测技术原理、信号时频分析方法、背景噪音技术理论和地震波能量衰减性研究方法,并结合这些方法,形成以背景噪音衰减特性分析为核心的地下岩层介质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以衰减梯度要素为主要参数,通过衰减速度不整合特性实现地下岩体稳定性变化的准确反映。其次,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时频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敲击试验信号分析模拟、雷克子波衰减性模拟、围岩稳定性变化情况下的衰减梯度成像模拟。通过多个模拟,论证了本题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后,在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尾水连接管进行了88天的微地震安全监测,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本次监测的实际数据处理当中,对该区域施工过程的围岩稳定状况实现衰减梯度成像。
【学位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V698.1
【部分图文】:

微地震,监测系统


图 1-1 完整的微地震监测系统Fig.1-1 Complet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整个微地震监测系统的工作中,对微地震信号的数据挖掘就是监测工作中的关键,其中,微地震事件的定位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微地震事件定位的演算思路就是通过将一系列参数(如:P 波到时、S 波到时、传感器坐标、震源坐标、震源距等)投影到时间-空间坐标系中,建立个站台震源距离方程并结合反演算法求解算出微地震事件的震源坐标和发震时间。地下岩体内部缺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微地震事件发生的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是监测地下岩体内部裂隙生长过程除了传统的一些监测手段,微地震监测技术也同样适用的原因。传统的监测技术和手段都是以各种参数作为基本反映量来量化反映岩体的内部结构情况。通常测量的基准量有:弹性参数、屈服应力、拉伸强度、延伸率、密度、电阻、超声波速度等。这些参数都有各自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总而言之,微地震监测技术即结合了地球物理学、信号与系统等多领域学科,又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科

曲线图,模拟信号,曲线图,接收信号


a) 模拟原始信号图 b) 模拟接收信号图 c) 接收信号频谱图图 3-1 模拟信号曲线图Fig.3-1 Analogue signal graph图 3-2 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分析剖面图Fig.3-2 The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time-frequency analysis section

剖面图,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分析,接收信号


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分析剖面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庆国;王存文;姜福兴;;微地震监测系统在冲击地压预测预报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7年12期

2 董世泰,高红霞;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仪器;2004年05期

3 刘枫;;微地震检测系统在冲击地压预测预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19期

4 逄焕东,姜福兴;微地震监测中传感器的布置方法[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3年06期

5 李雪;赵志红;荣军委;;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测试技术与应用[J];油气井测试;2012年03期

6 张晟瑞;任朝发;李星缘;王维红;;地面微地震资料噪音压制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年期

7 李凤琴;郝旺身;张兴民;王国际;高新春;;微地震监测技术对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初步探讨[J];煤矿安全;2007年04期

8 张山,刘清林,赵群,姜宇东;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2年02期

9 丁广;乔天罡;付琦;张帆;李珊珊;;油田应用微地震监测技术的探讨[J];科学家;2015年11期

10 吕世超;郭晓中;贾立坤;;水力压裂井中微地震监测资料处理与解释[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海宇;油田压裂微地震地面监测速度模型校正及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张唤兰;微地震数值模拟及震源定位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3 逄焕东;岩体微地震的模式、定位及其失稳预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4 盛冠群;微地震信号检测与震源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5 尹陈;微地震震源破裂特征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6 刘培顺;判决PN机理论及其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Muhammad Khurram Khan;[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吕昊;基于油田压裂微地震监测的震相识别与震源定位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苏华友;双护盾TBM开挖深埋隧洞围岩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姚宣德;浅埋暗挖法城市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峥;利用背景噪音进行地下工程安全监测的新方法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2 吴有亮;复杂构造地区三维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及在工程中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任煦;金川镍矿微地震弱信号提取及分析[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4 张太春;人工微地震技术对压裂井实时监测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朱峰;低信噪比微地震监测方法与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6 刘恒;微地震定位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曲均浩;微地震监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定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8 于腾;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微地震信号噪声压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赵博雄;微地震正演模拟与反演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夏森;基于微地震信号辨识模型的最优滤波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本文编号:2860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60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2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